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宇
[摘 要]货币制度代表了一个国家政权的经济政策,在当今世界,货币政策更是一国立本之策。明朝在货币制度上,经历大明宝钞、钱钞并行、白银货币化三个时代。最终,因货币制度不利,造成民怨四起,从而危及统治,成为亡国之源。
[关键词]明朝;货币;大明宝钞
明朝在中国古代史上是一段重要的历史,不论是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与都取得长足的发展。特别是在政治、经济制度方面,明朝在继承前朝的基础上,兴利除弊,又有所创兴。但并非明朝所有的的政策都是进步的。在货币制度方面,明朝的经济虽较前代有了持续的发展,但在货币制度上的混乱,又成了制约经济发展的短板。本文将就明朝的货币制度的发展演变作详细的论述,并对因货币制度的改变而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
一、大明宝钞的兴衰
(一)大明宝钞的发行背景
大明宝钞是明朝的一种纸钱,也是作为明朝初年唯一通行的法定货币。关于大明宝钞,《明史·食货志》中有详细的描述:“七年,帝乃设宝钞提举司。明年始诏中书省造大明宝钞,命民间通行”[1](P1961)。大明宝钞开始发行并流通,同时明政府对宝钞的材质、长宽尺寸、钞面值以及文字都做了相应的规定。大明宝钞以“桑穰为钞料。其制:方高一尺,阔六寸许。以青色为质,外为龙文花栏,而横题其额曰‘大明通行宝钞。内上两旁复为篆文八字,曰‘大明宝钞,天下通行。中图钱贯状,十串则为一贯,其下云:‘中书省奏准印造大明宝钞,与铜钱通行使用,伪造者斩,告捕者赏银贰伯伍十两,仍给犯人财产。若五百文则画钱文为五串,余如其制而递减之……其等凡有六:曰一贯,曰五百文、曰四百文,曰三百文、曰二百文、曰一百文。”[2](P209-210)大明宝钞的发行权始终掌握在政府手中,其在促进明初经济恢复,稳定政局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作为一种依靠政府强制力保证其流通和价值的纸币,它的消极方面历来为史学家和经济学家所批评。
(二)大明宝钞的兴衰过程
大明宝钞始发行于洪武八年,终明一代宝钞始终存在,且只有一个版本。但大明宝钞的命运却非一帆风顺,明政府虽效仿前代发行了纸币——大明宝钞,并依靠政府的强制力保证实施,但它与前代的纸币有本质的不同,即大明宝钞是无本之钞,如果硬要说有钞本的话,它是以发行的新钞作为钞本,这与前代的纸钞以白银和丝绸作为钞本有本质的区别。
明朝的宝钞虽是无本之钞,但在发行上却是不限量的。单就政府把宝钞作为赏赐这一方面,有人就统计仅在1390年一年的时间里朱元璋就有69次赏赐宝钞,在这69个事例中有53个事例指定了赏赐的准确数额,总计大概有8000万贯,余下的16次虽然没有确切数字,大概也有500万贯。那么仅这一年赏赐的宝钞就将近8500万贯。按照当时的物价水平,每一石米的价格为一贯,那么这8500万贯的宝钞就相当于两年的田赋总额[3]。不难想象在明朝初创的几十年间,短时期内发行如此大量的货币来攫取民间的财富,这对于刚经历战乱一切还需要恢复的明王朝来说可谓是一种竭泽而渔的做法。而此种做法也正是元朝灭亡的重要原因。
同时,宝钞发行后,“禁民间不得以金银物货交易,违者罪之;以金银易钞者听。”[4](P210)金银作为货币的职能被剥夺,而只能作为一般的商品存在,这样就使得宝钞成为一种不可兑换货币,加之无钞本的存在,使得宝钞无法通过自身的价值调节纸币的市场流通量。
二、钱钞银并行时代
(一)铜钱的通行情况
明朝以前,铜钱一直是中国古代商品交易中的主流货币,其发行权为封建中央政府所掌握。明代的铜钱共有三种:通宝,私钱,古钱。明朝在开国前,即朱元璋在应天即已发行自己的货币,“太祖初置宝源局于应天,铸大中通宝,与历代钱兼行”、“即位,颁洪武通宝钱”[5](P208-209)。洪武八年以前,明朝的官方货币是铜钱,但由于受铜矿开采资源稀少,货币铸造严重不足的影响,商业的发展和政府的开支仅靠铜钱已无法满足需要。因此,洪武八年,在大明宝钞出现后,明政府为了保障宝钞的权威性,就让铜钱退出了流通。同时,白银的货币职能也被剥夺。但在实际的商业活动中,铜钱的角色却是无可替代的。因为宝钞的面值都很大,虽然后来也发行了一些面值小的纸钞,但受到成本的影响,未能实现。铜钱在洪武朝被多次停废,但屡废屡开,在商品的交换中缺少不了这种小额货币。同时,又因为百姓对宝钞的不信任导致其被排斥,也就更增加了铜钱在商品交易的使用量。
私钱是伴随着铸钱出现的,历朝历代基本上都会出现,由于明代铜钱种类的多样化,且政府为了取利刻意在铜钱铸造上做手脚,致使铜钱质量堪忧,于是民间盗铸成风,以至于伪钱与政府铸钱都流行于世,为世人所接受。政府虽在打击盗铸上有所行动,但盗铸的根本原因在于铸钱质量低劣,使盗铸的成本降低,因此伪钱屡禁不止。从实际情况看,明朝政府实际上是默许了盗铸钱的流通。铜钱铸造的屡废屡开及盗铸盛行,使明政府在铜钱铸造发行上也逐渐丧失了主动权,铜钱在白银货币化时代,真正降为辅币的角色。
(二)白银的非正式流通
白银在中国作为商品的等价交换物出现时间很早,白银作为货币在中国古代很早就被人所接受,中国货币史上以白银为交易货币史在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以白银为主要流通货币是在明朝中后期。实际上在元代,元朝虽以纸钞货币为主,但其钞本却是白银、丝绸等硬通货。到了明朝,白银的继续流通自然是情理之中的了。但明政府却未顺应历史的发展,在明政府看来,白银和铜钱一样都会有产量的限制,不能大规模的开发,政府创收有限。因此,在大明宝钞发行后,白银即被禁止流通,同时还订立了宝钞白银的比价,“每钞一贯,准钱千文,银一两;四贯准黄金一两。禁民间不得以金银物货交易,以金银易钞者听。”[6](p210)实际上把白银作为了一种商品。宝钞政策的失误,铜钱铸造的时断时续,都已严重侵害了民间百姓的利益,百姓为维护自己的利益,必然会选择一些能够保值的东西,而非宝钞和铜币,因此白银就成了其中的一种选择。据史书记载,洪武朝就出现江浙人民弃宝钞而不用的情况,政府虽一再严申禁用金银交易,却未能稳定宝钞的币值,白银的使用也未能禁绝。随着政府在白银政策上的松弛,白银虽不被政府承认,但它却成为民间公认的货币了。以致于到了嘉靖四年,民间有“益专用银”的现象。
三、白银货币化时代
(一)白银货币化的表现
1.税收白银化
白银货币化时代最重要的表现就是税收白银化。明朝的税收制度经历了一个长时间的变化过程,前期以实物税为主,并伴随小部分的折色。嘉靖时期,直接规定了赋税征银。到了万历年间,一条鞭法的实行,使白银成为唯一缴纳税收的货币,使白银的主币地位更加稳固。终明朝结束,此种局面都未改变。
2.财政支出的白银化
官俸是明朝政府的主要开支之一。明朝初年,官员的俸禄由实物粮食支给,后来逐渐发展到由本色和折色构成,本色即粮食,折色即为钱钞,但伴随着宝钞的持续贬值,实质上官员的俸禄也就缩水了。因此,就有人统计说在历代官员俸禄的比较中,明代官员俸禄是最少的,这与政府支付俸禄的货币有很大关系。因此,在统治集团内部反对宝钞的声音也日益强烈,明朝政府不得不改变支付方式,与当时的社会发展相适应。俸禄中折色白银的比例持续增加,而折色中又以白银的比例不断增长为主,以致后来折色完全被白银所取代。关于全体官员俸禄货币化的重要标志,是在正德七年(1512)下令折色俸给以十分为率,一份折钱,九分折给银。到万历初年,官员的俸禄已经称为俸银,名称的改变,清楚的表明官俸货币化的实现。[9](p169)
3.军费白银化
明朝军国防务,以长城沿线所筑九边最为重要,军费需求也以九边为主。明朝初年,军费多以军事屯田解决,据《明史·食货志》载:“军田一分,正粮十二石,贮屯仓,听本军自支,余粮为本卫所官军俸禄。”[10](P29)军屯之外,又实行开中法,作为军费的补充。成化,弘治年间以后,大量的军屯被废,开中法亦遭破坏,军费多由国家改为货币支付,边饷的“年例银”开始形成制度化,并日益加重,再加上晚明多军事行动,军费开支巨大,成为户部太仓银的主要支出。据全汉■先生的研究,年例银制度始于成化二年(1466)开始。此后年例银的数额不断往上涨,嘉靖元年(1522)增至59万两,十八年(1539)以后几乎达到100万两,二十八年(1549),突破200万两,到隆庆元年(1567)达到280多万两,万历年间则更上一个台阶,十五年(1587)达到310万两,十八年到达400多万两,到了三十六年(1608)更达到了490多万两,接近500万两,根据以上的数据,明朝北边的年例银在140年间增长了12.5倍。[11](p170)
4.国内和国际贸易的白银化
中国古代社会是以农耕为主,重农抑商是历代都或多或少执行的政策,但商业始终是处于向前发展的态势且不论是规模还是程度都较前一代有了较大发展。到了明代,商品经济有了进一步发展,商业的发展也促使了货币制度向前发展,对货币的形态和品质的要求日益提高。笨重不易携带的铜钱逐渐退居到辅币的地位,价值稳定的白银成为首选,加之明朝货币政策的失败,使得白银在明朝中期以后成为主流货币,“嘉靖四年,令宣课分司收税,钞一贯折银三厘,钱七文折银一分。是时钞久不行,钱亦大壅,益专用银矣。”[12](P215-216)隆庆年间,白银逐渐取得合法货币的地位。民间商品交易以白银为主,银两成为本为货币,交易大者多用白银计价,小额交易多用钱。在国际贸易上,白银交易已是传统,被各方接受。这一时期一个不能忽略的现象是,大量的白银被进口,白银成为这一时期最重要的商品。
(二)白银货币化的影响
始于明朝中期的白银货币化对明朝产生了重大影响,不论是在经济方面还是社会生活,甚至于对大明王朝的兴衰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白银货币化给传统的社会带来强烈的震动。白银的大量使用,使得整个社会都通过白银连为一个整体,中国传统的农耕社会开始出现松动,首先是与土地结为一体的农民,税收的白银化使得农产品必须通过市场交易才能转化为货币,农产品大量走向市场,产品出售后得银缴纳赋税。明朝政府征收货币税,一方面促使农产品的市场化,极大促进货币商品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农产品的价格也就为市场所左右,银贵物贱成寻常之事,百姓利益受到极大损害,小农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传统社会中以土地为主业的群体开始失去优势,而以末业致富者成为众人追捧的对象。伴随着传统势力的衰落,市民阶级开始出现,与此相应的市民文化出现,生活方式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13](P230)。
明代白银货币化的过程,是自下而上转变和自上而下改革相结合的过程,自成、弘以后这两条线索进入了交织并行,白银货币得到国家事实上的承认,货币化在全国铺开。明朝晚期,中国在实际上出现了银本位制,白银将社会各个阶层都纳入其中,在财富加速积累的过程中,社会也加速了分化,并逐步开启了中国历史上划时代的转变。
总之,明朝货币制度虽承于前代,却又有明显的区别。经历了一个较长时期的发展演变,最终为白银货币化所取代。从长达两百多年的历史中纵看下来,明朝货币制度
参考文献:
[1]张廷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2]、[4]、[5]、[6]、[7]、[8]、[10]、[12]李洵.明史·食货志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3]梁言.试论明代货币发行和通货膨胀的关系[J].社会与法制,2008(10).
[4]、[9]、[11]万明.晚明社会变迁问题与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13]赵轶峰.明代的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