王增惠
(河南省濮阳市公务员培训中心,河南濮阳457001)
濮阳市人才市场现状与发展的思考
王增惠
(河南省濮阳市公务员培训中心,河南濮阳457001)
人才市场是按照市场规律对人才资源进行配置和调节的一种机制,充分发挥人才市场作用,助力企业发展,促进就业增长和人才有序流动就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本文结合濮阳市人才市场的发展和特点试图解析并提出关于人才市场发展的一些方法。
人才市场;调配;发展;建设
人才市场是按照市场规律对人才资源进行配置和调节的一种机制,是人才流动中交换行为和交换场所的总和。建立和完善人才市场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劳动人事制度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深入,也是政府一项重要职能。“人尽其才”是人才整体效益的最佳模式,而这种模式通过市场配置得到最佳体现。在当前世界经济仍然低迷的背景下,就业作为一项民生工程,对于提高公民收入,促进社会稳定有着重要意义。充分发挥人才市场作用,助力企业发展,促进就业增长和人才有序流动就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濮阳市人才市场始建于1997年,是唯一一家政府主办的人才市场。近年来,濮阳市人才中心不断加强人才市场建设,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初步形成了“政策引导、市场导向、规范管理、服务为本”的基本发展思路,招聘单位和求职者数量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势头。本文结合濮阳市人才市场的发展和特点解析并提出关于人才市场发展的一些方法,以供参考。
十几年来,濮阳市人才中心积极探索新型人才市场建设的新路子,致力于人才市场的可持续信息化发展,不断提高人才市场的服务质量,人才市场的社会知名度不断提高,已成为覆盖濮阳五县二区,辐射豫北地区规模最大的人才市场。
(一)充分发挥人才市场化配置作用
濮阳市人才市场自1997年以来共举办各类人才招聘会380余场,参会单位两万多家,达成意向近22万人次。市人才市场每月8日、18日、28日召开三次人才交流会,参加单位多时达到三百余家,求职人员均在2 000人至5 000人之间。2014年至今濮阳市人才市场共举办现场招聘会30场(其中专场招聘会7场)参加招聘单位4 343家,提供岗位109 906个,达成意向52 381人次。从发展趋势上看,参加交流会的单位和求职人数与往年同期相比均有很大提高,发展势头良好。总体上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起到了市场化配置作用。
(二)为经济发展特别是民营企业提供了大量的人才,支撑了企业的发展
人才市场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经济快速发展需要人才智力的保障,而人才交流的活跃又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近几年来,濮阳市人才市场招聘企业规模、数量和求职人数均有了快速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非公有制经济是人才市场的主角,用人自主,方便灵活,市场化的资源配置得到了真实体现。濮阳濮耐高温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濮阳市蔚林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一大批企业通过人才市场招聘到大量急需人才,解决了制约企业发展的人才瓶颈问题,为企业快速、健康的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和保障。
(三)促进了各类人才的就业和发展
人才市场每次交流会均有百余家用人单位提供众多职位,吸引了大中专毕业生及各个层次的毕业生、众多技师、技术型人才前来参加应聘。特别是毕业生报到、就业指导工作移交到市人才中心后,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建立了毕业生企业信息联动机制,即毕业生报到时填写求职信息,根据企业需求职位及时搭建联系平台,企业需求人才可到毕业生信息库查询。通过推荐就业,有力的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率。同时,把人才市场的各类企业招聘信息及时发布到濮阳市人才信息网,使人才市场招聘的时间和空间得以延伸和拓展,方便了广大群众求职应聘。
(一)用人单位和求职者层次不一,缺乏规模大的企业和高层次人才参与
参加交流会的用人企业多为民营中小企业,注册资本多为两百多万元以下。部分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仍处于封闭半封闭状态,尚未完全走向市场。大型的合资、国企、外资企业鲜有在市人才市场招聘员工,如河南省中原大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濮阳市中原乙烯实业有限公司几乎没有参加过市人才市场的招聘活动。求职人员中多为无学历或低学历的体力劳动者,整体层次较低。近几年,虽然求职的毕业生数量有所增加,但总体上高层次人才的缺失也是制约市人才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人才市场管理逐步规范,但工作理念和方法有待改进
目前市人才中心对人才市场的管理比较简单,主要是提供场所和摊位,自由交流,属于低端的人才开发。事前没有对用人单位的情况进行分析,也没有对招聘岗位情况进行分类,事后无法跟踪调查单位招聘的结果,也没有主动掌握人才就业的情况,无法进行有效地预测和指导。服务内容和方式单一,只能提供人才招聘和求职信息发布等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服务产品,仍处于“大集市”水平,成交率低,不适应现代人才市场的发展方式,不能及时提供反映及预测人才供需数量,结构的状况和趋势的确切信息。
(三)人才市场招聘会逐步形成规模,人才信息网的网络招聘也相当活跃,但总体上形式单一
从人力资源服务发展的角度来看,高端人才市场、专业性的人才市场、网络人才市场和大型人才市场是未来发展的重点,相关的猎头服务,人才测评,管理咨询,培养培训,人才就业指导服务缺乏。
(四)现有人才市场设施条件过于简陋
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市人才市场交流会招聘环境硬件设施落后,而且是全省唯一一个没有固定场所的露天人才市场。雨雪天气严重影响了人才交流会的正常进行,虽然现在尽力采取改善交流会环境的措施和方法,但建成一个规模较大,功能齐全的人才市场大厦仍迫在眉睫。
(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正确看待人才市场
加强舆论宣传,利用各种新闻媒介广泛宣传人才市场的重要意义,提高人才市场在配置人才资源方面的作用,使人才市场意识深入人心,为人才市场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环境。特别是濮阳一些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用人需打破“靠关系”单一的进人方式。将人才引入市场,需要人们思想意识的转变,只有将人才主动投入市场,才能从根本上优化企业的人才结构,不断提高人才素质,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作用。中小型民营企业要具有战略眼光,积极与人才市场对接,建立人才筹备和人才信息库,引进、培养高技能、管理型人才,为企业长远发展打下夯实基础。
(二)完善管理制度,加强人才市场的规范管理
市场主体(用人单位,求职个人)的信用与道德问题一直困拢着人才市场发展。若管理不善,进入市场的企业鱼龙混杂,更有少数不法商家使用违法手段骗取求职者钱财。加之个别求职者缺乏道德与自律意识,用人单位与求职者互不信任,长而久之人才市场的信任度会大打折扣,因此,需要加大管理力度,提升人才市场的信任度。一是严把企业进入人才市场的门槛,须出示相关证件并登记在案;二是严厉打击私招乱聘现象,营造良好的招聘环境;三是加强人才市场的法制化建设,有规可依,有章可循;四是树立现代人力资源观念,提高管理水平。
(三)创新举措,积极转变招聘方式
现场招聘会、网络招聘会是目前濮阳市人才市场的主要人才交流手段,但有时意向达成不佳,究其原因各单位所需人才的层次结构差别大,给人一种乱哄哄的感觉。专业技术要求不同导致求职者无所适从,把现场招聘会与网络招聘会按所需层次专业分类,举办专场招聘会等不失为一项调节手段,如举办“计算机应用人员”、“化工人员”专场招聘会。网上招聘会可以充分发挥网络优势,把企业分门别类,如分为“工程机械类”、“行业服务类”、“经济投资类”等。把用工需求分开层次,与按照需求人员对接,这样会大大提高应聘成功的机率和招聘效率。
(四)提高人才市场的信息化程度
人才资源的信息化和网络化是人才市场的有效载体,“信息型”人才市场是人才市场建设的发展趋势,加强濮阳市人才信息网的建设,提高信息利用率和市场服务的信息化水平。加强周边地市和县(区)的人才信息交流,实现资源共享。积极吸引有实力的单位和高层次人才参加人才市场交流会或在濮阳市人才信息网注册,建立高层次人才信息库和高薪高技能人才信息库,提升人才市场招聘双方的层次。重点培育和发展高层次人才市场,力争在服务内容多样化上有所创新突破。
(五)政府应加大投入力度,建立高标准,高起点的人才市场
鉴于濮阳当前市人才市场现状,露天举办,招聘环境差,硬件设施落后,应积极学习借鉴先进地市的人力资源市场经验,建立人力资源大厦,可以设招聘专区、人才测评区、人力资源培训区、人才信息库区。专场性较强,设施齐全的人才交流大厅,逐步形成冀鲁豫三省交汇区域性的大型人才交流市场,打造濮阳人才市场品牌形象。
[责任编辑:高 瑞]
G931.3
A
1005-913X(2015)03-0183-02
2014-12-26
王增惠(1975-),男,河南濮阳人,经济师,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与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