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红
(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江苏 徐州 221000)
子宫肌瘤是常见的妇科疾病,外科手术是治疗子宫肌瘤有效的方法,而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模式对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积极的意义[1]。研究表明[2],为患者创造良好的手术环境,可避免意外风险事件的发生,降低患者手术并发症,从而促进患者预后。我院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现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 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选取84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术前均经B超或MRI确诊为子宫肌瘤;均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患者术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精神障碍或异常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年龄32~68岁,平均(51.25±4.36)岁,病程 3~18 个月,平均(9.81±2.55)个月,学历:小学 8例,初中 12例,高中 12例,大专或以上10例;观察组:年龄 32~70岁,平均(52.03±4.22)岁,病程 3~16 个月,平均(9.92±2.83)个月,学历:小学 7例,初中 10例,高中 12例,大专或以上13例。两组患者年龄、病程、学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围手术期采用常规护理,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常规检查、宣教,术前对患者进行备皮、皮试、阴道擦冼、灌肠,术后进行饮食、活动、治疗指导,术前宣教内容为:告知患者围手术期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护理措施,并耐心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消除患者心中疑虑,增强患者治疗信心。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实施前明确责任护士职责及分工,护士长合理安排及优化组合每个操作步骤,具体措施如下。
1.2.1 术前护理 术前评估阶段:患者入院后由责任护士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了解患者就诊原因、既往病史、自理能力、活动能力、听力、视力及心理状况等相关情况,全面了解患者病情,给予患者针对性护理;心理评估:患者术前由于对手术缺乏认知,容易出现焦虑、不安的情绪,对患者心理状况进行评估,并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提高患者对手术的认识,消除患者焦虑、不安的情绪,提高患者手术配合度;术前访视:术前1日下午由巡回护士对患者进行访视,并查阅患者病历,与患者进行积极沟通及交流,了解患者基本情况,并向患者介绍手术室情况及手术实施过程,消除患者术前不良情绪;术前谈话:对于手术风险较大的患者,除了主诊医生及护理人员参与会诊外,还邀请患者家属参与会诊,让家属了解手术难度及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在家属表示充分认可及理解后再安排手术,术前谈话安排在医患沟通办公室,由医方、患方、院方三方会谈,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麻醉知识宣教:术前由麻醉师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麻醉方案,告知患者麻醉过程中注意事项,消除患者对麻醉的顾虑。
1.2.2 术中护理 护理人员充分配合医生实施手术,同时可采用恒温水毯、空气加热器给予患者术中保温。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
1.2.3 术后护理
1.2.3.1 导尿管护理 子宫肌瘤患者术后需要留置导尿管,因此需对患者做好相应护理同时应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护理指导,防止导尿管扭曲、脱落。
1.2.3.2 术后康复阶段 患者出院时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包括:饮食指导:告知患者多进食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以增强患者抵抗能力;运动指导:建议患者每周至少锻炼3次,可选择瑜伽、太极、散步等有氧运动,以促进机体新陈代谢;情绪指导:指导患者学会控制情绪,保持愉快的心情有助于病情的稳定及转归。当心情烦躁时建议患者多听一些舒缓的音乐,以缓解患者紧张的情绪。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尿管拔除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状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数据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计数资料率采用χ2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情况分析 观察组尿管拔除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情况分析(±s)
表1 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情况分析(±s)
组 别 例数 尿管拔除时间(h)排气时间(h)观察组 42 12.89±1.32 18.36±2.45对照组 42 24.98±2.78 32.58±3.08 t P 24.46 0.000 23.42 0.000下床活动时时间(h)12.96±2.85 24.21±4.25 14.25 0.000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对比 (例,%)
2.3 两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对比 观察组干预后生理功能、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社会功能、身体疼痛、活动、精神健康及总体健康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手术为了避免器械操作对患者损伤,确保手术能顺利开展,术中需要护士与临床医生积极配合,尽可能缩短患者手术时间,降低手术并发症,提高患者治疗效果[3,4]。通过护理干预优化护理操作步骤,术前告知患者手术操作方法及医院情况,能提高患者对手术的认知,改善患者不良情绪,从而有利于患者提高配合度,促进患者康复[5]。
护理干预中规范操作流程,对患者加强健康宣教,消除患者焦虑、不安的情绪,可提高患者手术配合度,从而促进患者预后[6,7]。孙钦艳[8]认为加强护患间的沟通,规范护理操作对降低患者并发症,促进患者预后具有积极的作用。本研究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手术患者应用标准化护理程序,结果显示观察组尿管拔除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表明护理干预可缩短患者康复时间,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这可能由于护理干预术前对患者进行护理宣教,从而提高了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使得患者手术过程中及术后更好地配合治疗,提高了治疗效果。
〔1〕 叶丹,赖伟英.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后临床观察及护理[J].现代临床护理,2012,11(6):58-59.
〔2〕 刘美荆,黄媛彦,李海英等.临床护理路径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患者围手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8):1689-1691.
〔3〕 马琳娜.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的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102-103.
〔4〕 谭显玲.院前标准化急救护理程序在昏迷患者抢救中的临床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3,29(18):2839.
〔5〕 欧秀华,温萃莉,杨晓荣,等.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64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20):92-93.
〔6〕 杨帆,林英,罗秀珍,等.舒适护理模式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西部医学,2013,25(8):1266-1267.
〔7〕 夏玲华.优质护理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满意度的影响[J].中华全科医学,2013,11(5):816-817.
〔8〕 孙钦艳.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4,(16):196-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