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器及PLC控制技术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探索

2015-01-01 09:04:07安徽工程技术学校
大陆桥视野 2015年24期
关键词:理实电器控制技术

胡 菲/安徽工程技术学校

电器及PLC控制技术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探索

胡 菲/安徽工程技术学校

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创新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相互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对电器及PLC控制技术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的探索,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具体作品为例,阐述了中职学学电器及PLC控制技术运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的可行性。

电器及PLC控制技术;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

现在很多的职业学校课堂教学,大多数专业课还是把理论教学和实习操作分开进行,而这种做法对于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来讲,专业教师不好教,学生无心学。为了扭转这一被动局面,我在电器及PLC控制技术教学过程中运用了单独项目的教学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传统职业教育教学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一是灌输式教学。中职学生文化知识基础普遍较差,学习缺乏想象力,要掌握电器及PLC控制技术所遇到的困难是可想而知的。灌输式教学从头讲到尾,照搬书本。即使使用多媒体教学,也只是把原先写在黑板上的内容搬上了屏幕,教学手段虽有变化,但教学内容和效果并没有本质变化。

二是理论与实习操作分离,不重视专业训练。上理论课时,学生对教师讲授的知识只是死记硬背,学生普遍感到似懂非懂、难学易忘。对于专业实习操作课,学生虽感兴趣,但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已遗忘甚多,往往只限于模仿性的操作训练,而无法触类旁通,自然也就无法形成系统的操作技能。由于理论和实习操作相脱节,学生对机电专业的学习兴趣得不到激发,学习积极性难以调动,学习专业技术的方法和能力很难得到有效培养。

三是理论课教学安排时间跨度大。学生对理论的认识是断续、分散的,整体认识不清楚、理解不透彻,学习难度加大。

四是专业技术理论教学和实习操作教学分段实施。理论教师与实习操作指导教师各负其责,造成了相互脱节,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难以形成有机结合。教学过程中往往出现“各自为战”和“相互推诿”的现象,专业教材之间的内在联系得不到协调,教学内容没办法合理统筹。以专业理论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容易产生偏重理论教学而轻实习操作的不良倾向,教师很难完成机电专业电器及PLC控制技术编程的教学任务,也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

二、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的具体做法

针对中职学校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实际问题,我在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电器及PLC控制技术教学过程中进行了“理实一体化教学法”的教学探索。具体做法是:

一是以国家中等职业教育规划教材为蓝本,分项目实施教学。在机电专业教学大纲的指导下,将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电器及PLC控制技术教材根据学校具体的实习实训设备情况,划分为电工基础,电力拖动引入,可编程控制器的认识,“启、停、反”的可编程控制的认识训练,PLC控制技术的逻辑编程技术等五个部分,把电工基础知识融入到电力拖动技术中,电力拖动技术为可编程控制服务,遵循这样的教学思路来安排教学内容。让学生多次训练“启、停、反”的直接控制,甚至教师可以有意识让学生接错一条控制线,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最后让学生自己来修改,通过修改过程引入PLC控制技术的可编程控制,让学生进行对比,再多次训练“启、停、反”的逻辑控制程序,使学生在操作过程中认识可编程控制的优点,从而实现由直接控制向逻辑控制的过渡。学生的主要学习场所就在实训室,各阶段的教学内容是实训穿插相关理论,讲完相关理论后,学生可以马上根据教师所讲进行模拟训练,以达到强化理论的效果。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大量运用实物、教具、多媒体等手段,达到理论与实习操作相结合的教学,从而实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检验理论的目的。

二是直管演示分组实施。针对中职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学生知识基础较差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利用实际简单电路进行直观演示,将电机用实物模型展现在学生面前,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缩短认识过程。同时,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分组动手按电力拖动的要求接线,实现对电动机的直接控制,将书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理解,加深记忆,学习效率得到明显提高。

三是在理实一体化教学中形成概念提高效率。在理实一体化教学中不要求学生掌握繁琐的理论,学生通过电力拖动的实习操作很快就能建立一个清晰、直观的概念,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教师讲授时可从电力拖动知识需要引入课题,明确电动机启动的工作条件,使学生很快理解电动机的正转与反转,还可以用多媒体和实物进行演示,在学生进一步理解控制和被控制之间的关系后,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立刻进行动手操作,从而加深认识。这样,相对所需课时缩短了,可安排学生进行实习操作练习,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

四是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中职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电器及PLC控制技术教学运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它要求专业教师除了必须具备相关专业系统的理论知识外,还必须具备高级电工维修技能以上的操作水平,才能在授课过程中进行规范、准确的操作演示和指导学生进行实习操作。

三、教学效果

通过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具体运用,一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提高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三是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他们继续学习专业课起到了很好的激励作用,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了良好基础。

四、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启示和体会

几年来,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探索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生动而不呆板,既容易理解,又记得牢固。在实践中我有如下几点体会:

一是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可以使技能操作训练与相关专业理论紧密衔接,实现了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同步提高。

二是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理论教学和操作训练的有机结合,使学生有较多机会将专业理论知识与实际反复对照理解。由于这种教学方法运用了感知记忆、理解记忆、运动记忆等记忆方法,所以学生容易在大脑中较快地形成总体结构的全方位表象,技能形成较快。

三是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反复交叉进行,内容不断更新,学生有新鲜感。理论指导下的技能训练,使学生感觉学到了实在的本领,自信心增强,技能形成进程加快。

四是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增加了师生的直接接触,教师能比较直观地了解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操作能力的程度,有利于切合实际地对学生加以指导,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1]高勤.电器及PLC控制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田明,等.触摸式可编程终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理实电器控制技术
家中电器要“焕”新 这波惠民操作别错过
奥田电器
中国品牌(2019年10期)2019-10-15 05:56:42
对工程建设中的机械自动化控制技术探讨
基于BTN8962TA的PVG32比例阀控制技术
电子制作(2019年7期)2019-04-25 13:16:50
电器创新设计两则
电子制作(2018年17期)2018-09-28 01:56:56
“电气控制与PLC”理实一体化课程研究
电子制作(2018年10期)2018-08-04 03:24:40
景观照明联动控制技术的展望
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技术与教育(2014年1期)2014-04-18 12:39:08
改进重复控制技术在光伏并网逆变器中的应用
电测与仪表(2014年1期)2014-04-04 12:00:32
“PLC应用”课程理实一体化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