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轶群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思想政治探究题正引起广泛关注。江苏省从2006年开始在高考政治中采用了探究题这一新题型,与传统的题型相比,探究题更注重考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探究题这一题型在经历了8年时间的发展后正渐趋成熟,在2014年的命题中更有了创新的突破,更加凸显了江苏高考政治探究题命制的个性化特点。
关键词: 江苏高考 政治探究题 创新
自从2006年江苏高考政治学科中设置“探究题”题型以来,在命题上一直谋求“稳中求变,突破创新”,从而充分凸显江苏政治高考探究题的个性化特征,并促使其逐渐成熟和完善。“好的高考试题是立意、情境、设问、答案和评分标准四者有机统一的成果。对学生学科能力的考查正是通过考查学生分析情境所提供的线索,提取和组织相应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现出来的”①。因此,我将从立意、情境、设问、答案和评分标准四个角度着手分析2014年江苏高考政治37题探究题的变化。
一、立意更高更新
命题立意是指探究试题命制指向的对象,也就是命题的目的。自从进行新课程改革以来,一直强调命题实现从侧重“知识立意”向“三维立意”转变,也就是说不仅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更要考查学生的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根据学科研究动态和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决策前沿,在更高的平台上建构新的联系,寻求命题立意的新视角”②。2014年江苏高考37题探究题,学生一看到“××宝”就知道是“余额宝”,这既是社会的热点,又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既然高考不回避社会热点和平时的复习重点,肯定不会让学生很轻松地获得答案,肯定需要探究和思考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既能够考查学生的政治学科素养,又能考查他们的探究和创新能力,使他们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实现探究题立意更高更精的目标。
二、情境创设更具现实性和生活化
探究情境是探究题命题立意的载体,也是学生从中发现问题的载体。通过对37题探究题的研究发现:(1)“××宝”是2013—2014年的社会热点,是老百姓非常关注的问题,自它出现就引起了广泛争议,褒贬不一,而将它引入试题情境,是现实生活和考试的有机结合。(2)这一情境创设的切口比较小,与学生的生活贴近,符合学生的理解水平和情感体验,表达非常具体形象,学生一看“××宝”就知道说的是余额宝,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并且激发了他们的探究兴趣。(3)“××宝”这一情境创设体现了政治学科的特色,与学生学习的知识紧密结合,能凸显核心知识点。
三、设问更加新颖和独特
设问是探究题命制成功的关键,2014年的探究题的设问与以往的题目相比较,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其中的变化是2014年命题的一个突出亮点和创新点。
江苏省高考政治37题第2问:如果你家在银行有10万元定期1年的存款,已存6个月,你会建议父母将这笔钱“搬”入 “××宝”吗?请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自己作出选择的理由(假设材料一中的数据保持不变)。这一设问具有两个特点:(1)设问新颖、形象、生动,一个“搬”字立刻给沉闷的政治试卷带来了一丝生动活泼,以前一直普遍认为政治学科的设问都是一板一眼的,有着固定套路的问法,而2014年的这一设问正是打破这一陈旧观点的有力证明,“搬”这个字问得多形象,多生动。(2)让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看到设问学生肯定会想“搬”还是“不搬”呢?肯定要回忆平常学的知识,会用学过的知识分析“搬”和“不搬”收益的差别,因为这关系到自己家能否挣钱,吸引学生进入情境去思考、探究。
37题第3问:综合运用经济、政治生活知识,以“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有序发展”为主题写一篇时事评论。要求:①论点紧扣论题,论述全面深入,合乎逻辑。②根据论题要求,运用相关材料,理论联系实际地加以分析、论证。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字数控制在300字以内。这一设问突出体现出2014年命题的变化:(1)设问中的“稳”。设问和以往一样有指定的范围,“综合运用经济、政治生活知识”;需要理论联系实际,“理论加以实际地加以分析、论证”。 (2)设问更加侧重“变”。以“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有序发展”为主题写一篇时事评论,设问形式新颖,更能体现政治学科的特色。不少学校都开展了政治课堂5分钟的“时事演讲”,但以时事评论的形式引入高考政治试题还是第一次,这一改变是紧扣教学现实的一次创新,也是探究题命题上的一个突破。
四、答案更具开放性和综合性
答案也称为评分标准,也就是探究题所要实现的目标。2014年的评分标准更加灵活,对学生要求更高,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语言表述能力和学科素养方面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分析答案可以看出时事评论鼓励学生发表意见、看法,不再局限于书本知识,答案更具开放性和综合性,关键是需要写一篇完整的时事评论,这就要求学生打破常规思维,改变以往做题的套路,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全面开发学生的多元化发展潜能,促进学生主体意识的形成和发展,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21世纪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③。答案更具开放性和综合性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有利于选拔出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虽然2014年的江苏高考探究试题已经有了突破的创新,但今后我们仍需要付出努力,积极参与探索研究,使其更成熟和完善。
注释:
①王松岭.试论新课程标准背景下的高考试卷设计[J].考试研究,2011,(05):21.
②谢树平.政治综合探究题的变化走势、定位与命制[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0,(08) : 40.
③王彬,郭朝红.关于基础教育创新人才培养中评价的思考[J] .考试研究,2011,(0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