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塞马拉草原时间

2014-12-29 00:00:00叶舒婧
南方人物周刊 2014年38期

8、9月,正是动物大迁徙的季节

一位曾在肯尼亚支教的朋友,讲起那段日子,提到斑马就两眼放光,“斑马屁股实在太好看了,简直百看不厌!”

到底好看到什么程度呢?

八九月,正是动物大迁徙的进行时,100万头角马、15万头斑马和35万头瞪羚,从散居南部的塞伦盖蒂草原开始,奔向水源和青草充足的马赛马拉。它们越过山麓,渡过鳄鱼虎视眈眈的马拉河,近千公里的长途跋涉危机四伏。

我们住在专门的酒店区域,房间是一栋栋独立的圆形小木屋,除了没有WiFi和电视,具备一切现代化设施。据说,曾有位设计师,为了建造一座完美融于周围环境又能与动物和谐相处的酒店,在马赛马拉住了整整10年,选址考察,终于发现大岩石上一处得天独厚之地,汽车开出去几分钟再回头,酒店就仿佛蒸发在森林中,只有这样,才不会打扰那些敏感的生灵们。

一大早,司机兼导游Jerry大叔就带我们坐上了顶棚可以打开的四驱吉普车,驶入国家公园。颠簸的泥路两侧,最先出现的是悠然自得地吃草的斑马,它们散漫却又行动一致,像自然的孩子,只跟水而来跟风而去。几匹小斑马撅起骄傲的屁股,黑白条纹的曲线优雅,透着金色的光泽。再往深处走,看到在荆棘中跳跃的羚羊和麋鹿;懒洋洋趴着不动的野牛;排成一列不紧不慢地移动的角马大军;灰冠鹤像鸟类标本般单腿立着;小象跟在大象后面,艰难地涉过浑浊的泥水;河马扎堆躺在马拉河中央的小洲上,歪着头仿佛集体中暑倒地。

Jerry拿起对讲机说了几句,调头就加速朝一个方向驶去。所有的吉普车都像是听到了号召,从四面八方涌来,司机们通过对讲机互相交换动物的位置情报——看来是发现狮子或豹了,而这,就是现代版的safari——狩猎旅行。

果然,一头猎豹被二十多台车团团围住,吃着刚捕获的羚羊,满嘴鲜血。像《动物世界》那样,只是这回没有隔着虚幻的电视屏幕,自然法则在眼前铺开。这种观看又显得有些可笑,它们不同于被关在笼子里的动物,是可以在草原上自由奔驰的,反倒是我们,躲在会移动的大铁皮箱子里,被小生灵们纯洁无瑕的目光注视。

思虑般的目光聚焦于一处,它们敏锐警觉,又坚毅平和,看似无目的性地漫游,又有目的明确的迁徙方向,如《走出非洲》所说,“再也没有一种家禽能像野生动物那样静如处子了。开化的人们已经不再甘于静谧,他们只有向野生动物学习,才能补上这个空白。” 来到马赛马拉,除了感同身受那份自由,更是来享受宁静的,尤其在因为埃博拉的恐慌而游客大减的这个夏天,没有什么比离开东海岸的酷暑、吹一吹草原荒凉的冷风更好的事了。

不远处,几只秃鹰围在死去的角马尸体上,草丛中散落着野牛极具艺术造型的风化头骨,死在路边已久的斑马肉被掏空,只剩下晒干的美丽斑纹皮,搭在空荡荡的骨架上。夕阳挂在长颈鹿绵长的脖子上,金合欢树兀立在草原中间,四周空无一物,美得凄丽动人。

Jerry指着远方说,“翻过那座山,就到坦桑尼亚边境了。动物真好,不需要签证,什么时候都可以自由来去。”

在马赛马拉,除了自由,更能感受宁静
小象跟着大象
母狮子线条优雅
河马扎堆躺在马拉河中央的小洲上

TIPS

拼团篇

●如果出行时间赶上八九月份的旅游旺季,最好在国内找好旅伴(5至6人),再通过网络联系当地旅行社。到了内罗毕也可以临时拼团,一般的旅舍或酒店都有safari项目,根据住宿条件的不同,马赛马拉国家公园3天的行程费用300到600美元不等。

装备篇

●摄影爱好者一定要带上长焦镜头。

●马赛马拉昼夜温差大,八九月,白天需穿上轻便防虫的薄外套、戴上遮阳帽;晚上则需要厚外套。野外风尘大,最好带一条能当披肩防晒、又可以保暖防尘的大围巾。

安全篇

●回酒店后不要随意外出走动,毕竟动物们可以四处活动,酒店虽离保护区有一定距离,但不能保证它们不会进入这个区域。遇到大型野生动物,尤其在夜间,请尽量保持安静,不要用带闪光灯的相机对着它们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