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新浪公司的一封“内部邮件”传出,触动了全网络:新浪总编辑陈彤辞职。作为网络媒体和舆论平台的新浪,深深地打上了陈彤的烙印。从1997年至今,从新浪诞生,到今天成为中国互联网新闻和网络舆论的重要集散地,陈彤把过去的17年,贡献给了这份事业。他领导着新浪新闻、博客和微博等各项与网民密切互动的业务,人们已经习惯于把对新浪的体验和感受与陈彤联系到一起。他的辞职比国家的一位部长的辞职更加触动网民的心。
网上迅速形成的舆论,给了陈彤对网络媒体发展的贡献极高的评价。社会问题观察家祝华新先生这样评价陈彤的贡献:“如果把互联网理解为内容平台,特别是社会舆论场,那么这些年来对中国互联网影响最大的人物,无疑是陈彤。如果说当年陈独秀办《新青年》开了白话文和新文化之风,陈彤对网络文化的发展,公民社会的成长,也属于开风气的弄潮儿。”
陈彤自己在微博上发了一个简短的声明,表达了他对自己的工作地位的认识:“正是这样一个风云际会的时代,使我有幸参与了中国互联网的变革与进步,对此我倍感自豪。”
互联网媒体是无论多少精力和热情都可以吸纳进去的无底洞。陈彤恰恰是一个精力和热情都超级旺盛的人。他长期不知疲倦地工作,做事雷厉风行,行走如风,没有人看到他踱过方步。他常穿拉链夹克衫,免去了穿正装打领带的时间。他不肯浪费一点时间。做网络媒体必须随时都在待命状态,他随时都在工作状态,并且往往事必亲躬,不允许出差错。
把握新浪这样重要而且敏感的媒体,并不只是需要精力和热情。新浪磨炼了陈彤面对“复杂中国”的能力。他是媒体新浪的化身,各方面的压力都会准确地汇聚到他那里。在这个巨大的网络帝国里真会发生很多事情,陈彤的甘苦却并不像网民的情绪那样,可以按自己的方式寻求发泄。
在生活中,陈彤具有侠气,慷慨好义,喜欢朋友,广有人缘。他常常带上好酒请客,在微博上不少互相嘲骂过的网络名人都喝过他的酒。他是一个江湖大佬。他感情和精力一样充沛。在宣布离开新浪后,他做了一个让员工意想不到的举动:用他自己的钱,把以前对员工的经济处罚退还了。
陈彤离开了跟他一起成长的门户网站,互联网评论人士谢文说,“陈彤从始至终在新浪门户的探索、建设和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陈彤的离去被很多人认为是象征着门户时代的终结。”如果事情真如谢文先生所说,而参与开创的同时也亲自送别网站门户时代的陈彤才47岁,这个世界的变化也太快了。
“如果把互联网理解为内容平台,特别是社会舆论场,那么这些年来对中国互联网影响最大的人物,无疑是陈彤。如果说当年陈独秀办《新青年》开了白话文和新文化之风,陈彤对网络文化的发展,公民社会的成长,也属于开风气的弄潮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