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脑剧”还是“脑残剧”,要看心情

2014-12-31 02:31涂启智
声屏世界 2014年12期
关键词:储备心情受访者

□ 涂启智

最近,被称为“烧脑正剧”的《北平无战事》,获得不少观众点赞。信息密度大、情节复杂的“烧脑剧”,需要人们在观看时调动储备知识进行大量思考,从而充分“燃烧”脑细胞。中青报社调中心对2000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57.5%受访者喜欢 “烧脑剧”,但仅21.6%的受访者经常看。43.5%的受访者认为,知识储备不够导致有的青年看不懂“烧脑剧”,宁愿看“脑残剧”。

很多时候,选择“烧脑剧”还是“脑残剧”,其实与人们知识储备多少并没有多大关系,而是与生活环境与当时心情关系密切。“烧脑剧”也好,“脑残剧”也罢,它们都从属于文化娱乐范畴,其主要功能都是娱乐,而非智力训练。除非是为了专业研究需要,少数人才会对“烧脑剧”表现出特别兴趣,但这种兴趣属于“研究兴趣”而非“观赏兴趣”。从娱乐观赏角度而言,多数人都喜欢“脑残剧”。“脑残剧”以轻松搞笑甚至颠覆常识的变形夸张式幽默让大众哈哈一笑,使人紧张与压力烟消云散。此外,多数“烧脑剧”质量不高,在情节、逻辑、语言等方面漏洞百出,败坏观众胃口,这是“烧脑剧”不受众人青睐的另一关键因素。

对观众来说,口味需要调节,“脑残剧”看腻了或许会转向 “烧脑剧”,“烧脑剧”看多了也会转向或者再次回到“脑残剧”。但是一旦“烧脑剧”故弄玄虚糊弄观众,质量不能过硬,无疑就会给“脑残剧”腾让市场,只看“脑残剧”娱乐到底并非没有可能。

一种现象不容忽视,当社会规则与现实生活出现脱节时候,民众往往热衷以娱乐心态调侃世风与解构生活,诸如“为什么中国乒乓很强大?因为国人处事善于推和挡”,“为什么中国射击成绩好?因为大家习惯睁只眼闭只眼”等民间段子即为生动例证。那些“脑残剧”正好满足了人们戏谑调侃的意愿诉求,因而得以在荧屏大行其道。反过来说,当社会公序良俗有效维护,一切社会事务均在道德与法律框架内运行,民众心情就会变好,“烧脑剧”或许能够逐渐收复失地分得市场一杯羹。

猜你喜欢
储备心情受访者
今天,你休闲了吗?
关于安全,需要注意的几件小事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释放钾肥储备正当时
五成受访者认为自己未养成好的阅读习惯
国家储备林:为未来储备绿色宝藏
外汇储备去哪儿了
天天有个好心情
心情
稚趣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