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惟杉
“一方面,在新常态下,经济增速放缓,对我们来讲是一个挑战,因为企业的销售与成本都受到大的经济形势的影响。但另一方面,我们所属的行业属于低碳节能行业,在政府越来越重视节能环保的背景下,我们看到了更多的机会。”
在被问到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将给企业的发展带来哪些影响时,参加第十四届中国经济论坛的丹佛斯中國区副总裁车巍做出了上述表示。
作为丹麦最大的跨国工业制造公司之一,丹佛斯进入中国市场已经有18年的时间,车巍除希望将中国市场打造为丹佛斯的“第二家乡市场”外,还希望将经济发展与能耗、碳排放完全脱钩的丹麦模式引入中国,而在他看来,企业创新是丹麦模式得以形成的关键因素。车巍表示,有时候在细节上的创新会带来巨大的节能减排效应,据其介绍,一款由丹佛斯创始人发明的温控阀在全球的销量已经累计达到4亿多,而其每年节约下来的燃油,用油罐车装可以从莫斯科排到北京。
车巍表示,丹佛斯在中国的研发会“更接地气”,目前丹佛斯在中国关注的重点可以用“一冷一热”来概括,即冷链以及区域供热系统的建设。在食品安全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据车巍介绍,其实从田间到餐桌食品都需要处于必需的低温环境下,而这就需要冷链的覆盖。中国冷链的覆盖率在20%至30%之间,而在很多西方国家,这一数字可以达到90%,甚至是100%。车巍向记者表示,未来丹佛斯会在增加中国冷链覆盖率这一点上觅得很多商机。此外,车巍认为丹麦经验中最值得在中国推广的是区域供热中的零碳技术与理念,而丹佛斯已经在中国展开了相应的试验。
车巍向记者介绍,丹佛斯在鞍山尝试用鞍钢的余热给城市供热,项目完成以后,可以覆盖整个城市50%~60%的面积,大概5000多万平米。而这个项目从技术上来说完全根据哥本哈根供热系统进行设计,由于没有大的工业,哥本哈根40%的能源来自于垃圾焚烧。鞍山主要是用鞍钢的余热,这为城市减少了污染,给钢铁厂增加了竞争力,而且给城市降低了能耗。这个项目完成以后,每年可以减低碳排放量200万吨,减少烧煤120万吨。而在鞍山之外,相似的低碳试验还发生在河北保定与浙江海盐。
除去技术层面的创新,商业模式的创新也至关重要,车巍坦言,目前在中国推行低碳理念的一个现实障碍便是资金问题,在供热领域,丹佛斯正在尝试合同能源管理(即以减少的能源费用来支付节能项目全部成本的节能业务方式)等商业模式,同时车巍透露,丹佛斯现在也在跟一些国际机构进行探讨,比如正在与世界银行探讨一些合作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