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清慧 满令元
(山东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滕州卷烟厂,山东 滕州 277500)
2012年,我国颁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为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建设提供了指导意见,这标志着内部控制被提升到新的高度。面对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和不断扩大的企业规模,经营风险在不断增加,有学者指出所有的经营失败都可以归结于内部控制的失败。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并且,随着竞争的加剧,很多企业会抱怨已有的优势在不断消失和利润在不断被压缩,很大程度上在于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没能跟得上环境的变化,特别是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我国很多企业对待财务管理往往是被动式的,财务管理理念陈旧,财务管理手段单一,内部控制失效的现象屡见不鲜。
预算控制是企业对全年工作的整体规划,具有前瞻性和指导性。但是,我国很多企业并没有发挥指导性作用。主要表现在:(1)预算未与战略目标相结合。预算应是战略目标的体现,很多管理大师将预算称之为战略预算。但是,企业在编制预算时,更多是对过往财务数据的分析和分解,却忽略了企业的战略需要。企业通常在经营计划的引导下来编制年度预算,结果导致公司战略的实施缺少相应的数据支撑,企业预算和公司战略相脱节。(2)预算编制的控制和监督。财务部门将预算指标分解下达给各部门后,各部门根据预算指标编制预算,财务部门根据部门预算进行汇总。这个过程的工作量是非常大的,数据量也非常大,因此,编制控制通常比较薄弱。部门上报的往往是一个综合数,各个项目的标准的合理性值得深入研究。(3)预算的评价活动不完善。很多企业只重视预算的编制和执行工作,却很少关心后期的评价工作。造成预算和执行之间的差异既有预算编制不合理的原因,也有人为执行的原因,还有外部环境变化的原因,这些都需要深入分析,从而更好地指导后期的预算工作,提高预算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目前很多企业的销售模式是业务员—客户的模式,即业务员直接和客户联络。这种模式有利于发挥个人能力,提升企业的销售业绩。但是,部分企业过分依赖业务人员,使得客户资源完全掌握在个人手中,且不加以控制,这种做法背后隐藏着很多的风险。目前,人才市场竞争激励,员工离职和跳槽的现象是非常普遍的,特别是在民营企业,员工的流动性非常大。由于业务人员与客户独自联络,两者关系密切,经常出现客户认人不认企业的情况,伴随着业务人员的离职,客户资源随着被带走,如果业务人员转投竞争对手,这将致使企业陷入被动局面。更有甚者,有些业务人员明着运用这企业的各种资源,背地里却为自己和亲戚朋友开发业务,谋求私利,业务人员利用手中资源单干的现象是非常普遍的。出现上述现象主要原因在于企业过分依赖业务人员,缺乏客户管理相应的控制制度。
根据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基本规定,绩效考评机制是控制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外的企业非常注重人力资源的绩效考评,但是对于我国企业,绩效考评还未受到充分重视。主要表现在:(1)企业不重视人力资源工作。企业常常感叹员工的积极性不高和流动性太大,这既有员工个人的职业规划原因,又有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原因。其中重要的原因是很多只注重企业的某几个关键人物的激励和约束,却不重视员工的绩效考评机制,无法充分激发员工的动力。(2)绩效考核的指标不科学。有些企业虽然意识到绩效考评的重要性,但是由于能力限制,设计的绩效考核的方案不科学,无法发挥激励和约束作用。例如,很多企业的考核指标依然停留在诸如优秀、良好、及格等文字性描述的阶段,这种考核指标缺乏针对性和公允的评判标准,因此,这种绩效考核方案也基本上流于形式。(3)考核办法过于机械。相互打分是企业常常采用的一种方法,即员工之间相互打分、和上下级之间相互打分,出于关系维护的考虑,打分过程充满人情味,因此,打分的结果必然不公允。
根据调查,管理会计应用最多的大型企业,受制于成本和人才的限制,中小企业应用管理会计的较少。国外的情况完全相反,在国外,管理会计已发展成一门成熟的学科,管理会计的技术方法已经演变成一整套体系,且在企业中应用广泛。从运用的方法来看,在国内,比较流行的是量本利分析、责任中心、变动成本法、净现值法、全面预算等方法。从调查的情况来看,管理会计目前在我国呈现出刚起步的状态,很多企业还没有认识到管理会计的价值。从管理会计的实际应用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成本管理方法落后。我国大部分企业依然采用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并不能准确地计算产品成本,无法适应成本管理的要求,也未形成包含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核算、成本控制、成本分析在内的一整套的管理流程。(2)决策会计并未发挥决策支持作用。决策会计在生产决策、存货决策、投资决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这些理论大多属于量化决策工具,其假设与现实并不相符,应用的有效性值得商榷。
首先,编制预算一定要贯彻前瞻性和指导性的原则,预算的目标应根据企业的战略目标来确定,企业每年都会制定经营目标和投资目标,如营业额、市场占有率、投资规模等,那么预算就应该根据经营目标为预算目标,然后层层分解,确定各个部门的预算规模。其次,要重视预算标准的审核,项目预算往往是根据活动量和活动标准来确定,如差旅费应根据出差天数和日生活费用标准来确定。部门在上报部门预算时,应要求部门将预算额以项目的形式明确,并列明每一项目的活动量和活动标准金额,为上级部门的监督和控制提供依据。最后,应加强预算的考核,结合当前经营情况和市场环境,深入分析预算与实际的差异原因,同时将预算考核与相关责任人的激励办法相连接。
以中国黄金为例,通过建立了预算指标确定模型,确保预算指标的科学性;深入现场的预算商谈机制,保证预算指标客观、准确、贴近企业实际。同时将预算考核与相关责任人的薪酬挂钩,依据年度绩效考核结果,对运营企业负责人发放绩效年薪的80%,剩余部分根据预算考核情况发放。通过2013年预算工作的试行,有近50%的企业预算建议指标与企业实际完全符合,剩余部分也只有10%的差异。
针对业务人员执掌客户资源的问题,企业应加强客户管理相关的控制。常见的方法有:(1)加强谈判过程的牵制,企业可以规定业务人员与客户的谈判须有两人或以上参与,加强对业务人员的牵制,提高谈判过程的透明度。(2)建立客户档案和客户关系维护制度,增加企业与客户的互动机会,增强客户对企业的认同感。(3)建立轮岗制度。以花旗银行为例,2003年,花旗银行的多位高管集体跳槽,可是,花旗银行经过短短三个月就恢复了正常经营,这不得不受益于花旗银行制定的严密的客户管理制度。事实上,销售控制在很多企业都是一个关键的风险点。一是销售可以直接给企业带来价值,且销售预算也是企业预算的起点。二是销售方面一旦控制不好,将直接影响到公司的现金流入,相关款项也存在着安全风险。因此,企业必须对销售控制高度重视,使销售工作有序、可控,在计划的范围之内。
在绩效考评方面,企业不但要重视关键管理人员的考评工作,还要重视普通员工的绩效考评工作。对于员工的绩效考评,要实现分流和量化,不能采取一刀切的评价指标,应对不同岗位的工作性质,选择适合的衡量指标,例如,对于财务人员,可以以记账的错误率作为考核指标;对于销售人员,可以以销售金额作为考核指标;对于工人,可以以生产效率作为考核指标。另外,尽量不要采取描述性指标,尽可能采用量化指标,使得绩效评价具有针对性。
目前,管理会计的理论和实践在我国的发展比较缓慢,受制于人才和技术的限制,管理会计的应用受到了很多限制。实践证明,管理会计给企业创造的价值是非常大,我国企业应朝着管理会计的方向发展。首先,企业应积极引入管理会计的相关人才,如果有条件,可以考虑加强与相关中介的合作。其次,企业应积极在内部开展管理会计试点工作,针对成本会计、存货管理、投资决策等领域进行试验性工作,逐步摸索经验。再者,应加强学习力度,多借鉴成功案例,总结适合自身的管理方法。例如,海尔集团在管理会计方面算得上是佼佼者。海尔集团创新管理会计模式,探寻将传统会计报表转换成个人的财务报表,即损益表、日清表、人单酬表和流程表。通过这种方法将企业的价值活动转换成个人的价值活动。通过管理会计的转变,2009年,海尔实现利润同比增长55%。
在当前我国的公司治理背景下,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和财务管理虽然现阶段得到了一定的加强,但也不可否认同时也是当前我国企业管理的薄弱环节,上文也列举了一些内部控制和财务管理的突出问题,这些问题只是一部分。未来,企业着重提高内部控制设计的有效性,保证内部控制的执行力度,加快管理会计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步伐。
[1]胡烈.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提高财务管理水平[J].现代经济信息.2010(08).
[2]王伟.加强企业内部控制 提高财务管理水平[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4(09).
[3]李颖琦,陈春华,俞俊利.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信息披露:问题与改进——来自2011年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证据[J].会计研究.20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