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晓雁
躁狂症
小学美术老师月如近来心情特别好,精力充沛,情绪饱满,连续几天只睡两三个小时也不觉疲倦。课堂上写诗作画龙飞凤舞,讲课引经据典滔滔不绝,直讲到下节课老师来上课时,才悻悻而去。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可月如近来生活平平,并没有什么值得特别兴奋的事情发生呀?后来心理医生的诊断为我们解开了个中之谜——月如患上了轻度躁狂症。
处于躁狂状态的人表现得轻松愉悦、兴高采烈,洋洋自得;说起话来高谈阔论、眉飞色舞,表情生动。但细加追究,还是可以发现一些蛛丝马迹的,如话题常转移,无中心,情感不稳定,常为某些“鸡毛蒜皮”而大动肝火,做事虎头蛇尾,整天忙忙碌碌却一事无成。及时就医诊治,可以及早治愈。
怀旧病
一位50岁的退休女工向心理医生述说道:“我老是想念过去,想回到妈妈的怀抱。做梦都想恢复少女时的轻盈身姿,甚至宁愿回到下乡插队那会儿,虽说苦了点,但多年轻多有劲儿呀!我现在热衷于搞同乡会、同学会,就是想时光能停留在过去就好了。可儿女们却不理解,说我有病。我能吃能睡有什么病啦?”
这位女工不幸为儿女所言中,确实有“病”——由于社会变迁、价值观改变、个人失落感而引起的病态怀旧心理症。患者适应难以适应现在环境,对社会变革有抵触情绪,在人际交往中“喜旧厌新”,导致交际圈大大缩小。更糟糕的是这种怀旧心理易被误认为“人之常情”,不能及时得到诊治,从而严重阻碍自身的发展,使自己与社会脱节。患者要积极参与现实生活,多读书看报,了解并接受新事物;学会在过去与现实之间寻找最佳结合点,如同学相聚不光怀旧,还要多从中寻找新的生活起点,充分发挥正常怀旧心理的功能。
暴食性厌食症
高二女生小芳今年16岁,身高1.65米,体重近70公斤。歌后王菲那高挑偏瘦的身材令她倾慕不已,可节食、运动等招数都用过了,不灵!她便自创了“人为拉肚法”,每天喝生水、吃生花生米,拉肚子拉得头重脚轻、两眼昏花;接下来几天便暴饮暴食。有一次,当她大快朵颐后,突然产生一种恶心感,接着便是在洗手间里“大快人心”地呕吐……自那以后,几乎每顿晚餐之后,她都会条件反射地偷偷去洗手间呕吐,半年以后体重直线下降至47公斤。母亲发现后,带小芳到医院,心理医生的诊断是暴食性厌食症。
暴食性厌食症的特征是经常拒吃食物,严重时影响工作与学业,甚至可能走向自残甚至自杀,罹患抑郁症、强迫症、酒瘾、药瘾的几率也大大增加。据国外专家报告,50%~70%的病例可以恢复正常体重,但疗程较长。故患者要有耐心与信心,配合医生坚持治疗。
无聊神经症
公务员欧阳先生近来总觉得生活没意思,升职无望,发财无门,自身毫无价值可言,整天精神懒散,工作应付,“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对周围的人与事难以沟通,无动于衷,不理解别人为什么工作、生活得有滋有味。
欧阳先生患的是“无聊神经症”。这种“心病”以往在我国少见,即使有也常被归为思想觉悟不高。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命有了全新的认识,开始追求高质量的生活。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罹患无聊神经症的人多了起来。治疗方法是热情投身于社会,建立与他人的密切联系,以体会到生活的积极意义,平时不断充实、更新生活内容。生活充实了,空虚和无聊感自会离你而去。
人缘病
在单位里,没有一个人与年届不惑的陈女士合得来,令她尴尬不已,并为此而心烦失眠。
人缘(人际关系)太差也是病。因为人缘不好,不仅自己没趣,还会对所处的环境氛围产生负面影响;这种影响反过来又加重自己的“没趣”感,最终陷于孤独境地。治疗方法在于寻找病因,如是否有心胸狭窄、妒忌心重、疑心病重、自以为是、情绪不稳定、傲气太重等。如果由于这些原因导致人际关系过于紧张,并使你感到心烦、失眠、健忘或发生腹泻、疼痛、高血压等躯体症状时,应及时寻求心理医生帮助,重新协调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