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从7月25日起访问中南美洲五国,第一站是墨西哥,随后是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哥伦比亚、智利与巴西。在此次访问过程中,日本以政府开发援助为手段,提供无偿贷款、有偿贷款和技术支援等手段,号召上述国家支持其明年10月竞选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8月1日,安倍晋三在与巴西总统罗塞夫举行首脑会谈后发表了联合声明,表示要共同推动联合国安理会改革,以期尽早实现增加常任及非常任理事国的名额。这是日本为冲刺明年10月举行的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选举所做的新一轮努力。
根据安理会有关规定,安理会共有15个成员,除中、美、英、法、俄5个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外,其余10个成员为非常任理事国。非常任理事国席位经选举每两年更换5个,不能连选连任。根据地域分配原则,每次新选出的5个成员国中应包括来自亚洲和非洲的3个国家、一个东欧国家和一个拉美或加勒比地区国家。选举需要获得大会2/3多数票通过。日本上次担任非常任理事国是在2010年,历史上共担任过10次,和巴西一起并列世界第一。
除此之外,为了2015年能顺利当选,日本在去年底通过的2014年度预算案中列入了1.4亿日元的“拉票”费用。7月22日,为了宣传联合国改革的必要性,日本政府又邀请了十几位联合国大使级外交官员,参加在东京召开的“安理会改革研讨会”。
另外,根据日本《每日新闻》7月22日的报道,日本和巴西将联合同样想“入常”的德国、印度,再次组成“四国集团”(G4),并于2015年联合国成立70周年的时候,提出将常任理事国增加至11个国家的安理会改革方案。这是2005年以来,四国再次主导提交安理会改革方案。据悉,在这份改革草案中,将在原本的五大常任理事国中、俄、英、美、法的基础上,分别增加两个亚洲国家、两个非洲国家、一个中南美国家、一个西欧国家,总共6个席位。在任期两年的非常任10个理事国(两个亚洲国家、3个非洲国家、两个中南美国家、一个东欧国家、两个西欧及其他地区国家)方面,分别在亚洲、非洲、中南美、东欧地区增加一个议席,扩大至14个议席。
而从目前的情况看,对上述方案表示兴趣的国家并不多。除了日本因为历史问题肯定会遭到中国和韩国的反对之外,美国的态度也很谨慎,据《纽约时报》报道,美国政府已经表示,除非G4成员国同意放弃否决权,否则是不会支持改革议案的。俄罗斯也不希望安理会扩容,担心这样会削弱自身的全球影响力。另外意大利、巴基斯坦、阿根廷等国分别出于对德国、印度和巴西的反对,也都反对G4的“入常”方案。
这样一来,对于日本来说,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虽然是长期目标,但安理会“扩容”的改革短期内难以实现突破。在这种情况下,日本希望频繁担任非常任理事国以强化“安理会内的熟面孔”这一形象,争取各国的好感,以便在时机成熟时水到渠成地成为常任理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