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乌克兰危机导致美国加大对俄罗斯制裁力度,俄罗斯也宣布实施反制裁。其间,美国能源部宣布将释放多达500万桶的战略石油储备。尽管美国官方否认此次释放战略储备与对俄制裁有关,但仍引起外界的猜测,普遍认为这是美国启动能源战的一次先行试探。至此,俄欧之间能否爆发能源战?若不能爆发能源战,双方未来又将有怎样的走向?“制裁大战”最大受害者又是谁?这些问题均成为外界媒体热议的焦点。
●供图/CFP
“制裁大战”的最大受害者是欧洲。能源安全一直是欧洲软肋,石油、天然气高度依赖进口,且渠道单一,长期受制于俄罗斯。去年欧洲共消费天然气5343亿立方米,约30%是从俄进口,且大部分由乌克兰管道输入,有些欧洲国家如立陶宛、捷克、保加利亚等对俄天然气依赖甚至高达80%。这也是欧洲对制裁谨慎迟疑的主要原因。美虽然有心增加对欧天然气出口,减少对俄依赖,但远水解不了近渴,短期内改变不了欧洲现有的能源供应格局。
若欧洲紧跟美国加入制裁行列,制裁未伤到俄罗斯,自己反倒成了受害者,就得不偿失。
—2014年3月23日 来源:大公网 作者 :桓 秋
未来,战场上兵戎相见并不符合美欧俄任何一方的利益。俄罗斯与西方的对峙,将更多集中于政治外交和经济能源层面。俄罗斯自然也非常清楚美国在外交上的欲擒故纵和能源上的咄咄逼人,一方面军事上见好就收不再继续贻人口实,另一方面则再度举起美国鞭长莫及的天然气大棒,威胁切断对乌克兰供应。虽然美国去年起开始加快天然气出口审批,但目前成效甚微,欧洲强充胖子称将为乌克兰提供供应,但实际都难以面对俄罗斯真正的断供。另一方面,此举将使其在能源市场中彻底失信,未来即便将重心转移至亚太,仍将面临诸多问题。
—2014年3月22日 来源:证券时报 作者 :刘 建
目前,欧美将经济制裁的目标瞄准了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不过,欧洲也非常依赖俄罗斯油气出口,一旦拒绝俄罗斯的能源,对自身也会造成严重影响。但是,美国变成能源输出国后,这个格局的发展将变得非常微妙。美国每向欧洲多出口一份能源,俄罗斯就会少一份筹码。
更重要的是,美国拥有7亿桶战略石油储备,能够对国际石油市场产生决定影响。美国大幅提高能源自给率后,战略石油储备对自身的作用变低,但作为国际政治手段不亚于氢弹。美国一旦出手打压油价,或者大幅剥夺俄罗斯石油、天然气市场份额,俄罗斯的经济必遭沉重打击,甚至会导致经济倒退几年,损失会远超过打赢乌克兰战争。因此,俄罗斯也必然会针锋相对抬高油价,其中切断对欧洲的油气供应见效最快。但需要说明的是,这些手段实际上都是“双刃剑”,在打击别人的同时也会打击自己,对已疲弱的全球经济也会是致命一击。其中,夹在美俄中间的欧洲,受到的破坏可能最为糟糕。
—2014年3月17日 来源:凤凰军事 作者:陶慕剑
美俄在乌克兰危机上的矛盾已然趋于激化,未来东西两大阵营爆发战争的可能性较低,出现对称性制裁的概率较大,即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俄罗斯进行金融制裁,而俄罗斯对前者进行能源制裁。
从历次美国能源部释放战略石油储备来看,目的都是为应对供应威胁,以打压高油价。但目前美国并不存在石油供应短缺的威胁,美国国内油价也未达到历史较高水平。美释放原油储备很可能旨在提防地缘局势升温可能引爆国际油价急涨风险。
—2014年3月25日 河北青年报作者:王 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