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主题 大作为 大气势

2014-12-29 13:14李龙伟朱江邓芳
新闻前哨 2014年12期
关键词:郧县特刊十堰

李龙伟+朱江+邓芳

浩浩大江北去,赫赫伟业千秋。历时半个世纪、被誉为“世界最大跨流域调水工程”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现已进入倒计时。

为见证、迎接这一举世瞩目的伟大时刻,新华社、中新社、央视等全国媒体精英汇聚十堰,强力聚焦,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更是调集旗下近百人的采访团队驻扎十堰,动用航拍设备,或探访外迁内安移民,或深入烟波浩淼的库区,或穿行跋涉于乡野村落。百度检索,“南水北调” 绝对是8月以来最热词汇。

十堰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十堰晚报作为本土主流媒体,关于南水北调题材的报道近几年已成常态,如何在“通水”这一关键节点,在与全国大报大台大网共同参与的这场没有硝烟的新闻大战中继续有所作为,难度很大。10月14日至24日,十堰晚报连续11天推出共计92个版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系列纪念特刊《大江北去》,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共鸣,广大读者热捧,《十堰审读》发专号阅评为其点赞,市委书记周霁同志多次点名表扬,湖北日报、搜狐网、凤凰网等对十堰晚报推出的纪念特刊《大江北去》相继作了报道。

谋篇布局:“起”、“承”、“转”、“合”波澜壮阔

关于南水北调的报道,针对大多数外地媒体局部的、碎片式的报道样式,十堰晚报充分利用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放眼全局,立足本土,尽早谋划,决定在调水前夕推出纪念特刊《大江北去》,特刊设置“起”、“承”、“转”、“合”四大篇章,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南水北调初期工程丹江口水利枢纽建设为发端,全景式、全方位、多视角呈现世纪工程跨越60年的波澜壮阔历史画卷。

“起”篇落笔南水北调的起源、起点、起步,全面回顾南水北调工程伟大构想的提出及历时半个世纪工程设计的完成,见证了南水北调这一世纪梦想的每一个历史时刻。

“承”篇以承接、承受、承担为主题,再现了丹江口库区十堰人民远离故土、背井离乡的悲壮与酸楚、奉献与牺牲;讲述了工程建设者日夜劳作、用热血铸就一江清水北上之路的感人故事。

“转”篇聚焦转型、转向、转变,细致描述为了一江清水送北京,十堰这座城市战略调整的阵痛及转型发展带来的巨大变化。从“五城联创”,到关停污染企业、全面治理城区河流、改善城市管网建设……因南水北调,十堰变得更加美丽、宜居宜业。

“合”篇则落墨合作、合意、合唱,回顾了在漫漫调水路上,受水地人民的浓浓情意,水源区人民获得的众多对口支援以及满满的感动。

“为天地疏经脉,为万世开太平。从来没有一条江河,能如此开枝散叶,北去三千里,润泽北国25座城池干涸的大地。从来没有一处‘龙脉,能如此行云布雨,气吞山河,挥写出人类治水的壮丽诗篇…… ” 《大江北去》的发刊词,读后让人血脉贲张。

深度采访:翔实的史料,让特刊厚重耐看,价值大增

南水北调丹江口初期工程始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那时的图片资料见诸报端的甚为少见。新中国成立60周年,十堰晚报为做一份特刊《与共和国同行》,安排记者四处搜罗,打捞了一大批珍贵历史照片。当年从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管理局档案馆翻拍下的一张张黑白图片,让这次的《大江北去》特刊重现了十万大军肩挑背驮建设大坝这样极为震撼的历史场面,有了“起”篇推出的《1952年,毛主席提出南水北调》、《雄兵十万,土法上马腰斩汉江》、《周总理指示,停建三年的大坝复工》、《大坝加高:穿越半个世纪的论证》等极具收藏价值的报道。

早在南水北调中线通水前一年的2013年11月,十堰晚报派出报道组沿着调水线路一路北上,直至京郊团城湖, 13天时间,往返4000多公里,详尽记录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的水资源状况、工程建设进度,深刻感受到了受水区群众对碧水早来的期盼和对丹江口库区人民的深深谢意。这次深入实地的采访,为特刊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全景呈现贡献了大量图文资料。

临近调水,十堰晚报再次调集精兵强将,环丹江口水库水路、陆路并进,历时一个多月,踏访那些即将被淹没消失的地方,追忆渐行渐远的悲壮、伤感的移民印记,挖掘库区人民“为了一江清水北送”引发出的感人故事,见证库区人民转型发展的前行之路,展望生态十堰美好的明天。

南水北调,关键在移民。十堰这次18.2万移民,要求“2年基本完成,3年彻底扫尾”,难度之大、强度之高,中国水利移民史上前所未有。繁重的移民大搬迁,浸透着5000多名移民干部的辛勤汗水,许多工作队员累倒在工作岗位上,其中10名干部永远没能站起来,他们中有的连张像样的照片都没能留下。为了让大家记住他们,《青山有幸埋忠骨,大江无语忆英魂》、《汉水丹心,追忆那些逝去的移民干部》报道中,十堰晚报极尽周折,首次集齐了英雄们的照片。这些照片,有的是从遗像中翻拍的,有的是从身份证上放大的。

特刊的编辑打破常规。四大篇章由四位总编分头把守,并担任板块责任编辑。特刊样式呈现,首次采用化整为零的方式,将一本92个版的特刊分解为11期。11天的不间断推出,既充分考虑了读者对这一世纪工程报道的阅读连续性,更使这座为之付出巨大奉献与牺牲的城市民众保持足够的关注热度。

《十堰审读》阅评专号如是评价:“十堰晚报又一次站在时代的潮头,充分发挥地域主流媒体舆论引导力的优势作用。《大江北去》将重大的时政报道和深度报道融合起来聚力推进,媒体的公众影响力和舆论引导作用将会获得极大的提升与发挥。”

服务读者:一份特刊打开一座城市的情感闸门

1968年,南水北调中线初期工程丹江口水库建成蓄水后,均州、郧阳两座古城、20个集镇被淹,淹没农田30万亩,动迁28.7万人;二期工程移民18.2万人,淹没耕地12.46万亩和120多家工矿企业,十几个村镇整体搬迁。两次大移民,47万人背井离乡。这些人,又牵连着多少的亲朋与故友。因此,南水北调对于人口只有300多万的十堰市而言,几乎每一个人都深在其中,都在因此或多或少发生着改变,而且毫无疑问,这种影响是深远的、持久的。endprint

这座城市这份特有的情感,只有身处此地方能感同身受。因此,越临近调水,没有哪座城市的人能够像十堰市民这样如此高度关注这项工程。十堰晚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系列纪念特刊《大江北去》的出街,像一个引子,一下子打开了这座城市的情感闸门。

10月14日,纪念特刊见报当天,一时洛阳纸贵,十堰晚报特别加印的1.6万份报纸也销售一空,随后10天,报纸销售势头不减,日均零售量增加近2万份。

69岁老订户张文直老人在医院住院,当看到《大江北去》特刊时,非常激动。他说:“我将报纸反反复复看了几遍,很耐读。”下午2时,他做完检查后,带着3大本看报笔记来到十堰晚报编辑部,和编辑记者聊起了往事。

家住东岳路、行动不便的70多岁郭承国老人,硬是走了3个多小时来到编辑部,他拿着《雄兵十万,土法上马腰斩汉江》的报道,几度哽咽。他向编辑记者声情并茂地讲述两名家人投身汉江截流工程的往事。1958年,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刚刚开工,他的四伯郭绍芳离开家乡赶赴丹江口,“那时候10万大军一起上阵,工作热情高。最后他因为盲肠炎死在工地上。”1959年,郭承国老人的哥哥郭承甲也坐上大卡车,参与丹江口“腰斩汉江”的截流工程,掏基槽、搬运施工物资…….对他来说,这不仅是一篇报道,更是一份珍藏的回忆。

80岁的老大爷李定发告诉记者,“看到这么多移民干部牺牲,我心里很难过。”他1955年毕业后,分配到郧县农业局上班。1968年,第一次移民,他负责郧县老城一条街道的居民搬迁,需要挨家挨户做工作。“移民工作确实不好做,谁愿意离开故乡啊?”当年在移民干部额耐心劝导下,郧县3000多居民移居到了武昌、嘉鱼等地。2009年,第二次移民,他的3个子女都参与其中。“我非常支持他们的工作,因为我太了解移民工作的困难和艰辛了。”他感慨道,“十堰晚报这个特刊做得很不错,很有可读性,真实、深刻地反映了移民工作的点点滴滴。”

十堰城区部分中小学校迅速和十堰晚报编辑部联系,商请将有纪念特刊的当天报纸送进校园。东风61小学的大队辅导员荣彬说:“这对学生来说,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可以了解课本上没有的知识。报纸上刊发的黑白照片都非常珍贵,令人震撼。刊发的系列报道我们可以装订起来,收藏学习。比如报道中提到‘北京、天津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全国的七分之一,我们生活在中国水都的人真的很幸运!这些文章能教育、提醒孩子们珍惜水、爱护生态、保护环境。”

在十堰市运管局工作的张良炉是汉川人,他说:“我也在汉江边长大,原本以为南水北调只是近年来的事,现在才了解早在60年前就开始谋划了。我们汉江下游的人只是少了些水,十堰人移民却是背井离乡,为南水北调作出很多努力。”

强化互动:媒体的舆论引导更加有力

媒体影响力,成就更好的舆论引导力。

作为一份面向市场的报纸,作为一个地区影响力再大的媒体,尽管你多么主流,仍然必须面对一个受众范围的问题。再好的报道,再精美的特刊,如果没有更多的读者来读,它就不能产生更大的传播效力,报纸就失去了一次提升影响力、扩大舆论引导力的绝佳机会。

为扩大十堰晚报南水北调系列纪念特刊《大江北去》的影响力,进一步在市民中系统、全面普及南水北调知识,十堰晚报联合太极湖文化旅游公司,举办“读报答题赢大奖”活动,在11天的活动期间,共计赠送一万张、每张价值128元的“太极湖见证游”船票。

纪念特刊每天刊登5道有关南水北调的问题,答案就在当日的特刊中。读者通过认真读报,在报纸的答题卡上填写正确答案和个人信息,将答题卡剪下送至编辑部,即可获得“太极湖见证游”128元船票一张,每天600张,送完为止。

“读报答题赢大奖”活动,读者参与热情超乎想象。每天一大早,来兑票的市民在报社楼下自觉地排起长队,每天限额的600张船票不到一个小时就发放完毕,太极湖公司不得不追加票源。一周时间,万张船票提前全部兑完。为了让广大市民继续参与答题活动,主办方还设置了“终极大奖”,活动结束之际从所有答题卡中抽出一、二、三等奖共计42名,奖励豪华游。

接下来,每天都有几百人,双休更是上千市民涌向太极湖,参加“南水北调见证游”。太极湖集团文化旅游公司总经理刘九华表示,与十堰晚报联办这次万人游太极湖活动,就是想让更多的市民见证这个伟大工程的重要时刻,见证这一库清水的潮涨潮落,从而让大家更关注这个伟大工程,更爱我们这个山清水秀的城市。

一万张船票,几万张答题卡,换来的是十几万人甚至几十万人对南水北调的关注。全城热议南水北调,报纸的影响力、传播力得到提升,服务中心的舆论引导效果大大增强。

巨报巡展:再次放大了南水北调宣传的社会效应

10月24日,最后一期《大江北去》特刊出刊。在热闹喧嚣的十堰人民广场,汇集系列特刊11期内容,92块高4.35米、宽3.36米的巨型报纸隆重展出。这92块展板,单块展板面积超14平方米,是十堰晚报单张面积的100倍,矩阵排开,蔚为壮观。巨报连展三天,每天均有上万人参观。

“巨报真好,字大图美,看起来一点不费劲。”66岁的读者许光元在巨报跟前停下脚步,细细品味报上的内容。他说,以前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中的好多事一知半解,今天看了报道,既增长知识,又深深地感到十堰人民舍家为国的精神很了不起。

白发、皱纹、满脸惆怅,百感交集……丹江口市均县镇二房院村移民朱吉珍,手捧黄土泪别家园——巨报展前,一张打人的照片不知留住多少读者的脚步。除了被朱吉珍手捧黄土泪别家园深深打动外,读者还被移民背后的故事,被他们舍家为国的奉献精神所感动。

在《青山有幸埋忠骨,大江无语忆英魂》这个版面前,市民许光元泪水湿润了双眼。他说:“真没想到还有这么多移民干部为南水北调付出了生命。这些人真值得我们缅怀、纪念,尤其是在我们大功告成的这个日子!”

10月31日,十堰晚报将巨报展首次搬进郧县。郧县是南水北调工程核心水源区和重要淹没区。建国以来,为支持丹江口水库等国家重点工程建设, 20万亩良田被淹没,10万人告别故土。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郧县再次淹没土地50.42平方公里,动迁6万多人。

在郧阳广场巨报前,每天都聚集着读报的人。“这些报道非常真实,很有纪念意义。”两次移民的居民罗华刚告诉记者,1968年,年仅5岁的他和家人移居嘉鱼,1994年返回郧县老城居住;2010年,他家再次内安到郧县长岭。“读报纸上的每一篇文章,都是在回忆我过去的点点滴滴。”他深有感触地说。

郧县一中、郧阳科技学校、郧县实验小学、郧县新区小学等多所学校组织学生观看,并要求学习写出观后感。郧县摄影协会主席周家山表示,十堰晚报此次展出,堪称南水北调大型摄影展。 (十堰日报)endprint

猜你喜欢
郧县特刊十堰
湖北十堰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全部完成
童迷黑白秀
关于在湖北十堰举办观赏石鉴评培训班的通知
十堰城郊辖区2013年农村低电压治理成效浅析
湖北郧县:为6万中小学生佩戴“小黄帽”
两会特刊
奥运特刊
奥运特刊
两会特刊
上海世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