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的网络调查与分析

2014-12-31 19:10郑杨马家伟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4年10期
关键词:学科馆员学科服务东北地区

郑杨 马家伟

关键词:学科馆员;学科服务;高校图书馆;东北地区

摘 要:文章以东北地区的115所本科院校为调查对象,调查及分析了该区域高校图书馆利用网络平台实施学科馆员服务的现状,并对更好地开展学科馆员服务进行了思考。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14)10-0059-03

收稿日期:2014-09-11

作者简介:郑 杨(1983-),沈阳药科大学图书馆馆员;马家伟(1967-),沈阳药科大学图书馆研究馆员,流通部主任。 学科馆员服务是国际图书馆界比较认可的一种先进的办馆理念和全新服务模式。建立学科馆员制度,开展学科服务,是图书馆适应新的服务需求深化服务变革提高服务水平的一项新举措[1]。学科馆员服务是在20世纪末由清华大学图书馆率先建立的,本世纪初在全国真正展开。随着网络技术和数字资源的飞速发展,学科馆员服务的作用优势凸现,文章利用网络平台,以东北地区普通本科高校图书馆为对象,调查学科馆员服务的开展情况及现分布的特点,以进一步研究东北地区切实可行的服务模式。

1 调查方法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提供的《教育部批准的高校学校名单、新批准的学校名单》(截至2013年6月21日)中筛选出东北地区本科院校,共115所(辽宁省50所、吉林省30所、黑龙江省35所),作为调查对象[2]。采用百度直接搜索,输入各高校图书馆名称,进入各高校图书馆主页进行调查,统计数据截止日期为2013年12月20日。

2 调查结果及分析

2.1 整体情况

笔者对东北地区115所高校图书馆主页逐一浏览,结果显示:其中有21所图书馆主页无法打开或无主页,能打开主页无学科馆员描述的有72所,仅有22所图书馆主页上有学科馆员网页,占东北地区高校的19.1%(见图1)。

东北地区高校很多,调查显示,开展学科馆员制度的高校图书馆分布情况为:辽宁省7所,吉林省11所,黑龙江省4所(见图2)。

图1 东北地区高校图书馆网站整体情况图2 具有学科馆员网页的东北地区高校分布情况通过浏览网页发现,“211工程”院校学科馆员制度建设和开展的情况优于一般院校,达到45.4%,如东北大学建立了专门的学科馆员栏目,而其他10所院校中只有4所具有学科馆员服务信息。

2.2 学科馆员网页的信息

调查显示,主页上有学科馆员服务的高校图书馆共计22所,其中1所的网页正在建设中,只有框架,没有实际内容。故以下统计按实际开展工作的21所高校进行。

2.2.1 学科馆员的信息展示。从网页提供信息的全面性来看,21所高校都提供了学科馆员的姓名及联系方式,95.2%明确了负责的院系,61.9%写明了岗位职责(见图3);对于学科馆员的归属部门而言,33%的高校成立了学科馆员服务组,5%由各学院主管,10%由信息咨询部管理,由其他部门管理的有11所(占52%),详情见图4。

2.2.2 学科馆员岗位职责。学科馆员网页罗列基本信息情况整体较好,包含全学科馆员名单及联系方式,且大多数高校的学科馆员与学院对口责任制,并明确了岗位职责。但学科馆员归属性不太乐观,只有少数高校针对其学科性质,成立了学科馆员服务小组,大部分高校没有学科馆员的管理直属部门,没有统一的管理,这与学科馆员制度发展还处于初期阶段、各高校还在探索适合自己学校的学科馆员服务及管理方式等因素有关。

2.3 学科馆员服务模式

通过对13所高校图书馆主页上的学科馆员职责进行统计,得出了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的服务模式:其中以图书馆与院系之间的联系人模式占主体地位(92.3%),其余依次是学科信息素养教育(45.5 %)、参考咨询(45.5 %)、馆藏资源建设(40.9 %)、学科信息资源服务(36.4 %)、代查代检及查新(31.8 %)、科研合作(13.6 %)、参与教学(13.6%),具体情况(见图5)。

3.1 服务普及度低

东北地区高校学科馆员制度的普及程度不高,仅有19.1%的高校实行了学科馆员制度。即便是开展学科馆员制度的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的数量也各不相同,有的高校学科馆员数量过少,开展学科服务的进程还处于初级阶段,统计数据(见图6)。

3.2 服务内容陈旧

多数东北地区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内容比较陈旧,网上更新也不是很及时,服务内容大多是把图书馆与学院之间的联系作为重点,把馆藏资源建设、参考咨询、学科信息素养教育等作为开展的次重点,对于嵌入教学、科研等合作的模式却很少[3]。

3.3 服务流于形式

东北地区高校图书馆多数学科馆员只是按照普通馆员的职责开展学科服务,整个服务过程交叉重叠并且流于形式。同时,很多学科馆员岗位职责过于简单,很多工作只是浮于表面,深入度不够,大多数只是起到图书馆与院系的联络人、用户信息素养培训、参考咨询等中介作用。

4 开展学科馆员服务的思考

通过对比国内外学科馆员服务的内容和方式,笔者认为东北地区高校图书馆的学科馆员服务应从几方面加以思考。

4.1 架构统一的服务平台

4.1.1 组建共享平台。共享平台的组建首先是尝试省级或行业内的学科馆员信息平台的组建,即小平台建设;其次是搭建区域性的跨行业的学科馆员服务平台,即中平台建设;最后是建立全国或其他地区的学科馆员信息中心,即大平台建设。

4.1.2 服务平台的要求。网络化、数字化背景的学科馆员服务,必须有一个统一的集合多项技术服务的技术平台,以良好的通讯环境为主导,以多项数字服务为基础,这个平台既能揭示馆藏学科资源实体, 也能链接虚拟学科导航资源;既是学科资源的组织管理平台,又是学科信息发布的平台,同时也是馆员、用户共同交流的一个平台。

4.2 展现服务深度和广度

4.2.1 服务深度。学科馆员的服务是种开放式的服务,不能停留在联络院系、向对口院系提供一、二次文献上,可进一步开展具有学科深度的服务,如提供学科进展的综述、提供学科发展的专题调研报告等(如某一学科领域的技术热点报告、专题项目预调研报告等),这些调研报告对学科用户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思路具有启发作用[4]。

4.2.2 服务广度。学科馆员的服务广度有两层含义,一是需要参与的馆员要多,才能提高这一领域的整体水平和服务领域,应以省级图工委或图书馆学会牵头,下达区域性文件,通过组织系统的培训和考核评价,才能带动区域的整体性学科馆员的发展。二是服务形式的广度,从今天用户的需求看,他们更习惯于通过网络搜索引擎获取所需的知识和信息,而且对自助有着强烈的依赖,传统单纯的宣传推广、问题咨询、信息素质培训等已经无法适应用户的需要,应建立全天候的多媒体课件和实时的跟踪推送服务。

4.3 探索新的服务模式

目前,学科馆员服务模式从以前的单一服务模式向复合模式发展,近几年又有“学科馆员+咨询馆员+培训教师”的服务模式,无论是哪一种都是高校依据自身特点而开展的学科服务模式。东北地区的高校图书馆应积极探索适合自身、适合地方区域的整体服务模式,对于专业图书馆来说应积极实行学科服务组模式,该模式是一个体系,即是全体学科馆员共同组成一个团队,将大团队以不同需求划分为小的学科服务组,有学科互助组、互动合作组、创新服务组、全程支持组。若遇到问题时,每个组都可以积极应对,各个组之间既存在合作关系也存在竞争关系,都争相积极解决问题,从而实现整个任务的顺利完成[5]。

5 结论

学科馆员服务在国内已开展16年之久,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东北地区高校图书馆的整体情况并不乐观,只有花大力气加以改善,奋起直追,才能提高本地区学科馆员的整体服务能力。同时,不仅各级主管领导和管理者应加强这一领域的重视程度,各高校也应根据自身特点尽快开展学科馆员服务,以促进地区整体服务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柯 平,唐承秀.新世纪十年我国学科馆员与学科服务的发展(上)[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1(2):3-10.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批准的高校学校名单、新批准的学校名单 [EB/OL]. (2013-12-20).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229/201306/153565.html.

[3] 初景利. 学科馆员对嵌入式学科服务的认知与解析[J]. 图书情报研究,2012(3):1-8.

[4] 张 群,何丽梅. “ 211 工程”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情报,2008(5):49-52.

[5] 洪 跃. 学科服务组——学科馆员发展的新模式及其实践思考[J].图书馆学研究,2011(3):94-97.

(编校:马怀云)

猜你喜欢
学科馆员学科服务东北地区
为什么人参喜欢长在我国东北地区
基于学习路径图的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培训体系探究
人力资源管理视角下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的专业化发展
论新教育科研范式下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
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工作中的“马太效应”现象
高校图书馆嵌入式学科服务探析
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在慕课发展过程中的价值与服务的自我创新研究
基于SCIE和ESI的燃料电池Pt基核壳结构催化剂研究进展
小型研究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模式探析
Brand Value: Excavating and Management of Tourism in the Rural and Village Reg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