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素健
摘要:中加关系是中国和西方国家关系中具有示范意义的两国关系。两国自建交以来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稳定而积极的发展。作为邻国的日本对中加经济关系带来了怎样的影响,该问题的研究具有怎样的意义,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又是怎样的呢,本文将对此展开探讨。
关键词:中加经济;经济关系;日本因素
研究目的及意义
中加关系是中国和西方国家关系中具有示范意义的两国关系。自1970年10月13日建交以来,两国在双边政治关系、双边经贸关系和经济技术合作、文化、教育等领域都取得了稳定而积极的发展,没有出现大的波动和严重的消极影响,尤其是中加经济关系,更是得到突破性的发展。可以说,中加关系的发展是中国和西方国家中最具有示范意义的大国关系之一。
对冷战后日本在中加经济关系中的因素进行研究,可揭开日本因素对中加经济关系产生的影响,改善国内在这一方面研究的较为空白的研究现状。此研究与当前国内外的研究相比有一定的创新性,研究的内容突破性明显。国内外对中加经济关系的日本因素均未进行过系统的研究,本研究的成果,将是开创性的研究。如果取得成功,有希望能为中国的加拿大经济外交提供决策的参考依据,并在双边重要经济外交关系的研究中,尤其是中国双边经济关系中的别国因素(特别是大国因素)的研究中提供一些有价值的理论支持。
国内外研究现状
从目前来看,中加经济关系的日本因素在国内外的研究,尚处于空白状态,中国学者基本没有对此进行过系统的关注,国外有一定的研究,但研究处于相对比较分散的状态,同样也没有中加经济关系中的日本因素的专论。
国内研究现状
双边经济关系的研究在国内一直以来就广受关注,是国际经济关系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但是国内从事双边经济关系研究的相关学者普遍把目光投在中国与各国的双边经济关系上,对于双边经济关系中的第三国因素的研究少之又少。
对中加经济关系的研究也不例外,中国国内大多数学者都只关注中加双方的经济发展,鲜有涉及日本因素对中加经济关系影响的研究。但是只要认真挖掘,还是能在众多期刊著作中找到一些蛛丝马迹的:
如2003.2.14的China Daily上刊登的《 Diplomatic report reveals Japans dilemma》一文中写到,“日本政府的报告表明,日本视中国为威胁,欲通过加强与加拿大、澳、印、俄等的关系来牵制快速发展的中国带来的威胁,要采取促进地区合作、与邻居签订自由贸易协议来抑制中国的过度影响”。由于是一般的新闻媒体,这篇报道的作者只是采取了客观描述的手法,对日本政府的报告做了客观的阐述,表达日本政府想要通过加强与加拿大等国的关系来牵制中国的这样一种态度,但作者并未对日本政府采取该行动的目的等进行更深层次的刨析,比如日本之所以视中国为威胁的原因、日本的此种做法会对中国产生怎样的影响,以及中国应该采取怎样的应对策略来避免受到消极影响等等。虽然作者并未作出具体的分析,但是我们从日本政府报告的内容中不难看出,日本欲通过加强与加拿大等国的合作来遏制中国的意图,这当中肯定会包括经济方面的合作。当时的中加经济关系正处于发展时期,中加双方贸易往来正稳定逐年增長。假设日本与加拿大此时成功加强经济关系,增大日加双方贸易上的往来,那必定会对中国商品出口加拿大带来一定程度的消极影响。这是我们绝对不愿意看到的,也是要想办法尽量避免的。
也有些国内学者对日加的经济关系抱有兴趣,发表了题为《加拿大如何开拓日本市场》的论文,讲述了加拿大是怎么开始关注日本市场,然后深入了解日本市场的需求并投其所好,加大与日本加深经济关系上的投入,使得日加贸易取得突破进展的:“他们主要从了解日本进口的需求入手,对日本市场进行调查”,为了保持与日本经常性的联系,许多厂商还派员去日本去进行实地的情况了解。虽然当时通过加拿大厂商的努力,使得日加经济关系得到了飞跃性的发展,但是因为当时加拿大正处于连续多年经济衰退的时期,中加双方仍未有太多的贸易往来,中加贸易对双方来说都只占了各自进出口份额的很小一部分,所以并未给中加经济关系带来多少实质性的影响。而作者执笔撰写本文的目的,也只是想通过对加拿大开拓日本市场的成功经验的分析,给中国未来在开拓国外市场上进行借鉴。
总的来说,虽然在国内的杂志期刊上也可以搜寻到中日加经济关系的相关文献,但是能真正涉及中加经济关系中的日本因素的文章少之又少。就算是有所涉及的文章,也并未就日本对中加经济关系带来怎样的影响进行直接的描述或分析。有的虽然阐述到日加经济关系取得发展的情况,但是作者撰写的真正目的却并非是要分析其对中加关系带来的影响。所以可以说,国内对战后中加经济关系中的日本因素的研究,几乎是处于空白状态的。
国外研究现状
而外文的专业研究期刊中对有关中加经济关系的日本因素问题的阐述,还是随处可见的。比如:
Holly Porteous的题为《中国的外交政策大挑战:外交,全球化及下一个世界大国》(Air Power History 57.4 Winter 2010:P46-47)认为,中国的崛起对美国、欧盟、日本形成重大挑战,“鉴于中国在非洲、拉丁美洲、家门口附近、加拿大等的日益增大的能源需要,显而易见的这个问题具有对中国的外企金融战略来说是紧迫的利益之所在”。作者虽然并未对中日加三者的经济关系作出直接的表述,但是我们可以从中推测出,中国之所以在加拿大等过有越来越大的能源需要,是因为中国在加企业规模与数量在增大或增多,这是中加经济关系日愈紧密的表现,也正是作者所说的“中国的崛起对美国、欧盟、日本形成重大挑战”的表现之一。中国企业在加拿大的如鱼得水无疑会给加拿大的日本企业带来一定的冲击。
还有2005年6月发表于[加拿大经济研究]的《加拿大与中国的贸易与投资》一文也阐述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出口得到快速发展,出口额超越日本的现象:“随着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开放与成功加入世贸组织,中国的出口得到迅猛的发展。2004年的出口额占世界的6.5%,超越日本成为第三大出口国。”特别是中国与加拿大的贸易往来,更是得到飞跃的提升:“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对加拿大有很重要的作用。自1998年,中加之间的的出口额入口额都翻了三倍以上。而加拿大与其他国家的贸易自2000年后都没怎么的发展。加拿大是唯一一个对中出口增长超过入口增长的(2004年),虽然对中的交易赤字去年还是达到了175亿美元。”此时的中加经济关系正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给日本对加拿大的贸易带来很大的冲击。
通过以上众多散见在外文学术期刊上的有关中加日经济的论述,可见国外对中加关系中的日本因素的研究的相关文献资料还是较为丰富的。然而文章的作者都只是对其表面现象进行了客观的叙述,而并未直接对三者之间的经济关系进行直接的分析,所以未见中加经济关系中的日本因素的影响的直接阐述。(作者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本论文受课题《冷战后中加关系的日本因素研究》资助
参考文献
[1]宋家衍 董林夫著:《中加关系的历史回顾》,商务印书馆出版。
[2]济南出版社:《加拿大与亚太地区关系》,济南出版社
[3]博斯维尔著:《加拿大史》,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