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晶晶,彭媛媛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需依托“一带一路”战略和自贸区政策
万晶晶,彭媛媛
“一带一路”战略和自贸区政策是国家战略布局的大格局安排,将给贸易、港口、航运、金融等带来巨大影响。“一带一路”战略带来货运吞吐量的增加和港口运营的新变化,自贸区政策带来了金融、航运政策的革新,其共同给航运建设带来了莫大的发展机遇。面对如此大的发展格局,对于致力于建立国际航运中心的上海而言,必须抓住“一带一路”战略带来的港口发展机遇,同时发挥上海自贸区政策优势,开拓视野,实现跨越。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航运强国;“一带一路”;自贸区
我国正处于海运大国向海运强国迈进的战略机遇期,要切实增强海运强国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化海运业改革,推进海运业转型升级,建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海运体系,为建设海运强国奠定坚实基础。面对当前的战略机遇期,上海要依托“一带一路”战略并抓住自贸区政策优势,加快航运服务业升级,提升服务能级,探索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际发展制度和运作模式。
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经过多年的努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距离国际公认的国际航运中心仍具有较大的差距。新常态战略下的中国经济进入一个高效率、低成本、可持续的中高速增长新阶段。在此形式下,中国经济结构将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将成为产业主体,服务业比重将持续上升。航运作为国家经济的重要产业,在新阶段推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仍面临着一些不可忽视、亟待解决的问题。
金融机构网络覆盖面及服务币种跟不上国际航运发展的步伐。上海是全球金融多元化城市,但金融机构的网络覆盖面上跟不上航运企业全球化发展的步伐,提供的服务币种也难以适应国际航运多币种的特点。
中国的高端航运服务业仍有待发展。上海航运中心形成了以保障船舶客货运运输正常运转为目标、劳动密集型的航运基础服务产业,但在吞吐量迅速增长、到港船舶密度和大型化水平显著提高以及上海作为世界吞吐量和集装箱第一规模的背景下,航运基础服务业发展水平不高,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国际采购、国际转口贸易等缺乏竞争力。此外,上海航运的高端服务业发展滞后,在航运指数期货、运费远期合约和运费期权等航运价格衍生品方面还是空白。
集疏运体系不完善。集疏运体系存在的问题,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自始至今一直存在但尚未解决的问题。优化现代航运集疏运体系,实现多种方式一体化发展,是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目标。上海航运的集疏运体系不完善主要表现在结构不均衡和发展模式不持续。体现在水水中转比重偏低,其基础设施不完善。上海航运的交通模式仍以公路运输为主,给公路运输带来了超大负荷的运能,不仅给集疏运体系的交通运输带来了燃料消耗的增长,而且其燃料燃烧带来的碳排放量增长也不容小觑。
航运软实力建设不成熟。首先是人才。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紧缺各专业人才,尤其是航运人才。其次是各类功能型机构。包括航运数据库的建设和航运运价指数体系的完善。最后是城市整体环境。上海城市的整体生活在居住、文化、教育和交通等环境与发达的国际港口城市存在差距,商业和经济政策环境与其他航运中心城市也存在差距,吸引国际海运组织搬迁、组建新的地区性国际组织需要付出长时间的艰苦努力。
服务长江经济带方面有所欠缺。因体制机制、基础建设等方面的原因,上海与长江经济带尚未形成联动发展格局,上海航运业对长江流域的辐射范围较狭隘。
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仍然面临着很多问题,但是在新时期新阶段,“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和自贸区政策的颁布对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增加货运量、促进港口发展、降低成本、改变航运软环境和提升航运服务能级等方面提供了难得发展机遇。
(一)“一带一路”战略对航运发展的促进作用
“一带一路”沿线大多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涵盖中亚、南亚、西亚、东南亚和中东欧等国家和地区。总人口约44亿,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分别约占全球的63%和29%。“一带一路”战略致力于通过基础设施的完善带动经济和贸易的发展。
“一带一路”将有效推动货运量和贸易额的增长。“一带一路”战略将依托沿线基础设施的互通互联,对沿线贸易和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将加快推进公路、铁路、民航、海运等多种运输方式的互联互通,吞吐量将明显提升。上海作为国际航运中心的衡量标准之一就是吞吐量,“一带一路”带来的货运量和贸易额的增加将有效提高上海航运中心的吞吐量。
“一带一路”战略促使沿海港口的扩张。在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在“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下,中国港口的投资建设开始新一轮热潮。去年11月份,《关于申请核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区四期工程项目的请示》获得批复。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必不可少的核心要素就是深水港建设,整个洋山深水港项目是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核心工程,洋山深水港区的全面建设将加速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步伐。
“一带一路”战略将加快沿线港口运营合作。中国越来越多地参与海外港口项目建设,除了向巴基斯坦、斯里兰卡等国家提供援助建设港口码头外,还包括承建海外港口项目、获取海外港口经营权等参与方式,加快了沿线港口合作。
(二)自贸区政策给航运建设带来的发展机遇
给上海带来运量的增加及中转成本的降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允许非五星旗船在国内沿海港和上海港之间的沿海捎带业务。此项政策以上海港为中转港,相关船舶货物的中转不必再到韩国釜山港等港口中转,不仅可以降低中转成本,带来价格上的优势,也可以给上海港带来运量的增加。
发展航运金融有利于航运中心软环境改变,集聚更多的航运要素。《方案》提出的发展航运金融等方面的政策可以集聚更多的航运要素,使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内涵更加丰富,也对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具有很大的提升作用。
发挥外高桥港、洋山深水港、浦东空港国际枢纽港的联动作用,能提升国际航运服务能级。《方案》提出发挥三港联动作用,探索形成具有竞争力的航运发展制度和运作模式,将对提升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有很大的帮助。
在此背景下,上海应充分利用“一带一路”和自贸区政策带来的机遇,主动对接长江经济带建设和“海运强国”等国家战略,夯实港航物流服务基础,提升现代航运服务水平。
(一)依托“一带一路”战略
第一,调整优化集疏运结构。“一带一路”战略带动港口投资建设,推进洋山深水港区四期工程建设,加快E航海示范区建设,推动跨航空公司的通程联运业务合作。力争洋山深水港区四期工程项目完成核准程序;继续推进赵家沟东段、长湖申线、平申线等航道整治工程建设,完善高等级内河航道网络;开展洋山港能见度不良天气条件下大型集装箱船舶进出港的方案研究和实船试验。
第二,推进铁路港口建设,促进海陆联运发展。海陆联运枢纽能促进“一带”与“一路”的融合,适应新常态经济形势下高效率、低成本和可持续理念的要求。发挥长江黄金水道优势,发展长三角内河水运,建设海陆联运枢纽,降低公路运输比重,鼓励江海联运、海铁联运等。
第三,继续实施上海港“长江战略”,服务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辐射整个长江区域,在此战略下,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协助推进长江口航道疏浚,加快内河高等级航道建设;着力推动沿江省市物流和信息服务联动,继续实施上海港“长江战略”,以资本、技术、信息为纽带促进沿江港口物流资源整合,带动长江中游和上游的武汉、重庆航运中心建设,着力提高航运服务业辐射长江流域能级。
(二)充分发挥自贸区政策
第一,建设上海航运和金融产业基地,吸引船舶管理、融资租赁和航运保险等市场主体的入驻,促进航运和金融的深度融合。制定有利的国际航运经济政策,吸引航运要素集聚上海,先行先试船舶融资、企业所得税和海员所得税政策,鼓励和吸引海运企业与大型金融机构在开展海运融资、海运保险服务模式方面的探索,吸引大型海运企业运营中心回归国内。
第二,加速航运领域改革创新,发展航运指数衍生品交易业务,促进航运高端服务业的发展。《方案》明确指出,加快发展航运运价指数衍生品交易业务,加速航运改革创新。做好航运领域新一轮负面清单修订,探索建立场外航运衍生品交易平台。大力推进技术和管理创新,适时提升码头自动化水平,树立亚洲绿色港口和作业效率技术典范。
第三,完善航运服务体系功能,促进航运高端服务业发展。推动航运服务功能区域建设,吸引亚洲船东协会联合会常设秘书处、国际大物流企业、大型海运企业亚洲分部等航运服务机构落户上海。推进航运保险电子发票上海试点工作,推动建设上海国际邮轮物资供应中心。
第四,打造航运服务“软实力”。加快培养一批高层次的航运人才,探索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航运人才培育体系;加快中国航运数据库开发和录入以及不断完善航运运价指数体系;加快建设国际港口宜居城市,促进中国国际航运要素回归国内。
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是中国一直追求并竭力前行的方向,它反映的是中国人的航运大国梦和航运强国梦。新阶段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应抓住“一带一路”战略和自贸区政策的新优势,依托我国不断上升的综合国力,不断发挥需求第一大国、运力第一大国和产业链完整的要素优势,努力把上海港从“吨位大港”变为“价值大港”,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奠定基石。
[1]戴东生.“一带一路”海陆联运枢纽发展研究—以宁波为例[J].城市观察,2014,(06):30-36.
[2]曾群华,徐长乐,胡玲玲.长江经济带物流产业合作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联动发展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1,(04):5-7.
[3]袁象.上海自贸区为我国航运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J].交通企业管理,2013(12):7-9.
[4]张颖杰.自贸区对上海航运中心建设的影响研究[J].商业银行经营管理,2014,(02):33-37.
[5]申现杰,肖金成.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形势与我国“一带一路”合作战略[J].宏观经济研究,2014,(11):30-38.
万晶晶,女,江苏淮安人,上海海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交通运输、现代物流、企业管理;
彭媛媛,女,江苏盐城人,上海海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供应链与物流管理。
F270
A
1008-4428(2015)08-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