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风光图片的价值提升

2014-12-29 13:19杨平
新闻前哨 2014年12期
关键词:湖北日报风光版面

杨平

信息时代,新闻信息的价值观急剧变化,风光摄影在新闻报道中的作用,日渐式微。湖北日报专题报道“千湖新记”,开创“珍爱湖泊、珍惜湿地”报道的先河,也为报纸风光摄影提供了新的思路。

“千湖新记” 持续近两年,一周一个版,报道近百个湖泊的,这种大型、系列的专题报道,在湖北日报办报史上当属首例,在全国综合性报纸也极为罕见。湖北素有“千湖之省”的美誉,由于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湖泊的污染、侵蚀日益严重,比如武汉堪称“百湖之市”,据权威部门显示,近年已由建国初期的127个锐减到目前的38个。可见保湖治湖,刻不容缓,湖北日报的“千湖新记”应运而生,有针对性,有计划地报道了“千湖”的特点、历史和现状,在提升全社会对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意识,对湖泊湿地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的认识,倡导珍爱湖泊、珍惜湿地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反响,在新闻出版界也赢得高度称赞。

“千湖新记”的选题和策划既具有前瞻性也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报道形式新颖,轻松活泼,除了运用文学性较强的报道语言之外,大幅精美的彩色照片、图表等,无疑给报道添光加彩,对报纸风光摄影提供了新的思路。

提升风光图片的价值

其一,一般来讲,和摄取社会生活的新闻照片相比,风光图片的社会信息量较弱,更多的是审美信息。但“千湖新记”的报道实践说明,在特定的新闻报道背景下,形象、直观的风光图片可能获取新的生命力,图文呼应,具有更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其二,是要有配合报道专题的整体意识,也要把握风光摄影的规律,尽力提高拍摄质量,突出风光的审美观赏价值;其三,好图片也要靠好编排。巧妙的图文搭配和安排,可以充分发挥风光照片在版面上的作用,添光加彩,甚至化平庸为新奇。

巧用色彩给报道添彩

湖泊的报道,少不了山和水的描写、自然环境的刻画,而更具优势的是照片直观表现,形象生动的再现优美的自然风光,特别是大自然丰富而鲜艳的彩色,这给“千湖”版面提供了较为丰富的色彩。

如2014年3月27日《竟陵双湖浮香来》:天门市区有东湖和西湖,采访那几天天气阴沉,两湖虽无明显的形象特点,但当时正好油菜花盛开,湖边有所小寺庙,于是拍摄时,以金黄色的油菜花作前景,拍摄寺庙顶部红色的琉璃瓦,整张照片以暖色为基调作为版面通栏托底,另一张所拍的是冷色为基调的湖水、拱桥和亭楼水乡园林主题照片,两幅通栏主照片均抓住了当地自然环境中的色彩特点,两张不同的冷暖色调在版面上下遥相呼应,整个版面色彩合理搭配,大气耀眼。色彩美化了版面,也烘托出湖泊的美景,强化了报道内容,同时也增强读者阅读的欲望。

又如2014年9月29日《烟波湾上是武湖》,采访拍摄时,灰蒙蒙的天气,天水一色。为了照片色彩丰富,拍摄从白天一直持续到傍晚,湖面上一艘木船划过,水波反射出夕阳金光闪耀,被夕阳染红的湖水,透红耀眼,一改冷色调的水面。傍晚拍摄的泄洪闸也被夕阳染红,色彩的变化让版面得到美化。

用大版面体现气势

好照片就得舍得拿出大版面,这个观点得到“千湖”主编和版面编辑的认同,这一方面让好照片得到展示,美化了版面,另一方面也激励记者去拍摄大场景、大气势的湖泊风光。通常情况,一个整版的“千湖”报道,5-8张照片,其中两张大幅主图占居上、下通栏或接近通栏的版面位置,同时配发3-5张小图片。另外,还有湖形图和湖泊地理位置示意图。一期“千湖”报道,图片所占的版面少则三分之一版,多时则与文字平分秋色。

如2014年7月17日《万山俯拥观音湖》,顶部压题通栏大照片几乎占居五分之一的版面,这是一幅非常优秀的湖泊风光照片。拍摄时,天气晴朗,空气质量好,能见度极高。采访组四处奔波,终于爬上当地最高的一个山头,从上俯拍大场景的湖泊全景,开阔的水面清澈而悠蓝,绿色覆盖的小山包成为湖中小岛,形状各异,造型优美,蓝色的天空还飘着朵朵白云。正是由于大版面刊发,包括局部的优美都得以展现,让优秀的照片形成大气势。

用画面直击现实

照片除了在形式上美化外,还有强化内容的作用。照片发挥形象可视性的特点,将报道内容淋漓以致的展现给读者,以强化报道的真实性,提高说服力。

2014年8月14日《月照南湖静夜忧》就是这样报道的:“近年监测数据显示,2005年至2013年,南湖水质状况为重度污染,水质为劣V类”。“居住人口的急剧增加及随之的生活污水排放已成为南湖最直接的第一大污染源”。

采访中,湖边发现多处生活排污口,并且部分严重污染,这样的排污口存在,湖泊水质无法得到改善。照片记录下从排污管道口流出来的生活垃圾,毫无争议的告诉读者,生活污水是影响水质的主要原因之一。  (湖北日报)endprint

猜你喜欢
湖北日报风光版面
风光新580
风光如画
风光ix5:当轿跑邂逅SUV
各国首都风光
版面撷英
好版面要有独到的创新技巧
新版面 新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