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思新
(黑龙江省龙建路桥第二工程有限公司,黑龙江安达151400)
会计准则体系变迁对盈余管理影响的综合分析
秦思新
(黑龙江省龙建路桥第二工程有限公司,黑龙江安达151400)
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企业的盈余管理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一方面是减少了新会计准则出台实施以前的一些惯用的盈余管理手段,但是另一方面也会根据新的会计准则体系滋生出新的盈余管理的手段。本文主要通过对上市公司在会计准则体系变迁后的盈余管理手段进行比对,分析会计准则变迁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
会计准则变迁;企业盈余管理;影响分析
深入地了解和认识新旧会计准则变迁对企业盈余管理手段和行为的影响,对于投资者或者政府部门等利益相关者理解企业的盈余质量,进一步判断其投资价值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敦促企业在信息披露和盈余质量管理上进一步予以规范,从而提升整个市场经济的发展。
(一)存货计价变更进行盈余管理
新会计准则的存货计价方式上不再包括“后进先出”法,而“后进先出”法对企业成本的影响是,当物价上涨时降低企业的当期利润,而当物价下降时恰恰相反。它以最近购进的原材料价格作为成本核算的基础,与历史缺乏对比下,这也为管理层提供了进行盈余管理的空间。对其的取消,也就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的手段,减少人为调节利润的可能性。
(二)资产减值损失转回进行盈余管理
资产减值损失的计提和转回是重要的而且高效的盈余管理手段,旧准则在这方面没有限制,导致管理层可能出现某些年度大力计提资产减值,然后在其他年度予以转回,从而将利润在不同年度进行分配,上市公司也可以利用这一手段避免退市。而新的会计准则在“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等资产的资产减值损失的转回上予以禁止,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企业利用此进行盈余管理的程度。
(三)公允价值操纵进行盈余管理
公允价值的手段也是操纵利润的手段,尤其是在长期股权准则实施后,被广泛地运用于上市公司的利润操纵。新准则在这个方面给出了一定的限制,例如要求企业合并中出现的支付对价与账面净值的差额直接调整资本公积,而不是通过利润进行调整;另外在运用公允价值进行诸如投资性房地产、金融工具等计量时,也有着严格的限制,除非有确凿证据表明其价值公允且可计量,否则不得采用。
(四)企业合并会计处理进行盈余管理
从企业合并方面,旧准则下,企业可以通过收购业绩良好的公司或者出售业绩不好的公司来达到改善当年不良业绩的情况,从而进行盈余管理。但是新准则下,不管是股权大小,只要母公司能够实际控制,都需要纳入母公司当年的合并报表的范围,从而不能通过收购或者出售子公司的形式来进行盈余管理。
(五)关联方交易进行盈余管理
关联方由于利益相关,是最容易进行盈余管理的实体了。关联方在进行交易时,其交易对价不如市场其他交易那样的公允设定,从而达到利益输送和转移的目的。新的准则下,扩大了关联方范畴的界定,凡是与企业利益相关或者受其以及其近亲属实际控制的都属于关联方范畴,再对这些交易价格等进行控制,非公允的计入资本公积,只有公允的才计入当期损益。这样一来,就极大地限制了利用关联方交易进行盈余管理的空间。
(一)固定资产会计估计变更进行盈余管理
新会计准则规定,对于固定资产会计估计的变更,主要运用未来适用法进行计量,由于固定资产的价值相对较大,一旦有证据表明可以进行会计估计变更,这对企业未来的利润和纳税影响将是巨大的,并且,这一影响不是短期,而是可以影响未来许多年。所以,利用固定资产会计估计变更进行盈余管理不仅效率高,而且影响范围大,是一个良好的盈余管理手段。
(二)政府补助核算进行盈余管理
政府补助时常涉及的金额较大,它分为资本性补助和费用性补助,对于前者,需要记入递延收益予以以后年度摊销,而对于后者,直接在当期记入损益。但是这二者的界限并不是非常明显,所以给了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手段。
(三)利用无形资产摊销年限和方法或开发费用资本化调节盈余
无形资产的摊销不只局限于直线法,摊销年限也具有可选择性,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则不予摊销。所以,企业可能会通过调节无形资产的摊销年限或方法来进行调节盈余。例如减少摊销年限和加速摊销可以提高公司的利润,反之,可以降低利润,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此外,新准则还运行无形资产开发费用资本化。规定公司内部的研发费用分为两个阶段处理:研究阶段的支出属于费用,于发生当期计入损益,开发阶段的支出只要符合准则规定的条件就可予以资本化。企业可以通过研究和开发时点的划分来扩大或缩小资本化与费用化的金额。这就增加了企业立于无形资产摊销进行盈余管理的可能空间。
(四)债务重组进行盈余管理
新的准则规定,对于债务重组的利得或损失应该以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并且计入当期损益,并且由此增加的利润只需要进行披露。对于出现财务困境的公司,可以利用债务重组,其收益将直接反映在损益表中,相比于重组之前,可能能够直接扭亏为盈,从而避免退市等风险。
新会计准则的实施,更加符合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趋势,更能客观完整地反应一个企业的真实财务信息,同时也是与国际更好地接轨。它在过往企业利用旧制度的不完善进行盈余管理上做出了许多限制,较为有效地限制了部分盈余管理手段。但是,新准则的实施也产生了其他盈余管理手段,这需要我们在分析企业财务数据时,对这些影响予以识别和区分,以便更加准确地认识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
[1]徐华新.新会计准则背景下的盈余管理及其经济后果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8(21):163~165.
[2]葛家澎.会计基本理论与会计准则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
[3]程书强.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上市公司会计盈余信息关系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月刊)2006:129~136.
[责任编辑:文 筠]
F830.9
A
1005-913X(2015)03-0122-01
2015-01-09
秦思新(1980-),男,黑龙江依安人,会计师,研究方向:财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