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 杰/甘肃政法学院人文学院
从餐饮文化看中西文化的差异
安 杰/甘肃政法学院人文学院
由于发展环境与历史演进过程的区别性特点,使得当前中西方文化存在许多明显的差异,尤其在餐饮文化上的差异较为显著,从饮食习惯、烹饪方式、饮食器具、餐桌礼仪等多个方面都有所不同,对中西文化中餐饮文化的差异性展开分析与探讨,有助于我们更好的了解西方文化,并能够在文化交流与接触中减少文化冲突,对于促进不同文化间的和谐交流与共同发展,具有十分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餐饮文化;中西文化;差异
餐饮文化能够很大程度上体现出一个民族、地区或国家的文化特征,餐饮文化并不仅仅停留于口腹之欲的层面,其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也是极为深厚的,对餐饮文化进行挖掘对于比较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与联系,正确对待异国文化,具有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是连通不同文化交流渠道的重要途径。本文将从餐饮文化角度着手,以我国与西方主流国家的餐饮文化要素为例,对中西文化的差异展开分析与探讨。
(一)中餐重味道,西餐重效率
从传统饮食观念来看,中餐对于味道始终有着执着的追求,如为了煲出一锅好烫,中餐厨师可能会耗费十几个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对于调味的元素也相对较为考究,许多菜品的调味可能需要几十味天然调味料,其中不乏珍贵的药材等,甚至有时一味辅料就要用大量的时间来调制味道,总之不能达到满意的味道往往不会罢休,而味道精美的菜肴也能够给人以特别的满足感。西餐多数较为注重效率,饮食上更加理性,追求饮食的作用与必要性,在保障基本口味的同时,以节省时间和最快达到饱腹的效果为目的,西餐中耗时过长的菜品少之又少,尽管法餐或意大利餐的制作与用餐过程也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但结合日常餐饮习惯来看,仍旧以省时方便的食物为主,这与西方文化中普遍存在的效率观念有很大关联。
(二)中餐注重精美,西餐注重均衡
从古至今中餐历来注重色、香、味、形几个元素,而在许多时候还要再加入一个“意”字,总的来说,食物已经不仅仅只具有食用价值,更加增添了丰富的审美价值,甚至带有了一定的寓意,既要调动人的生理感官,又要激发思维的想象,以求菜品给人以精美的享受,对于精美的追求已经成为了中国文化内涵的一种体现。西餐对于营养搭配与饮食均衡的重视程度要远高于中餐,西餐尽管肉类食品较多,但对于饮食营养的均衡摄入十分注重,中餐许多制作方式确实忽视了饮食健康的问题,西方人通过对食物营养成分的分析,甚至量化,从营养学的角度来进行饮食的搭配,饮食更具均衡性,从中也能够体现出西方文化中理性的一面。
(一)烹饪方法的差异
从烹饪方法角度来看,中餐的烹饪方法十分丰富,仅常用方法就有煎、炒、溜、炸、蒸、煮、涮、炖、焖等等,并且每一种烹饪方法都有着各自不同的讲究。在食材烹饪时为了保证色泽与形意,通常都会将两种或以上的食材共同进行烹饪,其中荤素搭配的制作方式较多,不同刀工下产生的食材形状也能够使得其在烹饪中产生不同的效果,所形成的菜肴也各具特色。西餐菜肴中大都以单一菜品为主,一般很少将两种主要食材共同进行烹饪,从烹饪方法上来看,则多以煮、煎、烤、炸或生食为主,烹饪方式较为单一,食物搭配大多是在用餐时在自己的餐盘中进行,调味料往往依据个人喜好随意添加,具有一定的自由性。
(二)菜肴取名的差异
中餐对于菜肴的取名往往较为重视,许多传统菜肴的取名都带有一定的典故,从名字中可以体会到中国文化的内涵,如较为知名的“东坡肉”、“四喜丸子”、“叫花鸡”、“佛跳墙”等都有着相关的民间传说与历史典故,同时单从名字也难以完全判断出所选的食材及烹饪方式。而西餐取名则更加直接简单,从名字中能够很容易看出制作食材甚至是制作的方法,如培根意大利面、法式鹅肝酱、奶油蘑菇浓汤、香煎牛扒等,显得更为直接,并且许多菜品的名称会根据制作中的变化而调整,有着不拘一格的特点,这也体现了西方文化直接、自由的特点。
(一)时间与座次的安排
在一般正式宴请过程中,中国人赴宴的时间相对较为随意,很多时候为留给主人更多准备时间,可以晚到一段时间,有时会超过半小时,如与主人关系较密切的情况,也会早到一段时间与主人聊天。西餐正式宴请时则更注重准时,这与西方人较强的时间观念有关,通常赴宴时间与约定时间不会相差超过十分钟。在座次安排上,中国人有着南上北下的尊卑观念,并且传统文化中男女地位也有一定的差异,因此,座次排位以主人正南,按客人尊贵程度依次排列,女宾通常在男宾座位的下一等级落座,而传统的孝文化也要求将老者排在尊贵的位置。西方人在就餐座次上则有着右上左下的观点,同时秉持男女平等、女士优先的传统观念,座次安排中主人的右侧为主宾,按照尊贵程度依次排列,并且会更尊重女性,男女宾客会交叉安排座次,着重体现平等。
(二)用餐氛围的差异
就餐氛围方面体现出的中西文化差异,中国人餐桌上的闹与西方餐桌上的静是中西餐桌礼仪最根本的差异。中国人把饮食看作人生最大的乐事,讲究大排场、极尽热闹令人惊叹。在餐桌上,中国人往往是高谈阔论,主宾之间相互布菜、或敬酒或劝酒,尽享美味佳肴,人们认为只有如此才能展示主人的诚恳与热情,食客们在餐桌上的表现反映出他们内心的欢快程度。而西方人正好相反,主宾们一开始进餐就专心地静静地切割,食用自己盘中的食物。而且喝汤时不能出声,如果是热汤,也不能用嘴吹,要等到其稍凉后再食用。进餐时要闭着嘴进行咀嚼,不能咂嘴或者舔嘴唇。用餐的过程中,可以同自己身边的客人交谈,但是不能只和熟人聊,如果自己左右的客人不熟悉,可以先进行自我介绍,但其他客人交谈时不能随意插话。在交谈时要保持一定的音量,只要对方能听到即可。在咀嚼食物的时候不应说话,要等到把食物咽下后再与人说话,或者回答别人的问题。
中西方餐饮文化各有特点,这些特点体现出了中西方文化方面的差异。我们在对待不同文化时,应保持客观、尊重、宽容的态度,并且要学会观察不同文化中有价值有意义的成分与元素,每一种文化中都包含有精华与糟粕的共存,在不同文化的基础之上,我们应主动汲取不同文化中的精华成分,学习其优秀的元素,弥补自身文化中的不足,从而实现世界文化的和而不同、和谐发展与共同繁荣。
[1]白雪.中西文化比较之英美咖啡文化与茶文化[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2).
[2] 陈荫. 跨文化视角下的中西饮食对比研究[J]. 文学界(理论版). 2011(03).
[3] 呼媛媛,屈彩娥. 中西餐饮文化对比研究[J]. 现代企业教育2014年24期.
[4]宛梦君.从餐桌上的文化冲突看中西文化差异[J].现代交际.2011(09).
[5] 魏婧. 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J]. 旅游纵览(下半月). 2013(05).
[6] 尹亚辉. 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比较分析[J]. 焦作大学学报. 2013(03).
[7] 赵阳,刘淑梅. 从跨文化视角分析中西方“食”文化特点[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