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 萌
京沪高铁具有高速度、高安全、高密度的特点,其信号设备的安全运营,与微机监测系统所起的作用密不可分。京沪高铁的维修是通过夜间 “天窗”点0:30-4:30上道作业,因此需白天充分利用微机监测系统实时监测、测试、查询、回放再现、报警等功能,认真浏览信号设备的电气特性曲线,发现不良曲线,及时进行分析判断,确认故障点,快速处理故障隐患,最大限度的减少故障对高铁运营秩序的影响。以下是利用微机监测系统分析处理的京沪高铁4个典型案例。
某日19:00济南西站值班人员日常浏览微机监测时的曲线如图1所示。
轨道电压曲线显示,23号中继站管内03607BG接收入口电压由390mV下降至247mV,主轨道电缆侧电压由6.19V下降至3.78V,发送功出、发送电缆侧电压均无变化;03607BG小轨道接收入口电压由160mV上升至171mV,小轨道电缆侧电压由645mV上升至685mV;03589AG小轨道接收入口电压没有变化。
通过分析以上数据认为:03607BG的主轨道设备存在隐患。“天窗”修给点后,经现场检查发现,03607BG发送端轨面电压为2.95V、电流为3.22A,较原有测试记录有所升高,查找至C8电容处的电压电流均无明显变化,但测量至C8后方空扼流处,电压由C8处的2.1V下降至1.1V,且空扼流引入线前后电流由2.55A下降至1.3A。甩开空扼流后,主轨道接收入口电压恢复正常,进一步判断为03607BG的空扼流内部出现半短路。更换空扼流后,轨道电压曲线恢复正常。
图1 03607BG主轨电压曲线
某日济南西站值班人员日常浏览微机监测时,发现6号道岔X1在14:28:51,由反位到定位时,功率曲线不良,如图2所示。在14:29:51时,道岔曲线的3.6s处功率瞬间上升,表明此时道岔的锁闭电流大。
图2 6号道岔X1动作曲线
通过曲线分析,室外道岔的转辙部分可能有卡阻的地方,由于当时车流密度大,无法上道检查处理,道岔暂时不影响使用,工区值班人员需注意观察。晚上 “天窗”点上道检查,经反复扳动道岔试验,确认6号道岔的X1定位连接杆与弹性滚轮有磨痕,调整处理使道岔功率曲线趋于正常,从而避免了故障的发生。
某日11:12分枣庄站7号道岔反位无表示。由于京沪高铁提速道岔采用的都是多机牵引,首先要利用微机监测分析判断哪个牵引点有故障,回放微机监测,发现7号道岔尖三定位表示灯在7号道岔动作过程中一直未灭,同时调阅7号道岔的电流曲线,如图3所示。
图3 7号道岔J2动作电流曲线
由于7号道岔的尖一尖二动作约2.5s后道岔停止动作,故初步判断为室内故障;由于尖三定位表示灯在道岔动作过程中一直未灭,可以判断为尖三1DQJ未吸起,查找尖三1DQJ励磁电路,判断故障原因为尖三TDF组合2DQJ141-142接点接触不良。更换2DQJ后,7号道岔恢复正常。
某日20:13分济南西站22/24号道岔定位失去表示,值班人员立即通过微机监测查看22/24号道岔功率曲线,如图4所示,确认故障点在24号道岔X1、X2处。
图4 (22/24号道岔功率曲线)
通过图4曲线可看出,X1、X2由反位扳到定位,动作时间为30s,而道岔正常动作时间为5~6s,说明道岔未到位,此时X1、X2的QDJ落下,切断了定位表示电路,造成22/24号道岔定位失表。通过X1、X2的功率曲线分析,初步判断为室外道岔可能有卡阻的地方。经要点上道检查,反复扳动道岔,发现定位侧锁闭铁和勾头接触位置有明显卡痕,更换锁闭铁和勾头后,22/24号道岔功率曲线趋于正常,道岔恢复使用。
通过以上4个典型案例可以看出,高铁信号维修人员在日常维修工作中,要充分利用信号微机监测系统,对信号设备的运用状态进行实时监测,超前防范、防患未然,采取预防修和故障修相结合的方式,使信号设备始终处于受控状态,最大限度地减少故障发生及故障延时,确保京沪高铁安全畅通。
[1]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铁运[2008]142号.铁路信号维护规则[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8,8.
[2] 武汉铁路局电务处.信号集中监测信息分析指南[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