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2014-12-31 18:34申晓静
理科考试研究·高中 2014年12期
关键词:落点物体运动

申晓静

高中物理的学习中,学生在表面和内在、感性和理性、经验和概念的相互渗透和融合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思维误区,从而产生质疑、提出问题,这是学生的主动构建发挥的积极作用,是造就创新人才的关键之一.学生的学习不是简单的知识复制,而要树立学生科学的批判精神,在与自己思维的冲突点进行大胆质疑,从事物的深层本质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养成良好的反思意识和习惯;并利用自己的能力进行评价辨析,最终突破自己的思维困区,实现质的飞跃.

一、创设情境,诱导发现问题

兴趣是学生建立问题的基础,也是产生问题意识的原动力.教师通过设置一些情景,让学生对物理事物或现象产生兴趣,从而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思维来解释原理,而一些物理事物和现象又会产生与学生思维上的矛盾,这恰恰就是问题的形成点,促进有价值问题的自然生成.例如学习“万有引力”时,学生对牛顿的苹果下落问题已经非常熟悉,都知道这是地球引力的作用.教师可以以问题带动问题,首先向学生发问:地球引力吸引了苹果,那苹果有没有吸引地球呢?学生在思考、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在理解了两个物体间相互吸引的时候,就会产生新的疑问:任何物体之间都有引力,那么地球和月球之间的力是不是同一种力,为什么没有把月球吸引到地球表面上来?这个问题的提出立刻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很是期待.教师就可以顺势而导,提出万有引力的概念来解释;这时学生仍然对万有引力很陌生,就建立了更深层的问题:万有引力的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用什么公式来表示?有了这样的问题,学生在思考、探究的过程中就有了方向,明确了这节课的重点内容.在情境的建立中,教师既要有准备又要灵活,能够时时的吸引学生的兴趣,建立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到学习中来,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学习.

二、激励质疑,善于建立问题

学生的思考深度不同,提出的问题也各有千秋.教师要给予适当的评价,激励学生的发现,给予学生一定的肯定,使学生体验质疑的乐趣,增加提问的热情.同时引导学生如何将知识和现象联系在一起,提出更有利于揭示真相的问题,从而获得一定的提出问题的能力.例如学习有关“改变内能的方法”时,先让学生观看“压缩引火”的物理实验,筒内的火花点燃了学生的热情,纷纷的提出“为什么会有火花”的问题,学生会结合化学上所讲的“燃烧的条件”来企图解释这种现象,从而了解到这是因为筒内的温度升高而引起棉花燃烧.这时学生不仅会问:为什么筒内的温度会升高?教师可以利用问题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温度升高说明了什么?学生就会想到用内能的改变来解释,在思考的过程中,学生又会想到“为什么内能会升高?”的问题,教师这时就可以重复实验当中压缩的动作,学生在观察老师的动作中领会到了改变内能的方法,使得学生接受起来贴切、自然.学生的质疑促进了课堂的生成,教师要能够适时的引导学生的生成,利用问题来带动学生的思维,明确思考探究的方向,在学生的质疑中一步步的接近真理.教师通过带动学生的质疑,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推动课堂的精彩生成.

三、深入本质,揭露中心问题

学生对教学中的重难点,天生的拥有一种战胜欲.教师要保护学生的这份热情,就需激励学生向更深层的发问,探究更能突出重难点的问题.教师要很好的结合学生的问题将本质简单、清晰的展示出来,使学生能够依据问题自己提出“破开云雾见青天”的问题.例如学习有关“平抛运动”时,教师可以随意的水平抛出一个物体,让学生描述其中的运动轨迹,学生觉得这个轨迹很随意,有的落点远、有的落点近,没有一定的规律性.教师先行提出问题:为什么会有落点远近之分?学生很容易想到是由于力度不同引起的,学生就会针对力度提出问题:为什么力度大落点远、力度小落点近呢?它改变了物体的什么?教师可以让学生拿橡皮做演示,在学生不断的动手实验中,发现了力度的大小引起了物体出手时速度的大小,从而引起落点远近的区别.学生知道了水平的运动后,又提出了新的问题:物体由于受到重力,会落下来,那么在时间和水平位移上有什么关系呢?问题的出现使学生的思考有了方向,将速度从水平和垂直两个方面考虑,下落过程中可以求出时间,水平过程中可以求出位移,顺畅的理解了整个平抛运动的过程.通过问题的指引,学生逐步的结合已有的知识对平抛运动进行了探究,将复杂的运动分解为熟悉的水平匀速和垂直下落,使平抛运动的本质清晰的展示在学生面前,加深了学生的理解和运用.

四、评价辨析,挖掘提问潜力

任何问题的提出都有其合理性,其原因是学生的认知不同.教师要适时的评价学生的问题生成,有效的整合学生的问题,利用辨析的思维帮助学生为自己的问题找到答案.同时激励学生提出问题的信心,以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的学习态度,在不断的坚持中挖掘学生对物理的敏感,使提出的问题更有价值.例如学习有关“受力分析”时,这是力学中的一个难点,特别是其中对静摩擦力方向的分析,学生都知道摩擦力的方向与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的,然而在做题时却错误很多,有的学生面对这样的问题都没有了信心,甚至放弃了.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出问题,点出自己的疑惑:为什么与我判断的不一致?激励学生敢于面对自己的疑惑,通过学生的思考,会发现在运动趋势上出现了分歧,学生就会更进一步地深入提问:物体的运动趋势应该怎样正确的来判断?学生有了这样的探究欲望,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的积极思考,让学生通过假设、平衡等方法来进行分析和判断,使学生明确了难点问题的关键,做题时就会格外注意,增强了学生对问题解决的信心.可见,教师要能够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辨析,不断地鼓励学生进行更深层的思考,从而一步步的将问题解决掉.同时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问题提出的关键,使问题的提出更接近本质,挖掘学生对价值问题提出的潜质和能力.

可见,对学生提出有价值问题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使学生能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利用问题层层推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建立好问、多问、深问的思维品质,不断的激发更深层、更有价值的问题形成,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只有学生在面对自身提出的问题时,才会更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逐步的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实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能力的提高.endprint

猜你喜欢
落点物体运动
关注有效落点 优化交往策略——小学英语课堂师生交往策略
不正经运动范
揭开物体沉浮的秘密
为什么同一物体在世界各地重量不一样?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
“力”常考易错点扫描
悬浮的鸡蛋
心的落点
心的落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