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非洲当国王

2014-12-29 00:00:00詹青云
南方人物周刊 2014年27期

耶利米·希顿的女儿艾米莉公主正在展示他们“ 国家”的“国旗”

去年冬天,当6岁的小艾米莉(Emily)问她的爸爸——耶利米·希顿(Jeremiah Heaton)——自己将来会不会成为一个真正的公主时,像大多数爸爸那样,耶利米感到自己不忍心说“不”。但和大多数爸爸不一样的是,耶利米认为,即便是一个浪漫的诺言,也一定要兑现,不是兑现其比喻意,而是兑现其现实意义。

做公主的前提,是拥有一个当国王的爸爸。可希顿一家生活在美国弗吉尼亚州,爸爸最多只能当上总统。所以,耶利米决定走出家门,建立属于自己的国家。

当天下午,耶利米就上网寻找领土了。尝试了几种语言后,他把搜索关键词定为“terra 1ius”,即拉丁语中的“不属于任何人的土地”。几个月的艰辛搜索后,耶利米终于找到了一片类似的“国土”,在离他家几千英里外的非洲,红海西岸的一片沙漠。

这片800平方英里(即约2000平方公里)的沙漠被当地人叫作“Bir Tawll”,位于埃及和苏丹之间。由于两国之间绵延了一个世纪的土地争端,尽管二者都宣称对此地拥有主权,事实上却无人占领这片沙漠。

考虑到这样的土地已经十分稀有,耶利米“国王”迅速启程了。赶在艾米莉7岁生日这天,他得到埃及政府的允许,开着拖车用14小时穿越了他的“国土”。最后,他登上一座较高的石头山,插上了“国旗”——一面由他的3个孩子共同设计的蓝色旗帜。

在耶利米看来,插上国旗宣誓主权这件事,可不是闹着玩的。想想看,历史上,包括他现在的祖国美国在内的诸多国家,不就是用第一个插上旗帜的办法完成了征服吗?“惟一不同的是,”耶利米说,“历史上的那些征服是战争,我的则是爱。”“我以对我女儿的爱建立此国!”耶利米国王宣誓就职。他把沙漠更名为“北苏丹王国”,自封国王,女儿艾米莉则成为本国惟一的公主。

看到爸爸带回来的照片时,艾米莉简单地表示:“酷!”爸爸妈妈同时为她准备了王冠和古典公主床。爸爸说,他们的国家很美,公主立刻发出了她的第一条命令:她希望自己的国家不会有人饿肚子。艾米莉公主还没弄清的状况是,他们的“国家”是沙漠,除了游牧的贝都因人,人口为零。

但耶利米国王认真地听取了这条建议,饥饿正是相邻地区的主要问题。他表示,“我们可以以国家的身份提供一些帮助。”

建国运动到这里还只是开始。政治学教授告诉耶利米,在这个时代,如果没有得到邻国和联合国等组织的承认,插面旗子,是不能算作建国的。

耶利米“国王”也正有此意,他已经向埃及、苏丹和非联递交了申请,希望得到正式认可并建立外交关系。耶利米很有信心大家会欢迎他的国家,“因为这是互惠互利的”,他说,他打算如艾米莉公主所愿,把“北苏丹王国”建为粮食生产中心。

“国王”在美国受到了冷遇,埃及和苏丹的大使都对他的申请毫无反应。可耶利米爸爸已经收获了最珍贵的认可,“公主”和两个“王子”都觉得他是真正的国王。

“作为父母,我们有时会走到自己都意想不到的道路上去,”耶利米笑说,“我只想告诉孩子,为了让他们的愿望成真,我可以走到世界尽头。”孩子们不知道的是,爸爸为踏上“国土”,克服了自己的恐惧。没去非洲之前,那地方在耶利米心里“是很恐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