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冬梅
摘 要:本文针对如何在任务设计中对学生渗透多元智能的培养进行了一定的探讨,以期让小学英语课堂中的任务设计符合课改精神,达到在英语课堂上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目的。
关键词:任务;创造性任务;多元智能
一、引言
任务型语言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将语言教学目标整合到具体的任务中,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会语言和运用语言。特别是任务类型中的创造性任务富有挑战性,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仅语言智能十分关键,而且需要多种能力的组合,如表演、唱歌、绘画等,这就涉及多元智能理论(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即MI)。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能力是多元的,并随着影响是可以改变的。因而,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通过设计创造性任务,可以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既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又可以根据自身的智能倾向,让自己的非优势智能得到发展和完善。
二、TBL及MI概述
(一)任务及创造性任务
1.任务
Willis认为任务是学习者为了做成某件事情用目的语进行的有交际目的的活动(Tasks are always activities where the target language is used by the learners for a communicative purpose to achieve an outcome),是学习者运用目的语进行有目的的活动后要得到一个非语言的结果,任务的评价就是对这个结果的评价。
2.创造性任务
Willis把任务分为六大类型,本文将重点介绍其中的“创造性任务”,这是因为创造性任务在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方面能起到更积极的作用。
创造性任务通常要求学生围绕某一主题,通过查找和分析资料,与别人交谈,合作学习等方式来完成任务,在此过程中,可以锻炼学生的搜集、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与他人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
(二)MI的基本观点
Howard Gardner将人类的能力分成八种,即:“语言、逻辑数理、视觉空间、音乐节奏、身体运动、人际、内省、自然观察”这八种智能。MI理论认为:
(1)每个人都有八项智能,智能是可以发展的。Gardner认为,“如果给以适当的鼓励,提供丰富的环境与指导,实际上每个人都有能力将所有智能发展到一个相当高的水平”。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课堂任务时要面向全体学生,针对其特点,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发展多元智能。
(2)智能之间以复杂的方式起作用。几乎在所有人的身上,“都需要运用多种智能的组合来解决问题”。这要求我们要在提高学生语言智能的基础上,优化其智能组合方式,从而提高其综合素质。
(3)每一智能类别有多种表现方式。“一个可能不会阅读的人,由于其故事讲得很棒或者具有大量的口语词汇而具有较高水平的言语能力”。任务完成的最终表现形式也是多样的,比如:有的小组体现为图画,有的则是语言的表述,甚至有的是做一幅挂图。
由上述可见,多元智能理论给创造性任务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学生通过完成创造性任务,其多元智能是可以得到锻炼和发展的。
三、在创造性任务中渗透MI的原则
1.语言教学目标领先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基础”。因此,在小学英语课堂上,教师要设计吸引学生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乐于参与其中,在活动中学习和掌握最基本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
2.任务设计趣味真实
创设有趣的任务,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同时任务设计要适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样,学生才能感受到成功的快乐,从而产生更持久的学习热情。而我们课堂中的任务设计可以源于真实生活,将真实的生活情境引入课堂,设计成语言交际任务,这样的任务设计让学生有话可说,学生可以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创造性地运用语言来沟通交流。
3.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正如前文所提,人与人由于智能组合类型不同,导致每个人的学习类型及智能类型都是独特的,因而任务设计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让每个孩子都可以运用各自的智能组合方式来解决问题。
四、小学英语课堂中渗透MI的任务设计实例
本部分展示的课例取自牛津版小学英语课本6A的第六单元。
本单元围绕“谈论节日里所做的事”这个话题展开教学活动。《牛津小学英语教师用书》给出的教学要求是:
(1)能听懂、会说、会读和会拼写单词和词组:Children's Day,National Day,New Year's Day,Spring Festival,Halloween.
(2)能听懂、会说和会读日常交际用语:What's your favorite holiday?My favorite holiday is Halloween.
(3)能听懂、会说、会读、会写句型:
—When's…?
—It's in…
—What do people usually do at…?
—They usually…
针对以上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结合本文第二部分的设计原则,本人设计的创造性任务是“我的节日”。具体要求如下:拟定节日名称、人们庆祝节日的主要的活动方案、为节日创作主题歌曲。为了让大家了解你的节日,请为你的节日制作宣传海报,最后,按照海报的庆祝方案庆祝你的节日。
创造性任务渗透MI的说明:
首先,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组员要交流意见,这种交流的过程可以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同一组内的学生讨论自己认为有创意的节日时,必然会产生意见分歧,怎样说服其他组员采纳自己的意见呢?这就要求他们要学会沟通来获得其他组员的认可,这种沟通必然会产生争论,在争论的过程中,其语言能力,思维能力都得到了发展。要求学生设计节日的庆祝方案,这就要求学生要熟悉日常生活中人们庆祝节日的方式,从而锻炼了他们的人际交往智能;在为节日创作主题歌曲的任务中,学生需要考虑歌曲的韵律与节奏、歌词的斟酌、演奏乐器的选择等等,从而学生的音乐节奏智能得到了锻炼与发展;在制作宣传报的任务中,学生要精心选择宣传用语,从而提高他们的书面语言能力,在编制海报的过程中,需要运用到绘图、文字编排、版面设计等技能,从而让学生的视觉空间与身体运动智能得到了拓展;在最后的任务结果评比中,获胜的小组体验到很大的成就感,同时,学生也会对组与组之间任务完成的情况进行对比,反思自己所在小组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存在哪些优点与不足。在反省的过程中,学生的内省智能得到了提高。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特殊才能、个性特点等,恰当地将多元智能渗透在创造性任务中,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提高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龚亚夫,罗少茜.任务型语言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Jane Willis.A framework for task-based learning[M].Boston:Addison 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1996.
[3]欧阳芬.多元智能与建构主义理论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4]Thomas Armstrong.课堂中的多元智能——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