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银传 赵倩
摘 要:平等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社会主义追求的核心价值目标。将平等纳入社会主义所倡导的核心价值观,体现了亿万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和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自觉,彰显出社会主义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群众平等主体地位的价值内涵,也必将在当前利益分配调整、和谐社会构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的伟大实践中发挥巨大的导向作用。
关键词:平等; 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4)05-0035-04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出了集中概括和高度凝练: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三个倡导”24个字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个人三个层面展开,既相互区别又内在融合,构成了一个具有全方位规范和导向作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看似简洁的12个词却绝不是简单地选取和排列,其背后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历史和现实内涵,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在创造性地回答“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基础上,对于“建设什么样的国家、怎样建设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怎样建设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怎样培育公民”的深层思考、价值追求和基本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源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土沃壤,具有很强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是对中华民族几千年传承下来的合理价值理念的传承、借鉴和创新。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发展要求,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此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它吸收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大胆借鉴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的合理成分,同时剔除了资本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价值观的思想侵蚀。这24个字为国人廓清迷雾、坚定信念、鼓舞士气、形成共识、凝聚力量提供了基本遵循和行为导向。
一、平等价值观的历史追溯
儒学创始人孔子生活在春秋末年一个“礼崩乐坏”的社会环境中,在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型过程中,周朝典章制度的合法性遭到质疑、形同虚设,人们行为失范和社会信仰危机的烂局亟待整肃,整合社会成员的价值信仰、形成价值共识,成为当时政治家、思想家和普通民众的共同愿望与心灵呼声,于是儒家学说应运而生。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儒家思想对中国人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影响是至为深远的。
儒家平等价值观的基本思想是:第一,“人皆可以成圣”的成仁观点。孔子主张人的天性不存在太大差异,人的德行是平等的。孟子也说:“舜,人也;我,亦人也。舜为法于天下,可传于后世,我由未免为乡人也,是则可忧也。忧之如何?如舜而已也。”(《孟子·离娄下》)他进一步提出人在成仁的机会上也是平等的,就算是普通人也可能成为像尧舜一样的圣人。第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之道。儒家主张“推己及人”,为人处世是以修德来调节自身与他人的关系,以“仁者爱人”为前提,平等待人。第三,经济上的“平均主义”。孔子反对苛政下的贫富不均,他直言:“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论语·季氏》)第四,“有教无类”的教育平等观。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开设私学,实施平民教育。第五,“天下大同”。儒家构想的理想社会是一个天下为公、仁爱友善、讲信修睦、和谐共处的大同社会。当然,儒家的平等价值观表面上是“仁”,实质上是“礼”,即所谓“克己复礼为仁”,其“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中的“均”是“各得其分”、“安”是“上下相安”,目的是维护封建等级尊卑秩序的“礼制”。
自由、民主、平等、博爱、人权是资本主义反对封建主义的旗帜和纲领,经过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政治学家、哲学家的不断凝炼以及资产阶级国家机器的不断宣扬和整合,已经成为当代资本主义的核心价值观。1689年英国通过《权利法案》,它以明确的条文限制了国王的权力,约束国王的行为,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776年美国大陆会议发布的《独立宣言》以及随后的《联邦党人文集》,充分肯定了自由、民主、平等、追求个人幸福是人固有的权利。1789年法国制宪会议通过的《人权宣言》,表达了启蒙思想家倡导的“以人为本”的价值内涵,揭示了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博爱的价值原则,体现了摧毁中世纪基督教神学“以神为本”和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以权为本”的要求,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和封建的人身依附关系,成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的思想理论武器。《权利法案》、《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是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纲领性文件,具有反对中世纪基督教神学、封建专制制度、封建人身依附关系以及封建主义“非主体性核心价值观”的历史进步性。它们将资产阶级的核心价值观(自由、民主、平等、人权)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价值原则,以维护资产阶级的核心利益。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在现存的资产阶级社会的总体上,商品表现为价格以及商品的流通等等,只是表面的过程,而在这一过程的背后,在深处,进行的完全是不同的另一些过程,在这些过程中个人之间这种表面上的平等和自由就消失了。”[1]“平等地剥削劳动力,是资本的首要的人权。”[2]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平等既包括起点的平等,又包括过程平等,还包括结果平等;既包括程序正义,而且更包括实质正义;不仅是政治法律地位上的平等,而且还是经济和社会地位上的平等。正如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的:“平等应当不仅仅是表面的,不仅仅在国家的领域中实行,它还应当是实际的,还应当在社会的、经济的领域中实行。”“无产阶级平等要求的实际内容都是消灭阶级的要求。任何超出这个范围的平等要求,都必然要流于荒谬。”[3]对此,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指出:“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在迫使个人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从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之消失之后;在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在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他们的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权利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4]因此,马克思主义平等观(或者说无产阶级平等观)强调不仅要消灭不平等的社会现象,而且要消灭一切不平等的社会根源——生产资料私有制,要消灭一切阶级、阶级差别和社会差别,解放全人类,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这种平等观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解放全人类、实现共产主义为终极价值目标,充满了对人类的终极关怀,是人类历史上最彻底的、科学而合理的平等观。
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平等价值观的重要性
第一,平等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根本目标。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相比较,其最为突出的优点之一就是能够在更大范围里、更加彻底地实现平等,让平等权利惠及最普通的群众,从而消灭由于生产资料占有的不平等而导致的剥削与分配不平等,消除一切特殊阶层和个人的狭隘限制。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要消灭一切不平等的剥削关系,满足人们追求的平等愿望。社会主义的平等观是在批判、借鉴人类历史上平等观的基础上形成的,它主要吸收了资产阶级平等观和空想社会主义平等观的合理因素,摒弃了其中落后、保守、空想的因素。社会主义将平等建立在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之上,并且通过国家宪法和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使得平等有了经济上和政治法律上的保障。为了实现社会平等,中国共产党人走了一段漫长而极其艰苦卓绝的奋斗之路,毛泽东外争民族独立抵御强大外敌,以期改变长久以来国际地位的不平等关系;内求实现国家统一,争取全中国各民族人民社会关系的平等,为此无数英雄抛头颅洒热血,为的只是将人民期待已久的自由平等权利换回。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不仅阐明了社会主义平等观的实质,也指出社会主义的平等就是要实现“共同富裕”这个根本目标。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从来就不是贫富问题,而是如何处理贫富差距的问题,社会主义的平等不是共同贫穷,更不是平均主义,而是要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富裕”是指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共同”指的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更具体地说应该是社会成员财富的分配方式。在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果的今天,国家越来越重视调节收入分配,更重视怎样让全体人民平等地共享发展成果。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根本目标是不允许贫富两极分化的出现和加剧,社会主义平等必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互依存,要在公平与效率之间保持张力。一方面,通过市场竞争机制和追求效率让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提高效率;另一方面,通过再分配机制和“先富带动后富”,来实现社会公平。总而言之,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就是对平等的追求,平等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让平等正义成为社会主义制度的首要价值追求,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之一。
第二,平等是当代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任何一个国家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想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凝聚全民族的价值共识,形成民族发展的正能量。在当今中国,如何在利益多元和价值观多元的条件下,合理调节各方利益,形成价值共识,充分激发社会活力,调动一切社会创造力和积极性?如何将实现每个社会成员积极向上的“个人梦”与全体中华儿女共同的“中国梦”有机结合起来?合理的答案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平等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也是全体社会成员的价值追求和价值准则。我党自建党以来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建立起无产阶级专政,实现了全中国人民的解放,为人民群众获得真正的自由、民主、平等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功促进了社会主义生产力跨越式发展,为平等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现在的当务之急通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让人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以及平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权利。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实现当今中国可持续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只能依靠人民群众。只有让人民群众充分平等地参与国家的治理过程,平等享受国家发展的成果,平等感受国家进步的荣光,人民才会真正心甘情愿地投入到国家的发展实践。社会主义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平等”的巨大推动力,以“平等”凝聚人民群众的力量,成为社会主义持续稳健发展的不竭动力。
第三,平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动力和精神支柱。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伴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节节攀升,我们摆脱了过去计划经济高度平均主义下的普遍贫困,逐步实现小康,开始走向富裕。但是,另一方面,由于自然和历史的原因,加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不规范,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过大。除了个人能力素质差别的原因之外,国家在经济转型期利益分配不均、调节滞后以及城乡、地区、行业、阶层身份差异导致资源占有和分配不公平是其中的主要原因。这种不公平现象任其发展,势必损害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得社会发展失去动力和活力。针对改革开放30多年来积累下来的社会不公平的矛盾和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必须坚持维护社会主义公平正义,并且明确表达了要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更是制定了全面深化改革解决社会分配不公平问题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强调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努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前景。平等价值观作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精神动力,推动着全体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平等价值观的基本路径
在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平等一直是人类追求的价值目标和梦想。在科学社会主义产生以前,由于历史和阶级的局限,以及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局限,空想社会主义者对于社会平等的理想追求和设计只能是空想。马克思主义认为:“真正的自由和真正的平等只有在共产主义制度下才可能实现;而这样的制度是正义所要求的。”[5]这是因为,在共产主义社会里,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和共产主义公有制的实现,阶级剥削的消灭以及阶级差别、社会差别的消失,共产主义先进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培育,为平等理念的张扬、平等规则的完善、平等行为的规范、平等目标的实现提供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基础和保障。
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在当今中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平等价值观,需要从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夯实其社会基础。
第一,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夯实平等价值观的物质基础。平等价值观的实现绝不可能脱离生产力的发展,绝不可能离开物质现实条件的创造。无论是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还是资本主义社会,都无法实现真正的平等。因此,高度发展的社会生产力是实现分配平等的物质基础。只有在生产力得到充分发展的前提下,才可能为促进和保障真正的、普遍的平等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相应地,平等的收入分配原则和制度才能更容易推行和落实。那么社会主义制度下如何大力发展生产力呢?答案是将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地结合,充分利用市场、商品、货币、资本等资源要素,发挥价格和竞争机制,实现生产资料和社会产品的最优化配置,大力发展生产力,为实现社会主义平等价值观积累物质基础。然而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为了“做大蛋糕”,而更重要的是如何“分好蛋糕”,这对于实现平等价值观是至关重要的。现阶段我国正积极探索如何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如何最大化地激发调动劳动者积极性,其中最重要的一个途径就是允许各类社会成员通过投入资本、技术、信息等各种要素获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的报酬。科学引导收入分配平等观,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进一步建立健全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稳定地增加对社会公共服务的资金投入,尤其更应偏向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低收入行业,使经济发展的成果被更多人平等地享受直至惠及全民,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统筹城乡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取缔非法收入、限制垄断收入、调节行业收入差距,缩小社会成员间经济和生活条件、社会地位的差别,坚决防止两极分化。通过户籍制度、教育体制、医疗体制等的改革,使社会成员更多地享受就业、教育、医疗等机会平等的权利。
第二,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供平等价值观的制度保障。在经济社会深入发展、深刻变革的新形势下,通过怎样的形式和途径实现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这是当前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主要探索的新问题,也正是夯实平等价值观的政治基础所致力于解决的问题。社会主义的平等价值观的实现需要强有力的制度保障,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正是以实现所有人平等自由全面发展为终极价值追求。党和政府应从实践上把平等提升到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规定的高度,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针对当前阻碍发展的腐败和特权等突出问题,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强调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治。强调通过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平等享有的权利,让人人平等地参与对国家和社会的治理,让人人平等地监督党和政府,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让一切不平等的特权无处遁形。
第三,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供平等价值观的文化土壤。价值观是文化的根本,文化是价值观的土壤。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是为平等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夯实文化基础。践行平等价值观的前提应该是培育平等价值观,让平等观念真正深入人心,这样才可能转化为人民现实的行动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当前我们进行社会改革和建设所需要的锋利的思想武器。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中,首先应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摒弃封建思想中腐朽的等级观念、官僚主义、迷信思想等,同时警惕资本主义思潮中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错误价值观的侵蚀。其次应着眼于国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通过发展科学文化事业加强平等价值观的宣传普及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落实“三个倡导”,将平等价值观教育贯彻到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之转化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力量。在各级领导干部培训中、在各层次国民教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在各类群众性创建精神文明活动中,不断加强对平等价值观的宣传和教育,使之潜移默化中影响每个人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最后是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公益性事业、经营性文化产业,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明活动,在文化产品的生产、流通和消费中,加强先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宣传和教育,让社会主义平等价值观渗透到文化产品中,渗透到各种传播媒介中,渗透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职业教育中,通过各种组织形式,让平等价值观真正地贴近百姓生活,让平等价值观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平等价值观真正大众化,化为人民群众的自发思想和自觉行为。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十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02.
[2]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38.
[3]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九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12-113.
[4]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35-436.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582.
[责任编辑:孙明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