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故事事半功倍
——浅谈新形式下电视新闻的采写

2014-12-30 02:34常开俊
中国科技纵横 2014年23期
关键词:昭通切入点讲故事

常开俊

(云南省昭通市昭通电视台,云南昭通 657000)

讲好故事事半功倍
——浅谈新形式下电视新闻的采写

常开俊

(云南省昭通市昭通电视台,云南昭通 657000)

当前,随着信息技术和传播技术手段的革新,“微信、微薄、微视”以直接快速的传播而使得人人都可以是记者、是传媒。“微时代”带给传统媒体电视强烈的冲击,如何在传播飞速的“微时代”增强电视媒体的吸引力和竞争力,讲好故事无疑是一种好的新闻传播的技巧。

电视新闻 采写

1 新闻与故事

习近平在去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去年11月他又在一份信息专报(刊载《一对农民父子的油菜科研梦故事在网上引起热议》)上批示:“讲好故事,事半功倍。”这句话说明了电视新闻的采写必须要讲好故事。

爱听故事是人类的天性,搞传播的人必须学会讲故事。家里有小孩的朋友都有这个感受,孩子每晚睡前都要叫父母给他讲故事,或者大一点的小朋友自己睡前要先看两个故事。我有个七岁的儿子,看《丁丁历险记》绘本故事看了数十篇,每一次拿着书可以很投入、很入迷地坐上两三个小时,每一次都会听到他一个人笑得“咯咯咯”声音。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切身体会,学生时代看小说(故事)入了迷,有时晚上打着手电躲在被窝里都在看。为什么绘本故事会使一个七岁的小朋友一坐坐上两三个小时呢,为什么我们学生时代会对小说入迷呢,其实说到底就是因为它们讲的都是栩栩如生、引入入胜的故事。

新闻学者李希光曾指出:写新闻就是写故事,更具体地说,是写人的故事。这也就是说:新闻即故事。这个观点在“走转改”的今天普遍被大家所接受。新闻是故事,小说也是故事,但新闻写的是真实的故事,而小说写的是虚构的故事。一个是生活真实,一个是艺术真实,但它们都是“故事”,故事就要有头有尾,就要见人见物,就要有情节,有细节,这样就有可读性,可视性。李希光认为好新闻的标准是:清澈、简练、聚焦、有细节、有诱惑力、能唤起人们的好感。因此,对记者而言,讲好故事是个人的核心竞争力,对电视新闻而言,讲好故事就是当前电视媒体的核心竞争力。

《华尔街日报》对于记者的要求就是“讲故事写新闻”。因此,他们的记者讲故事的意识很强,形成了固定观念:写新闻就是讲故事。比如在一些非事件性新闻报道的写作中,以故事带新闻,用一个引人入胜、趣味盎然的人物或故事开头,通过气氛的渲染,将人带入新闻,使人身临其境;然后再自然过渡,借着小故事开启大主题,层层递进,如同剥笋般逐步把所要交代的新闻主题和盘托出。如此一来,自然会激起读者的观众兴趣。

2 电视新闻采写如何讲好故事

2.1 讲好故事需要最佳切入点

有人曾说“一千万人死亡只是个统计数字,一个人怎样死却可以写成悲剧”。深入采访,会获得大量新闻素材,这些素材中包括众多人物和事件。但在报道新闻时,并不能将所有的人物和事件都挤入一篇文章。讲好故事,要从某个具体的事件或人物展开,由小见大,引出一个问题,表现一种社会现象,解读一项政策法规。这些人或事只是一个引子,后面引出的问题或现象才是报道的中心和主题。这就是寻找最佳切入点的技巧。

用讲故事的方法写的切入点,应选择具有代表性、典型性、戏剧性,能给受众留下深刻印象的人和事。《人民日报》老记者柏生曾经说过:“在没有选择有新意的角度之前,我一个字也不会写,只是静静地在那里想,在那里分析。”记者写稿时,应像柏生一样,细心筛选采集到的素材,静静地思考,直到选择最佳切入点后,精心设计开头的一、两个段落,让故事顺理成章地带出后面的情节。

在央视报道的新闻《湖南:父子两代的“超级杂交油菜梦”》的报道中,文章一开头,记录了沈昌健抗着锄头进油菜地,远远地看到一群牛在地里吃油菜追赶的现场。这样的切入点一下子就把矛盾冲突给带出来了,生动、真实、感人,让人有想看下去的欲望。

2.2 讲好故事要有好的细节

好的细节难寻,独一无二的细节尤其珍贵。记者要善于寻找和选择最具表现力、最引人关注的细节。好细节需要记者的一双慧眼,能见人所未见,细节彰显主旨的功能胜过了千言万语。所谓细节就是能够使主题(或新闻主体)形象生动的事例,是再现性的材料,是一些细致的情节、细致的现场画面,或者富有个性的对话。细节不是告诉你一件事,而是将这件事“再现”给你看,使人“如见其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

同样以央视的新闻《湖南:父子两代的“超级杂交油菜梦”》为例,新闻开头沈昌健赶牛的现场就是好的细节,通过细节的记录展示,使整个报道生动鲜活、催人奋进,感人肺腑。

2.3 讲好故事需要原生态记录

电视新闻讲好故事离不开原生态记录。作为一名电视记者,有时为了赶时间,一条电视新闻需要什么场景、需要什么同期,记者会提前设计好,甚至把同期内容说给采访对象,写给采访对象,让采访对象说记者想要采访对象说的,这样做出来的新闻虽然省了时间,但做出来枯燥、乏味。作为一名电视记者,我们也经常遇到这样的尴尬,在没有拿话筒对准采访对象之前,与采访对象交流的时候,他会说得生动感人,一拿话筒对准采访对象,采访对象就说不出来了。现在我们通常的做法就是,了解了采访对象所要进行事以后,由着他做,由着他说,做一个在旁边的原生态记录者,最后在慢慢选择自己想用的,这是电视新闻讲好故事的一个重要手段。

2.4 讲好故事需要记者沉得下去

如同天上不会掉馅饼,好新闻故事不是坐在办公室打两个电话,找点材料拼拼凑凑就出得来的。记者要静得下心来,沉得到基层去。只有要牢固树立“新闻工作就是群众工作,新闻工作者就是群众工作者”的思想,沉下去,进一步联系实际,在增进同人民群众感情、提高服务群众能力上下功夫,才能进一步拆除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语言墙、文字墙,说实话、说新话、说老百姓的话,才能讲好故事,多采写一些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电视新闻。

猜你喜欢
昭通切入点讲故事
发展中的昭通学院
听冬神讲故事
Max讲故事——逃跑的熊
Max讲故事——杀手算命
Max讲故事——温柔的鬼故事
慢病防控是深化医改的切入点
找准切入点 扎实推进改革
新闻记者践行“走转改”的三个切入点
文学自觉与当代文学发展趋势——从昭通作家群说开去
小地方文学史的可能与向度——冉隆中和《昭通文学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