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龙建
(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天津 300204)
我国文化产业投融资支持政策研究
孙龙建
(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天津300204)
摘要:针对文化产业知识密集型的特点,研究成长阶段面临融资难的瓶颈,通过政策促进金融与文化产业有效结合的问题。在总结我国文化产业政策及其效果的基础上,根据文化产业融资需求和特点,对投融资支持政策改革进行研究。以推动产业增长和提升产业质量等为政策着力点,分析了完善政策体系和优化政策设计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进而提出支持新兴业态发展和扶持中小企业等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文化产业;融资模式;支持政策
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需要进一步加快发展方式的转变。现代服务业已经成为新的经济增长动力,文化产业是未来发展的重点领域。“十三五”时期是文化产业成为支柱产业的关键时期,政策支持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是实现文化产业快速、科学、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文化产业投融资政策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
一、文化产业投融资政策的着力点
经过“十二五”期间的发展,我国文化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取得显著成就。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同时,我国文化产业政策制定较晚、力度较小。为了进一步提高政策的作用,就需要找准政策着力点,提高政策的使用效率。
(一)推动产业加速增长
按照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到2020年,我国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年增加值已经超过2万亿,增加值年均增速在15%以上。文化产业投融资需求也会出现快速增长,成长阶段的文化产业自身资金积累能力较弱,需要注入更多资金推动产业发展。
(二)提升文化产业层次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标准,文化产业9大类别划分为三个层次,“核心层”包括新闻服务,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文化艺术服务四类;“外围层”包括网络文化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其他文化服务三类;“相关层”包括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销售两类。
每个层次都有借助投融资政策提升产业素质的需求,包括传统业务的“核心层”需要进一步信息化改造升级,包括诸多新兴业务的“外围层”需要进一步加速发展来实现高端化。从而形成了以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艺术为主体,动漫产业等新兴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格局。创意产业等新兴行业迅速崛起,动漫、网游、工业和建筑设计、时尚设计的发展提升了文化产业的知识、技术层次。
(三)优化产业布局
针对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发展中出现的情况,文化部发布《关于加强文化产业园区基地管理、促进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其中包括通过投融资政策引导产业布局的思路,例如优先将示范园区、基地内有贷款需求的企业和项目推荐给与部行合作机制的银行机构,积极促成优质文化项目进入文化产权交易市场进行融资,大力推荐符合条件的文化企业上市融资等。借助投融资政策,可以加强文化产业园区、基地的规划,充分发挥产业布局的集群优势。产业集聚效应进一步显现,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的整体优势。
(四)促进产业链的有效衔接
文化产业虽然被划分为多个层次,从产业链的角度又是彼此紧密连接的。美国迪斯尼公司以卡通人物米老鼠和唐老鸭闻名,并以此将业务扩展到主题公园、玩具、图书、电子游戏和传媒网络领域,业务遍布文化产业相关的多个领域。
借助投融资政策,可以加快通过资本市场进行产业整合,以资本为纽带存进产业链的衔接。文化产业发达地区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产业体系,产业链上下游支持、带动作用显著。通过资本市场并购,促进新闻、出版等传统文化产业体系完善,动漫等新兴产业也形成了产业整体优势,研发、设计、周边衍生产品生产的厂商形成了整体竞争优势。
(五)推动产业质量显著提升
随着优质项目在“十二五”期间形成生产能力,我国建成一批影视创意园区、网络动漫园区和相关的研究机构,这些项目对提高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发挥重要作用。从2004年起,文化部先后命名了六批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统计数据显示:园区内的企业共获得自主知识产权数5932项,平均每家园区获得539项。
文化产业发达地区在高端产业上取得明显优势,创意产业等高成长性和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逐步成长壮大。通过投融资政策向高端文化产业倾斜,可以改变文化产品制造业比重过大的局面,大幅提升产业层级。
二、文化产业投融资政策的关键问题
同其他处于成长阶段的产业一样,融资难是这一阶段普遍存在的关键问题,需要政府制定相关投融资政策进行扶持。针对文化产业发展中遇到融资瓶颈,中央和地方政府需要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
(一)完善政策体系
从国家层面来看,文化产业在产业政策中的地位日益重要。2009年,《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是我国第一部文化产业专项规划,标志着文化产业已经上升为国家的战略性产业。2010年,九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是金融支持文化产业的第一个金融政策指导文件。
我国文化产业实现了快速发展,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发挥了重要促进作用,投融资政策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国务院和文化部、财政部、人民银行等部委出台一系列文件,进一步落实和完善相关政策。相关部门应该进一步制定政策实施细则,构建层次分明、分工明确的投融资政策体系。
(二)突出地方特点
国家和部委发布多项相关的规划、政策,对文化产业发展有了十分明确的指导。但是,这些规划、政策都是方向性、原则性的,各地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制定相关政策。许多地区制定专门的政策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包括北京《关于金融支持首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上海《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繁荣的实施意见》、陕西《金融支持陕西文化产业做大做强的指导意见》等。一些地区还制定更细致的支持政策,厦门市制定的《促进文化产业发展财政扶持政策实施细则》,确定了对重点文化企业和文化产业项目,采取奖励、贴息、补助等方式给予扶持。
通过地方政府制定“因地制宜”的政策,有助于通过投融资政策引导本地区文化产业更好融入全国的产业体系,有助于争取国家投融资优惠政策率先试点、实施,有助于将各地成功经验在全国率先示范。围绕着鼓励和支持非公有资本参与文化产业领域,对投资主体多元化有推动作用,对本地区原创文化作品、原创产品出口等给予奖励。
(三)遵循产业发展规律
2004年,国家统计局制定了《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将文化及相关产业概念界定为: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按照三次产业分类法,除了文化产品制造业属于第二产业,其他都属于服务业。
文化产业投融资较少自然资源的物质投入,而是用于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中创意的激发,需要通过新的方式进行支持、扶持。文化产业是市场风险大、经济回报高的产业,需要选择相应的投融资方式来分散风险和分享收益。文化体制改革对文化产业投融资政策有重要影响。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出现更为协调的发展状况,文化产业引入了更多的投融资工具,投融资政策更加市场化。由贷款贴息、项目补贴等传统方式,逐渐转向鼓励风险投资等市场化的方式。
(四)设计科学合理
为了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一些地区出台优惠政策扶持产业发展。但是,由于政策机制设计不合理,没有真正起到积极作用。有报道指出:央视晚间23时至次日凌晨1时推出《动漫星空》栏目,播出一系列国产动画片,这个时间段里孩子大都已进入梦乡。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源是“补贴政策”设计不合理,许多地方标准都是按照播出时间计算,例如南京标准是:央视播出,二维2000元/分钟、三维3000元/分钟予以奖励。这种机制鼓励的是数量的扩张,但扩张不能形成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如果以收视率等指标为标准,就可以起到更好的效果。由于文化产业投融资政策涉及多方收益,对相关各方形成有效激励是政策的难点。
(五)促进发展与防范风险兼顾
文化产业出现了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同时也蕴藏着一定的隐患。以电影行业为例,2014年我国故事影片产量618部,全国电影总票房296.39亿元。同时,中国电影市场确实存在过热现象,在电影制片和影院建设环节亏损率较高,而投资盲目性超出了合理范围。
电影行业的状况是当前新兴产业普遍存在的问题,高风险和高收益并存。要求产业投融资政策必须具有双向的职能,既能促进产业发展又能抑制产业过热,既能够促进融资又能防范金融风险。需要合理控制惠及范围,将优惠政策用于真正需要支持的企业。需要在合理期限内对企业进行评价,例如成长状况、税收状况等,对于发展较好的企业可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三、优化文化产业投融资政策的思路
产业政策不但对现有企业有扶持作用,对吸引外来企业投资也有导向作用。政策体系完备的吸引力不仅在于优惠条件,同时也显示了政府管理的良好水平。因此,需要从多方面明确政策的优化思路。
(一)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
我国文化建设长期是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混合发展,文化事业建设的投融资由政府按照公共事业进行。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出版、电影、电视体制改革全面完成,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改制工作顺利完成。文化部提出:“在文化事业方面,改变了过去直接划拨的形式,更多地采取招投标、政府采购等方式,把更多的财政资金用于文化事业。在文化产业方面,通过贷款贴息、注入资本金等办法,较好地发挥了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
这种政策职能、方式的转变思路体现了发展文化产业市场化的方向,但是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更清晰的区分还需要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在当前财政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如何最大限度发挥文化产业引导是当前面临的难点,需要集中专项支持文化产业大项目、好项目建设。北京西城区提出在“十二五”期间投入不少于50亿元资金,对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重点文化设施建设予以支持,并安排3亿元文化创意产业专项资金支持重点项目。
(二)重点支持新兴业态发展
文化部发布的《“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倍增计划》针对九大行业分别提出了政策措施,各行业之间的政策也有一定差异,新兴产业发展受到了政策的重视。虽然各行业政策支持的重点都是文化资源开发,但是演艺业、娱乐业等传统产业的院线、场地等硬件建设是支持的重点,而创业设计、数字文化更加重视技术创新,差异化的政策体现了这些行业对政策需求的差异。
新兴产业成为当前各地竞相发展的热点,各地纷纷将相关产业作为重点项目进行政策支持,深圳市将创意设计、动漫游戏、数字视听、新媒体产业等新兴产业都作为重点产业发展。专利权质押等金融工具的创新和风险投资等融资渠道的拓展,都是针对当前新兴业态的特点而设计,有助于这些产业的快速成长。
(三)中小企业受到政策倾斜
中小企业融资难在整个文化产业中更加突出,一些政策措施对中小企业进行倾斜。例如,《关于金融支持首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大面向中小文化创意企业的金融产品创新力度,促进中小企业规范发展,增加对符合信贷条件的中小企业的资金支持”。 对中小企业的投融资政策的倾斜,一方面有助于提升企业的整体实力,另一方面有助于引导中小企业规范化发展。
例如,国家提出推动“支持文化企业通过债券市场融资”,但是文化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债券融资信用评级不高,如何解决好“信用增级”就成为政策成败的关键。因此,围绕着这一关键问题进一步细化政策,有助于提高中小企业政策的吸引力和效果。
(四)提升文化消费意愿和能力
文化消费水平与居民可支配收入、消费观念和消费环境有关。从全国来看,文化消费的数量和层次都较低。对文化产品消费融资的提供政策支持,有助于引导居民的文化消费,培育良好的文化消费群体。2014年度“文化消费指数”研究显示:东部地区文化消费整体优于中西部地区,文化消费水平、文化消费能力、文化消费意愿优势明显。
为了提升文化消费意愿和能力,可以鼓励金融机构开展有针对性的业务创新。例如,发挥互联网金融优势,鼓励以众筹融资的方式进行文化产品消费。鼓励影视、娱乐等产业在手机等平台开展业务,鼓励第三方支付企业将支付业务与文化产品在这些平台进行整合,降低消费者在消费融资的便利程度和成本。
(五)政策组合形成有效合力
文化产业政策涉及了财政、金融、人才等多个领域,各种政策的作用点不同。同时,当前文化产业的面临多头管理的局面,包括文化、广电和新闻出版等多个政府部门。因此,需要进一步优化政策组合,使各项政策形成有效合力。
以动漫产业为例,针对这一行业是新兴产业又是智力密集型行业,国家政策包括新设企业税收、创新型人才引进、创业投资支持等多个方面,目的都是提高创新水平。以金融支持政策为例,著作权质押融资是当前尝试的创新领域,但是需要知识产权市场完善和知识产权保护等相关方面的配合。针对当前政策执行的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研究“套餐”式的政策组合,有助于提高政策的有效性。
(六)优化公共服务发展
为了更好发挥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公共服务成为政府发挥作用的最佳领域。高效的公共服务有助于减少企业相关领域的成本,为企业业务扩展提供更加有利的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对文化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投资优先安排,支持产业园区内企业对大型设备的共同投资和共享,优化园区硬件环境,安排专项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用于文化园区建设。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强文化产业对金融资源的共享,促进企业金融资源整合和相关政策的落实。
参考文献:
[1] 李海燕.中国文化传媒产业融资现状分析 [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
[2] 刘翔宇.我国艺术品市场金融化趋向及艺术品金融特点分析[J].东岳论丛,2012(5).
[3] 孙彤.国内文化产业融资环境的评价 [J].统计与决策,2012(6).
[4] 范为.海南省文化产业融资现状调查与建议 [J].海南金融,2014(11).
[5] 张凤华.我国文化产业投融资及财政政策的成效与优化策略 [J].学习与实践,2013(8).
[6] 张欣怡.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J].云南社会科学,2014(3).
[7] 辛阳.拓宽我国文化产业融资渠道的对策[J].经济纵横,2013(4).
[8] 徐传谌.国有文化产业融资模式创新何以可能[J].江汉论坛,2014(2).
基金项目:天津市艺术科研规划项目“天津市中小型文化企业集合信托融资发展研究”(批准号:E12025),天津市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项目“多重不确定条件下低碳战略投资决策与实证”(批准号:20112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