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冬,李阿强
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损伤、猝死等事件频发,不仅给学生本人及其家庭带来了不幸和痛苦,极大地打击了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热情,影响了学生体质的增强,也给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及体育教师造成教学管理上的困惑和不安[1]。2012年教育部等四部委共同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等文件,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加强学校体育运动安全的重要性。目前这方面的大量研究还停留在理论层面上。
基于上述认识,秉承“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从人本主义和生命关怀的角度出发,为其它体育选项课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提供保障,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运动安全需求。
2008年在我校公共体育课6个轮滑选项班和14个游泳选项班中进行了运动防护教学实验教学实验,2009年3月至6月对在52个选项班中进行了运动防护教学实验。2009年8月至2012年6月对我校2009级、2010级全体学生进行教学实验。
1.2.1 调查问卷法
在2010年11月、2011年11月、2012年11月,分别对我校2009级、2010级、2011级进行运动防护课学习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3654份,回收13635份,回收率99.9%。对包括专家、学者和教师在内的各种人士共93人进行了随访。
1.2.2 教学实验法
对运动防护课程进行实验研究,探讨课程的可行性、有效性。
1.2.3 数理统计法
对13635份问卷表进行数理统计。
1.3.1 建立“运动防护”课程理念
所谓“运动防护”课程理念,是指将带有目的、知识、技能学习意义的各类运动安全教育类内容融入体育课程教学体系之中,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多元教学内容体系。
1.3.2 “运动防护”课程的构建思路
首先,要根据学校体育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和目标需要。其次,要根据学校运动风险管理及运动安全教育的实践模式的发展趋势。最后,要能够解决学生运动防护知识匮乏、运动防护技能缺失的问题。
1.3.3 确立“运动防护”课程目标任务
第一,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运动防护的基本理论知识;第二,掌握学生处理运动伤害事故的动手操作技能;第三,培养学生体育运动中预防和应对运动伤害事故的能力。
以“运动防护”课程为载体,进行运动安全教育实践探索。在防护课教学实验前,对教师进行运动防护知识、防护技能、运动风险管理知识的培训,采用外出学习、邀请专家来我校进行教学演示、教师集体演练等多种形式,增加教师的知识储备和提高教师的防护技能。于2009年8月开始以体育必修课的形式开设了运动防护课。目的是以课程为载体实施有效的运动安全教育,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运动防护技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学生运动猝死、减少学生的运动损伤,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科学的运动习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目的[2]。
前期研究发现,以往相关理论主要集中在运动损伤、运动险情救护、运动处方、运动康复以及运动心理康复等方面,各理论体系之间相互分离,并无一整套适合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相关理论体系。首先,运动防护技能的发展呈两极分化,一方面是对易发、高危性运动险情防护的专业化,另一方面是对普通低危险性运动险情防护的漠视;其次,运动防护行为经验的离散化,这里的行为经验指通过对运动险情的经历而获得的直接经验。从课程目标出发,根据运动防护的以上特点,对运动防护技能进行甄别和遴选,在选择过程中体现针对性、递进性、科学性等原则,构建了包含运动防护理论、运动防护实践、网络辅助平台和运动安全风险管理四大板块的运动防护课程体系(图1)。完备的运动防护课程体系使学生预防有其法、救险有其技、咨询能共享、责权可分清,从根源上解决了学生的运动安全问题,有效地解除了学校、教师、家长及学生的后顾之忧,为解决大学生运动安全问题提供了基础和支撑。
图1 运动防护课程体系
该课程的教学设计难点在于使运动防护课程与现有的体育课程有机融合、相互促进,既要使运动防护课程贯穿体育教学始终,又要使提高学生运动安全性的教学目标落到实处。“双线多点”的辐射式教学设计(图2),是指以各选项课都需掌握的运动防护理论(简称公共运动防护理论)和各选项都需要掌握的运动防护实践(简称公共运动防护实践)为两条主线进行集中授课,使学生在上选项课之前,就已经初步了解了发生运动伤害事故的规律,能够进行初步的运动风险识别。再将不同运动项目的运动防护技能放在相应的选项课教学中进行学习,以便更好地掌握预防和处理该项运动伤害的方法,提高学生运动风险应对能力,使学生克服心理恐惧,敢于学习和尝试新的动作,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图2 双线多点教学设计
提出运动防护教学“四步法”。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防护意识和防护技能,以“基础理论——情境预设——实践操作——技能内化”逐步递进的“四步法”,使学生熟练掌握运动损伤的防护手段和应对技能。并在理论研究和实践积累的基础上合理运用“贯穿式”、“分层递进”、“双分”等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多种教学方法综合应用,使学生知、情、意、趣全面发展。结合运动防护课程实际情况,进行“教”和“学”实效性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引入了情境教学模式。在运动防护课程中实施情境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将理论与实际相联系,培养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转化为实践的能力;学生个性倾向不尽相同,通过情境模拟,可以调整学生的心理应激水平,协调理性与感性之间的关系;通过在模拟遇险情境反复练习,使学生形成背景性经验,从而将所学到的应对特定险情的知识与技能贯穿起来。解决了学生在真正的险情发生时因应激水平的变化而导致无法正常发挥防护技术的问题,使该课程的“防”与“护”落到实处。
我们以质性评价为基础,形成了“三段式”评价方法。第一阶段:对学生的防护基础技能实行量化评价;第二阶段:将学生的进步幅度、学习热情、练习积极性、团结协作能力等作为评价指标进行定性评价;第三阶段:随机抽取模拟遇险情境,教师根据学生的操作表现对学生的操作技能、发现问题与处理问题的能力进行动态的评价。
3.4.1 基本技能考核内容
心肺复苏(满分10分)
操作方法:单个操作考核,操作程序错误扣10分。
表1 操作技能评分标准
3.4.2 情境模拟考核内容
教师自设遇险情境进行考核。
操作方法:学生按个人意愿分成小组,轮流抽取预设情境,其他同学配合抽签同学完成情境模拟考核。教师根据考生的操作技能水平和实践能力评分。
表2 操作技能评分标准
表3 实践能力评分标准
运动防护课程是一门理论知识纷繁复杂、实践操作性强的课程。理论知识涉及到游泳、篮球、足球、滑雪等多类运动项目,涵盖运动医学、运动生理学、人体解剖学等不同学科的知识结构。而实践操作也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该学科在进行运动损伤处理,心肺复苏实验等救护和急救环节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学生互相配合演练。实践操作过程趣味性和娱乐性不强,在教师的指导监督下学生还可以进行练习,课后就很少进行。由于课程涉及内容复杂,教学时数有限,学生不能很好地掌握避险自救知识,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1]。充分利用现代网络与信息技术建立了运动防护远程教学网站(图4)[3]。为学生提供动画、视频、图片、文字资料,为学生提供图文并茂的丰富教学资源,为学生自主选择所需资源提供了可能。嵌入了自救、救护实验室,实现了遇险应对的网络模拟,增强了人机交互。教学系统实现了开放式的体育教学资源开发与共享平台,保证了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在时间和空间上使运动防护课的教学得到延伸。
在运动防护教学中引入运动安全风险管理机制,将运动风险管理中的风险识别、风险应对、风险评估等需要学生掌握的内容融入到运动防护课程教学中,能使学生在掌握防护技能的同时,成为自己运动安全的管理者。在此基础上编制了《大学生运动安全风险核对表》、《教师教学安全风险核对表》,作为教师及学生运动安全风险识别的重要工具。学校也参与到大学生运动风险管理中,编制了《学校风险核对表》,并连续三年为学生下达了《运动伤害告知书》。通过对运动安全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应对,提高了学生的运动安全性。通过对教师进行运动安全风险管理培训,增强了教师对学生课内外运动安全的管理和控制能力,消除了教师的后顾之忧,使教师敢于拓展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学生也能够充分体验到体育运动的乐趣,提高学习的热情。
图4 运动防护课程网络教学平台
运动防护课程的实践教学研究,为运动安全教育开创了新的模式。在运动防护课程的实验教学、实践教学过程中,构建了由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网络辅助教学、运动安全风险管理组成的运动防护课程体系。采用“双线多点”辐射式的教学设计,以各选项课都需掌握的运动防护理论和各选项都需要掌握的运动防护技能为两条主线进行集中授课,再将不同运动项目的运动防护技能放在相应的选项课教学中进行学习,实现了运动安全类课程与原有体育课程体系之间的无缝对接;结合运动防护课程实际情况,进行“教”和“学”实效性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形成了以运动防护教学“四步法”为代表的运动防护教学方法体系,在实践层面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以质性评价为基础,针对运动防护课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学习过程,形成了“三段式”评价体系;引入了运动安全风险管理机制,对大学生的运动安全进行了全面管理。本课程在我校2009级-2012级学生中取得良好效果,学生的运动伤害事故发生率逐年下降,学生满意率为97.2%。
[1]陈晓冬.体育强国目标下运动遇险防护课程开发的需求研究[C]∥proceedings of the 2010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hildren and youth fitness and health,2010(10):113-116.
[2]甄子会,王焱森.普通高校开设运动防护课的可行性探索[J].继续教育研究,2012(5):164-166.
[3]陈晓冬,甄子会.运动遇险防护课程网络化教学平台的构建[J].高师理科学刊,2012(6):8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