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糖尿病之中医膳食调护的几点总结

2015-01-01 05:51毛羽佳
大陆桥视野 2015年20期
关键词:调护药膳膳食

关于糖尿病之中医膳食调护的几点总结

毛羽佳/乐山职业技术学院

中国是最早记载糖尿病的几大文明古国之一,对糖尿病饮食调护有着详尽的论述。近代,中医膳食文化不断发展,药膳也越来越受人们青睐,为糖尿病患者的康复提供了诸多益处。现将中医膳食调护原则,药膳的分类、制作方法、糖尿病药膳常选食物,尤其是糖尿病药膳的注意事项给予总结。

糖尿病;中医;膳食;调护

西医认为,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的内分泌疾病[1]。而对糖尿病的记载,最开始被看到是在世界文明古国中国、印度、埃及、希腊及罗马,约有几千年的历史。糖尿病这一名字,几千年来,在中医药一直被称为“消渴病”,也有“消瘅”、“肺消”之说。而“消渴”第一次出现是在《黄帝内经》。《黄帝内经》是中国最早的医学著作,书中对消渴病的症状、病因、发病机制、治疗等方面都进行了详细讨论,为糖尿病奠定了基本的理论基础。中医学认为,糖尿病的形成与人的体质、年龄、饮食、情志及生活环境、药物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些因素致体内阴阳失调,形成燥热伤阴,特别是肺、胃(脾)、肾三脏的阴损,是消渴病发病的病理基础。并且,随着对糖尿病病机的逐步认识,从传统的阴虚燥热立论,发展演变成气阴两虚、瘀血阻络、脾虚致消、阴阳两虚等多种病机学说,内容更丰富深刻,也更科学地认识了糖尿病的本质,为糖尿病的调护提供了更多的思路。

1.中医膳食调护原则

中医膳食调护总原则包括平衡观和辨证施膳。在平衡观上,西医饮食护理强调从西医分析解剖观点入手,即从微观入手,而中医饮食护理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以整体观为重点,从宏观入手。因此,中医饮食调护中的平衡观与西医平衡膳食有着不同的侧重点,包括从宏观上阐述五谷、五果、五畜、五菜食物之间的比例平衡;食物的寒凉温热阴阳平衡;酸苦甘辛咸五味平衡;食量的平衡等。而辨证施膳是中医膳食调护中的重要特色,辨证施膳是将“望、闻、问、切”四诊收集到的信息在藏象、经络、病因学、发病机制等基础理论下,对患者表现出的临床症状和临床体征进行综合分析慨括,判断病证类型,再根据判断出的“证”确定相应的饮食护理方法及具体的饮食护理措施。

2.药膳

“药食同源”指很多食物本身就是药物,两者之间并没有绝对的区别,古代医学家将中药的“性味归经”、“升降浮沉”等理论运用到食物之中,认为每种食物也具有这些特性。而中医药膳则是将“药食同源”这一经典理论发挥至极致的最佳应用。

药膳内涵博大精深,其寓意不是将中药和食物进行简单的混合,而是在祖国医学“辨证论治”理论的指导下,经特殊加工烹制而成的菜肴、汤汁、羹糊、糕点等食品。药膳不仅具有了一般食品的色、香、味美等优点,同时“寓医于食”,既能发挥出中药的药性,又能融入食物的鲜美,“药借食力,食助药威”,二者相辅相成,相互协调。

2.1 药膳的分类

药膳有很多种分类方法,按性状可分为:菜肴类、汤汁类、茶饮酒类、粥粉饭羹类、膏糖蜜糊类,糕饼糖果点心类等;按五脏调养可分为:养心药膳、养肝药膳、养脾药膳、养肺药膳、养肾药膳;按作用可分为祛邪治病类和补益保健类;另外还可按季节分、按人群分、按疾病系统分。

2.2 药膳制作方法

药膳的配方和一般的食品配方不同,需要遵循两个原则:一是中医方剂组成的主次辅佐关系;二是膳食的调配原则。使药膳既有中药的特点,又符合膳食的色、香、味的要求,二者协调,才更能发挥药膳的食疗效果。在药膳用量的确定上,首先是以一人食用为准,确定其总量,供一次食用或几次食用,一般每日分2次食用。根据确定的总量,再计算原材料的数量比例。由于药膳的特殊性,药膳的烹制除了应掌握基本的烹调技术外,还应具有一定的中药知识,烹制时,除了展示一般饮食烹制的色、香、味、形的要求外,也要尤其保持药膳中药物的功效作用以及发挥食物的营养作用。药膳的加工方法和加工形式多种多样,但方法中以炖、煮、蒸、煨为主,形式中以汤、羹、粥、茶、饮为。这是因为药物经过较长时间的受热后,其有效成分才能最大限度地被溶解出,与食物相容,发挥最大的药膳功效。对于有药味或有怪味的药膳,进行烹饪时应给予适当的调味,如可加入适宜的调料或采用一定的方式进行矫味,同理,如果味道很淡,烹饪时则可以给予适当增味,但调味中应注意把握尽量保持原料本身具有的鲜美味道的原则。

2.3 糖尿病药膳的注意点

经过长期的研究进展,糖尿病药膳有着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形式多样的方法推荐,如糖尿病常用食物有[2]:玉米须、麦麸、红豆、魔芋、苦瓜、裸燕麦、番薯叶、陈粟米、南瓜、冬瓜、丝瓜、大蒜、洋葱、芹菜、黑芝麻、柚子、猪胰、鱼类、黄鳝、泥鳅、海参等。常用中药推荐有[3]:熟地、石斛、百合、天门冬、沙参、玉竹、麦冬、山萸肉、黄连、知母、生地、芦根等。但是在应用这些食物和药物制作药膳时,需要格外注意以下几点:

辨证施膳

消渴病特点多为本虚表实、虚实夹杂;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互为因果。发病之初,患者常以阴虚燥热为先,随并病程延长、病情轻重转变,阴虚燥热会有所侧重,可由燥热向阴虚、气阴两虚、阴阳两虚等不同证候演变,常肺燥、胃热、肾虚同时存在,并时有夹湿、夹痰、夹瘀。故消渴病的药膳调护也应遵循辨证施膳的法则,宜滋阴润燥为主,并根据具体个体选用有理气健脾、益气活血、补肾益阳、淡渗利湿等功效的食材和药材配合运用。

注意四季饮食宜忌:

万物皆随春、夏、秋、冬四季有规律地变化。人的养生之道就像树木,春而发、夏而长、秋而实、冬而藏,养生应顺应自然,应顺应四时,即“生长收藏”,如此养生,人才能健康长寿、颐养天年。

春三月、属木,人体肝气当令,饮食应该减少酸性食物的摄入,以调养脾气、避免肝气生发太过,尤其是素体肝阳偏亢者,春季最容易复发,因此除适当进食高蛋白、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外,可用甘辛味食材、药材来预防调理。

夏三月,属火,气候暑热,易心烦意乱、人体消化功能下降,以清淡、宜消化的食物为主。除摄取适当蛋白质、蔬菜、水果外,可吃些苦味、酸味的食物,如苦瓜、酸梅汤等以清心降火、清泄暑热、燥湿健脾、增进食欲,防耗气伤阴。慎食生、冷食物以损害脾胃功能。

秋三月,属金,气候干燥,忌辛易酸苦,可吃些芝麻、核桃、山楂等食物以滋阴润肺养血、清除肺燥心火。另外,胃肠道疾病常在此季好发,如果不注意饮食卫生,很容易“病从口入”。立秋之后,少吃寒凉生冷食物,以顾护胃气、防止脾胃损伤。

冬三月,属水,气候寒冷,以避寒就温,敛阳护阴,可吃些高热量、御寒食物,如热粥、羊肉等;少食辣椒、酒等辛温发散之品。此季是身体虚弱进补的较好时机,冬令进补的关键是食补,宜因人而异的进行调养。

食不偏嗜、食之有节

《黄帝内经》曰:“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以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驰,精神乃央。”所以,进行药膳调理时,应注意不能过偏,须多样化、合理搭配。

《饮膳正要》曰:“善养性者,先饥而食,食勿令饱;先渴而饮,饮勿令过。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黄帝内经》也提及“勿使过之,伤其正也”因此,在进行药膳时要注意量的控制,要适度,这点也尤其适用于糖尿病患者。

[1]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第6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87-801.

[2]李光德.糖尿病及并发症中西医结合疗法[M].合肥:中国医药导报,2011,8(21):安微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8:55-70.

[3]张敏.糖尿病中西医实用手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3.8:242.

猜你喜欢
调护药膳膳食
荔枝养生药膳
膳食纤维对母猪肠道的作用
情志护理和饮食调护应用于慢性胃炎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速滑运动员的膳食营养补充措施
养生之道早知道——乐氏同仁药膳
膳食纤维不是越粗越好
南宋潜邸官员对皇储、皇子的“调护”
蔬果
便秘的调护方法
防治功能性消化不良药膳两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