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 胤
南京工业大学,江苏 南京211816
多年以来,以英语四、六级考试为主要评价手段的单一的大学英语评价体系,使得教师被迫进行应试教学,重视考试结果,而忽视学生个体的学习需求与发展。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从以往的“以教师为中心”转向现在的“以学生为本”,主张教师在传授学生知识技能的同时,还应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大学英语教学评价作为教学改革的一部分,应转变原有单一的评价模式,构建基于任务型教学理念的形成性评价与以四、六级考试为主的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体系,充分发挥不同类型评价的多种功能,给学生以全面的评价。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评价手段,虽然具有相对实效、准确、易操作等优势,但这种定量的客观测试模式也存在着诸如评价体系单一、忽视学生个体发展等弊端。要对影响语言学习的个体因素进行测定,就必须使用一些定性的评价方法。只有将客观、实效的的定量评价与相对主观、人本的定性评价相结合,才能对学生个体语言能力和发展进行综合全面的客观评价。
多元智能理论(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的创始人加德纳(Dr.Gardner)认为,人的智力是多元的,每个人在不同程度上具有各种基本智力,每一种智力又有多种表现形式,所以,判断一个人聪明与否、成功与否的标准,也应该是多样的。这就需要教师要从不同的视角、层面去评价学生,让学生充分展示其智力优势领域,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全面发展的空间。
美国建构主义学家菲尔德(Von Glasersfield)提出:“知识不是被动吸收的,而是由认知主体主动建构的。”因此教学过程不应是教师向学生进行填鸭式地灌输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能够运用个体学习策略和方法,积极主动地构建知识的过程。教学评价不仅要评价教学的结果,更要评价教学的过程,关注学生的自我反思的能力,使学生更好地根据自身学习需要调整学习策略,取得新的发展。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丰富多彩的,他们的学习结果也是多样化的。因此,评价不应采用单一固定的评价标准和模式。
任务型教学理念认为,语言学习的过程是一个逐渐形成语言运用能力的过程,而语言运用能力通常是在做事情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所以基于任务型教学理念的评价更侧重对学生语言学习过程的评价,并通过完善学习过程来最终提高学习成效。这种评价模式在评价学生语言知识、技能等较易量化的因素的同时,还评价学生在完成语言任务中展现的诸如学习策略、兴趣、团结协作精神等不易量化的因素,如自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与人合作协调的能力,创意性地展示学习任务成果等能力。
本文在笔者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定性、定量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构建基于任务型教学理念的形成性评价与以四、六级考试为主的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大学英语教学多元评价体系,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学习方法和策略、自主学习意识和团结协作能力和发展以人为本的评价思想。
基于任务型教学理念的多元评价体系的基本方案
多元评价体系的综合成绩的计算公式:综合成绩=平时成绩(50%)+期末成绩(50%)。平时成绩由教师将各评价指标(如表所示)的成绩综合评定后给出,主要采用评语(即用描述性的语言来评价)和等级相结合的评价方式,等级用E、V、G、O 表示,即E=Excellent(50分),V=Very good(45分),G=Good(35分),O=Ordinary(25分),不设较差或很差的等级。
笔者对南京工业大学非英语专业一年级的某班学生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实验研究,通过测验、课堂观察、问卷调查、访谈等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来试图说明构建基于任务型教学理念的大学英语教学多元评价体系对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学习方法和策略、自主学习意识和团结协作能力和发展以人为本的评价思想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构建多元评价体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传统的以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为主的单一评价体系侧重对学生语言知识和形式的考查,测试中的主、客观题型结构不合理。语言学习,是一个渐进的、逐步熟练、逐步发展的过程,是一个由感知、模仿到自主学习,再到熟练运用进行交流的过程,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重视语言的知识和形式以及语言学习的最终结果,更要重视学生运用语言与他人沟通交流和实践、参与语言学习的过程。任务型教学是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将注意力集中在语言的意义而不是形式上,通过运用语言去解决问题,完成任务,自然地、有意义地提高听说读写译等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在实验研究中,笔者在给学生布置任务活动时,先提供相关研究资料如书目、网页、网址等,再提出任务要求,让学生在课后通过查阅书籍、搜索相关网页等活动收集资料,按照任务要求制作幻灯片或电子文档等用于进行Presentation 的作品,在课上通过报告、讨论、交流等形式展示自己的任务成果,然后通过学生互评、教师总结等方法进行任务评价,最后将评价结果存入个人学习档案,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在整个任务活动中,教师可以在任务准备阶段考查学生在查询相关资料过程中的阅读、听力能力,对资料的甄别、总结能力,英语写作能力和文档编辑等能力。在任务成果展示阶段,教师可以考查学生英语的口语表达能力、思辨能力和沟通交流等能力。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语言综合运用能力都得以有效的提高。
(2)构建多元评价体系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策略和方法,发展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学习策略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认知策略,对学习过程的调控策略以及与人沟通的交际策略等。研究表明,在诸多评价方式中,学习档案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和方法,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有很大的影响。学生在建立学习档案的过程中,要根据学习任务的内容和要求,从书籍、多媒体音像制品、网络上广泛搜集资料,然后筛选、加工、整理成自己的任务成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要课后广泛自主地利用各种学习资源,这种学习模式与以教科书为主要教学资源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不同,能够更加激发学生在信息时代团结协作、资源共享的学习意识。
(3)构建多元评价体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能力。基于任务型教学理念的多元评价体系可以为学生提供展示创造性思维和合作能力的空间,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的条件。例如笔者在英美影视赏析课上,让学生就电影主题、人物分析、情节改编、角色扮演等任务进行讨论展示。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小组内部任务分配、搜集资料、撰写Presentation 报告,最终展示任务成果。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互相协作,表现出极大的积极创新意识和合作能力。
(4)构建多元评价体系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评价思想。在传统的单一评价体系中,大规模标准化测试强调准确、高效的定量评价,注重学习结果而忽视学习过程。基于任务型教学理念的多元评价体系将学生视为具有不同学习兴趣和需要,在语言发展水平上存在显著个性差异的学习主体,对他们的语言知识、技能和情感等易量化和不易量化的因素进行多角度的考察,实现学生自评和互评,帮助学生形成确实有效的符合自身特点的学习策略和方法,使他们成为自主学习的主体。
以英语四、六级考试为主要评价手段的传统单一的大学英语评价体系只重视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忽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只重视对学生语言知识和形式的评价,忽视对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学习策略以及情感的评价;只重视评价的客观性、公正性,忽视评价的多样性、创造性。只重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忽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因此,笔者认为,构建基于任务型教学理念的多元评价体系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学习方法和策略、自主学习意识和团结协作能力,能够对学生的语言学习结果和学习过程进行有效的、整体的评价。
[1] Black,P.J.&Wiliam,D.Assessment and classroom learning [J]. Assessment in Education,1998.
[2] Fulcher,G. & Davidson,F. Language Testing and Assessment [M].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07.
[3] Gardner H.Multiple Intelligences: The Theory in Practice[M].New York:Basic,1993.
[4] Von Glaserfield,E. [J].Footnotes to“The many faces of constructivism”educational researcher,1996.
[5]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6] 王守仁.高校大学外语教育发展报告[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7] 杨惠中,桂诗春.语言测试的社会学思考[J].现代外语,2007.
[8] 郑 文.关于高校教师课堂教学质量元评价及其机制初探[J].现代大学教育,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