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军
(鹤壁市山城区市场发展中心,河南鹤壁458000)
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晋军
(鹤壁市山城区市场发展中心,河南鹤壁458000)
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大多为国有资产或财政拨款取得,造成所有者与管理者部分分离,取得相对容易,管理积极性下降。本文作者以某区市场中心的出租房屋、摊位等固定资产为例,讨论现存的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以提高固定资产的保值增值。
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保值增值
固定资产作为事业单位的生产要素之一,在实现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的运营效益与提高收入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基于此,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结构的优化处于不可忽视的地位。市场中心以商铺、摊位为主要的固定资产,因而对于房屋与摊位固定资产的保值、增值、变动必须放在所有工作的中心位置,减少资产流失或寿命减短,以实现单位的持续经营与健康发展。
本文主要从固定资产账实不符、责任管理制度、重购买轻管理、固定资产处置不规范等角度揭示现有的固定资产管理缺陷,并进而提出通过完善责任管理制、规范资产清点、扩大资产认定范围等途径提高固定资产管理,实现固定资产的保值增值。
(一)账实不符
账实不符是导致固定资产管理出现问题的源头。一旦单位固定资产未能入账,后续的管理就会缺乏管理对象。市场中心在对房屋与租赁摊位进行固定资产入账时,容易出现部分员工私自将单位所属摊位不按规定入账的行为。且摊位流动性大、面积小,在进行固定资产追查时也不容易找回,导致了固定资产的大量流失。其次,对于商铺内固定资产,例如基本设施等的认定由于名目繁多,容易漏记,加大资产流失程度。
(二)责任管理制度未落实
责任管理制度是指将固定资产的管理细化落实到具体负责人,当出现违纪违规或操作不规范行为时,直接对责任人进行问责的制度。市场中心的责任管理制度并未严格落实,导致资产标签混乱,固定资产的管理找不到具体负责人。当固定资产遭受损失、毁坏的时候没有负责人出面追索,为管理懈怠制造了可能性,降低了管理的积极性。
(三)重购买,轻管理
重购买、轻管理向来是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诟病。部分领导人为了单位的“面子工程”,采购大量固定资产以充实单位软硬件设施。但是在资产购置回后,由于缺乏管理,大量资产闲置、损坏,极大地浪费了国家的物质资源与钱财。[1]市场中心的固定资产重购买轻管理主要体现为对于商铺投标表现积极,但是商铺中标后并没有发挥作用,进行基本设施配备后租赁,为企业带来收入,而是被闲置,极大地影响了单位收入水平,同时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渐渐的,这些固定资产被私自挪用,最后游离于企业的固定资产账簿之外,成为私有资产。
(四)固定资产使用状况不明晰
以市场中心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验收制度不严谨,出现购非所需后无法追溯责任。登记制度不健全,造成资产使用状况不明,管理困难。定期盘点不及时,造成账实不符。固定资产移交、监交制度执行不严,造成部分资产流失无法追究责任。定期维护检修制度执行困难,缩短了资产的使用寿命。固定资产索赔制度执行不力,资产损毁、盘亏后,难以查明原因,追究责任。
(五)固定资产处置不规范
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处置必须严格按照《管理办法》进行,对于特定金额以上的固定资产的处理必须上报审核单位,审批通过后方可进行处理。但是很多单位对此项管理视而不见,私自进行固定资产报废,滋长了低价转让与私自交易行为。市场中心的固定资产有其特殊性,具有持续经营取得收入的能力,因而对其处置要更加小心。但是目前对于商铺更新升级时产生的待处置固定资产,诸如门窗金属、基本设备、门牌等以及摊位的设施等,处置并没有得到重视,大多是愿拿者得。职业操守不强的人容易借此机会,过分报废,对于尚有使用期限的固定资产也趁机报废,中饱私囊,加大了鼓励资产合理处置的难度。
(六)核算不符合会计原则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核算存在着大量不规范操作的现象,对于需要依法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并没有合理折旧,而是到了报废期限继续使用或直接报废,造成固定资产账目混乱,出现较大波动。[2]市场中心的大额固定资产,随着时间的推进,其留存价值逐渐减少。但是固定资产并没有得到重视,甚至没有设立独立的折旧账户。导致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与留存价值不明确,在进行管理与清点时缺乏标准。
(一)完善固定资产清点制度
要改善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首先需要建立固定资产清点制度,包括定期清点与不定期清点。通过清点可以保证固定资产账户金额与事实固定资产价值相符合,同时可实现对固定资产的动态监控,明确动态的固定资产价值,进而在固定资产清点过程中监督固定资产的使用状况,及时进行添补与维护。市场中心的固定资产清点主要在于对商铺与摊位的数量与质量的清点,实时考察实际经营中的商铺与摊位数量,并根据市场情况更新商铺与摊位的价值,保证账户与市场的尽量统一。此外,在清点过程中,可考察房屋与摊位的毁损情况,进行统计并修缮,保证并提高其经济价值。
(二)明确责任管理制
对管理范围内的固定资产进行分类,将资产管理具体分担到每一个负责人身上,激发其管理积极性,同时提高监控可行性与管理透明度。对于市场中心管辖范围内的商户与摊位,根据其外观的完备情况、面积、地段确立标准,进行分类,每一类确定负责人,将负责人与资产价值做成名片,标志于固定资产上,以实现责任到人、透明管理。通过责任到人的制度,降低了管理者的管理难度,减轻其管理任务。同时将个人薪酬与管理绩效挂钩,激发其管理的积极性,将房屋摊位的维护与升值落实到日常的管理中。
(三)加强资产购置和使用的管理
应严格制定购置制度、验收制度、移交制度、维护等制度,对固定资产的购置、验收、使用、报废等各个环节的管理要加强固定资产事后监控。同时,应定期对单位固定资产各项制度和保值增值情况进行检查,追究具体责任人的责任,将其使用效率和完好程度作为考核具体负责人政绩、业绩的一个重要指标。
(四)规范固定资产核算制度
由于土地为不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市场中心在管理过程中需要计提折旧管理的商铺的完好程度、商铺内的基本设施配备,例如水电设施,摊位的地面装修等资产。这些资产由于磨损频繁,需要及时地计提折旧并更换。通过在账簿与实际操作中进行实时更新,可动态确立固定资产,例如商铺整体价值,为固定资产保值增值提供基础。此外,通过折旧后的资产更新升级,可提高商铺与摊位的市场价值。
(五)加强日常管理
尽管资产的更新与修缮可以提高固定资产价值,但是更新于修缮也需要支出,过度频繁的修缮会增加不必要的开支。因此,在日常的固定资产管理中,除了进行细致化实时的动态管理外,还需要强化监督。固定资产的折旧与维修都需要提出申请,交由审核部门进行现场确认,确认无误后,在监管部门的监督下进行施工。避免故意过度装修,或装修过程中的故意高价购买物料,收取回扣。
(六)扩大资产认定范围
扩大资产认定范围,对于自筹资产或自主经营所得的固定资产也需要纳入固定资产认定与清点。市场中心在政策允许的前提下自主开发的商铺与摊位也应该积极申报、纳入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范围,不可开“小金库”,利用职权便利,私自收取自筹资产的收入而不上缴。通过将自主开发的商铺与摊位纳入固定资产管理范围,可以整体上提高单位固定资产总体价值,增加收入来源。
总而言之,市场中心的固定资产具有其特殊性,这就要求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具体的固定资产管理策略。通过扩大资产认定范围、严格责任管理制度、规范固定资产会计核算与合理的清点制度,对于房屋、摊位、设备等的保值增值将会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
[1] 韩 青.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4(4).
[2]宋民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固定资产保值增值研究[J].财政税务,2014(9).
[责任编辑:张 伟]
F253
A
1005-913X(2015)03-0160-01
2015-01-15
晋 军(1972-),女,河南濮阳人,注册会计师,研究方向:财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