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国有企业会计监督问题及对策探究

2015-01-01 23:26:14重庆市两江新区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重庆401122
金融经济 2015年14期
关键词:会计法企业会计会计工作

张 妮(重庆市两江新区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重庆 401122)

一、国有企业会计监督现状及问题所在

会计监督职能伴随着会计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中国改革开放至今,经济产能与社会生活逐步与国际接轨,慢慢建立起了会计监督体系,会计监督也取得了长足发展,国有企业会计监督也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提升,但是当前会计监督制度仍存在许多问题。

1.企业内部制度不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失调,执行不得力。部分国有企业内部监督制度非常不健全,甚至有些企业根本没有内部牵制制度;部分单位虽已建立了相关规章制度,但是落实与考核情况很不理想,形同虚设,单位经济活动及会计工作本身均处于监督无力状态,致使大量违纪现象发生。如变更原始凭证,虚构经济内容,导致会计凭证失真,会计信息模糊,致使费用支出失控,提升了企业的潜在风险。

2.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职业道德观念有待加强,主要体现在: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较低;会计人员不能够严格执行会计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制度;做假账、编制假报表等现象屡见不鲜;会计人员工作水平低,不能辨别经济活动真伪,缺乏敏感性和分析能力,从而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反映的经济活动失真;观念陈旧,总停留在计划经济的传统模式上,不能适应现代企业制度下的经营思想,会计监督仅限于日常收支业务方面,还是搞事后监督,不重视事前、事中监督,致使企业的经营环境被破坏;会计人员缺乏工作热情,不能很好利用现代网络技术会计监督手段,以致会计信息失真。

3.单位领导法纪法规观念差。《会计法》规定,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的主要职责之一是依法实行会计监督,应鼓励和支持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和进行会计监督。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赋予单位充分的经营自主权,然而有些单位负责人无限扩大了这种自主权,一切以个人意志为转移,无视国家法纪,胆大妄为,我行我素。单位会计人员虽有监督职能,却无监督权力。单位负责人对来自会计人员的建议有的接受,有的则置之不理。

4.会计人员在企业中的地位不独立。《会计法》规定,国务院财政部管理全国的会计工作。但是现在的会计部门只管会计业务、制度建设工作,不管财会人事权。在这种管理体制下,会计人员的任免多数取决于单位领导的好恶,同时接受单位的行政领导和财政部门的业务指导。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的独立性、公正性职能受到制约,这就严重影响了会计人员坚持原则的积极性,会计人员还是要无条件地服从领导的意志,会计工作根本无法行使独立的监督职能,致使会计监督工作无法正常开展。

除此以外,社会监督效果不佳、政府监督职能划分不清楚,监督不力以及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等,也是当前会计监督缺失形成的主要原因。

二、关于强化国有企业会计监督的对策分析

1.强化会计人员的法制教育,提高认识

广泛、深入地开展学习、贯彻、执行《会计法》等财政法规的活动,增强各级领导干部和财会人员的守法意识!在观念上改变人们对会计监督的认识。会计人员应该认识到,他们是单位领导的助手和参谋;协助领导理好财、管好财,使经济活动合理化、合法化,这是会计人员的职责。同时,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强化责任制管理。要提高政治素质,忠于职守,坚持原则,把责任感、使命感落实到实际工作中;要有敬业精神,秉公办事,敢于同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作斗争;要积极参与企业重大经营决策,重视事前、事中的会计监督,保证企业监督的准确性。

2.强化后续教育,提高业务水平

会计人员应当不断学习,钻研业务,提高技能。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及时学习、理解国家颁布的各项财经制度。会计主管部门或单位领导应重视对会计人员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对会计人员从严考核,从严要求,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要禁止非专业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要持证上岗,保证会计工作的严肃性。

3.实行会计人员委派制度

“会计委派制”是政府部门以所有者身份凭借管理职能委派会计,代表政府监督国有或集体单位资产经营和财务会计情况的制度。这一制度的特点是由外派人员对企业实行会计监督。这种模式下,委派人员的人事任免、奖金发放不隶属于企业,会计人员处于相对独立的位置,摆脱企业个别负责人的制约,不再顾虑因坚持原则而受到各种打击报复,故能充分发挥会计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改变原有的依附局面,增强监督意识,对防止会计造假具有积极的作用。当然,委派制度的实行要依靠完善的法规制度来提供一个牢固的基础。

4.完善内部会计制度,强化内部会计监督

新《会计法》对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基本内容作出了原则性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项:首先,会计事项相关人员的职责权限应当明确。其次,重大经济业务事项的决策和执行程序应当明确。再就是,严格实施财产清查。最后,对会计资料实施内部审计。

《会计法》规定,单位内部实施会计监督,其实就是内部控制。企业应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健全各项监督措施,通过对货币资金和财产物资的控制,有效制止浪费,防止各种贪污和舞弊行为。通过对会计处理程序的控制,提高会计记录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领导必须提高认识,强化内部控制制度,大力培养可信赖的、称职的会计人员,减少错误和弊端的发生,达到监督和控制的目的。同时,强调会计人员和单位负责人的会计责任,强化内部监督管理。首先,明确业务处理权限和承担的责任,普通业务实施详细复核,重要业务必须实行双签制,禁止一个人独自处理业务。其次,事后监督可以在会计部门内设立一个具有相应职务的专业岗位,配备责任心强、具有很强工作能力的人,实施程序化、规范化管理,将监督的过程和结果定期反映给财务部门负责人。最后,成立一个直接由权威部门管理的审计委员会,通过监督审查企业的会计报表等,对会计部门实施内部控制;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系统,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效果。同时,企业应注意开发和引进先进的企业财务管理软件,逐步建立高质量的企业信息沟通系统,减少人为因素对内部控制效果的影响。

5.加强社会监督,注册会计师的社会监督作用须重视

企业的对外会计信息都要经过注册会计师的查验,取得鉴定意见后才算有效。而同时,对注册会计师也要加强管理。

首先,改变注册会计师业务收费管理办法,确保其独立自主的执业。为促使中国注册会计师更好地履行职责,保持应有的执业行为规范,保证执业质量,在公众中树立起良好的职业形象,注册会计师在执行业务时必须恪守独立、客观、公正、廉洁的原则。注册会计师对业务的承接、执行和报告的形成与提交,均应依法执行,不依附于其他机构和组织,也不受其干扰和影响。为了保持独立性,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费用应该由财政部门统一收费,统一支付,以确保会计信息质量。

其次,加强对会计师事务所社会监督工作的再监督。从目前会计师事务所工作质量上看实施再监督很有必要。会计师事务所的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其队伍知识结构不尽合理、向委托单位收费存在的不公平竞争等情况下,会计师事务所社会监督工作质量很难保证,在办理业务的公正性、合法性方面出现的问题也在所难免,仅凭注册会计师协会进行监督、管理还远远不够,除专员办等监督机构每年进行一次信息质量抽查外,还需加大日常监督力度,从而保证会计师事务所公正地履行社会经济监督职能。

6.财政部门监督应明确责任、合理分工

《会计法》规定财政部门实施会计监督的主要内容包括:监督各单位是否依法设置账簿;监督各单位的会计资料是否真实、完整;监督各单位的会计核算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监督各单位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是否具备从业资格。财政部门以国有资产代表者的身份,要有选择地向部分国有企业委派会计责任人,通过会计责任人对国有企业的财务会计活动实行有效的控制和监督;以社会经济管理者的身份委托注册会计师审计企业的会计报表,财政部门保留对各企业会计报表质量和注册会计师审计报告质量进行再监督的权利;财政部门要配合税务机关监督企业纳税义务人的依法纳税情况;同时要对企业会计从业人员资格进行有效监管。在对会计工作的国家监督中,除财政部门的普遍性监督外,其他政府部门如税务、人民银行、证券监管等部门也按照法律、行政法规的授权和部门的职责分工,对各单位实施监督检查,主要是监督各单位会计资料所反映出来的经济行为是否违规违法。在监督中,国家行政监督部门必须从转变思想观念、转变工作职能、讲究工作方法、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执法队伍素质等方面下功夫,注重自身形象,坚持依法监督。

[1]周艳丽.强化我国国有企业会计监督的对策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2009(04).

[2]王淑慧.关于完善国有企业会计监督机制的几点思考[J].审计理论与实践.2002(10).

[3]索俊颖.企业会计监督的现状及应采取的对策[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04).

[4]吴佩玲,刘鹏.关于加强企业会计监督的思考[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3).

[5]王心琳,刘作江.我国国有企业会计监督体系的构建问题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05).

猜你喜欢
会计法企业会计会计工作
市场经济环境下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策略
强化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有效途径
企业会计内部控制中存在的不足及改进对策
谈当前高校会计工作的加强和改进
现代企业会计的内部控制策略探讨
消费导刊(2018年10期)2018-08-20 02:57:02
试论企业会计造假的防范与治理
消费导刊(2018年8期)2018-05-25 13:20:09
《会计法》修订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
会计工作现状研究
浅谈新会计法实施后企业内部审计建设
时代变迁呼唤会计法治变革
新会计(2015年5期)2015-06-23 05:5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