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良智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道德经》第十一章
《道德经》第十一章说:“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意思是说: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个毂上,有了毂中间的洞孔,才有了车的作用。揉捏黏土做成器皿,有了器皿中间的虚空,才有了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中间的空地方,才有了房屋的作用。所以“有”给人以便利,“无”使它发挥作用。
天下人贵“有”,认为有了一切就是拥有了一切。其实这是错误的,没有“无”,这些“有”便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我们往往看重有形的“有”,而忽视了“无”的存在。我们不能用“有”来否定“无”,当然也不能用“无”来否定“有”。赵括也罢,马谡也罢,自以为熟读兵书,肚子里是满满的纸上兵法,没有虚空,听不进去别人的劝告,也没空隙容得下别人的建议,纸上谈兵,最终惨败,一人之败,改写了赵国和蜀国的历史。有个词叫“虚怀若谷”,谦虚的胸怀像山谷一样,啥建议都能容得下,这样才不会出现决策失误。
“有”和“无”是辩证统一的。
正是因为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供轴转动,车才得以行驶。正因为器皿中间有很大一块虚空的地方,才得以盛物。正是因为房屋有四壁门窗之间的空间,才能供人居住。所以这就是“无之以为用”。车、器皿、房屋这些实体都给人带来便利,这就是“有之以为利”。
老子将“无”放在第一位,把“有”放在第二位,显示了老子辩证思维的特点。
在我们教育上,我们习惯于借鉴他人的教学模式,并通过借鉴或独创,为拥有了一套教学模式而雀跃。于是,各种教学法,各种教学经验,各种教学模式纷纷出现,拥有者忙着讲经,羡慕者忙着取经,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成为教育上的一大奇观。其实,无论啥教学模式,必须落地,与当地的教育教学实际相结合,才有生命力,绝对不是机械照搬,或盲目模仿。真正的教学法是应该处在“无法”的境地的,随手拈来,出神入化。教无定法,“无法”乃是至法。从一定意义上说,教学模式在带给我们便利的同时,也会使我们丧失主观能动性,丧失创造力,造成一种依赖,是腿脚好的人拄着拐棍走路,因而它也是一定意义上的一种八股,一种枷锁。
真正的教育家,不依托声光电环绕的多媒体,仅仅靠一支粉笔,或者啥都不用,就会把课上得精彩。真正的武林高手,在他们手里不一定手持先进武器,一个树叶同样能成为致对方失败的利器。有为下,无为上。有之后的无形的教学真功夫,才是为师者当追求的。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两个人都想去南海,富和尚忙着准备车船,忙着等候时机,而误了行程。贫和尚一盆一钵,抬腿就走。贫和尚在南海欣赏自然造化之妙时,富和尚还没动身呢。所以,“有”虽然提供了便利,但如果人被物化,被工具化,到头来毕竟还是一事无成。穷和尚给我们很好的范例,事在人为,“无”并不可怕,相反让我们更彻底和决绝,不盲目依托“有”之利,却注意发挥“无”之用,则事成矣。
前段时间,某地大搞教育改革,曾让孩子扔掉了书包,扔掉了文具盒,扔掉了纸笔,一人一iPad进课堂,教材全部拷贝在iPad里,作业全部在iPad里布置,美其名曰减负。其实,这也是没有处理好“有”和“无”的关系。“有”了iPad很好,但充其量这是工具之利,是不能替代当下的教学方式的。教育教学,更需要深谙教育规律的管理者,需要业务素质棒的教师,需要按照教育规律开展的教育实践活动,喧宾不可夺主,工具的革命,不能替代教育的全部。“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教育也是一样,教育者真的教育能力在工具之外。工具再高明,充其量是个辅助,如意金箍棒再如意,关键使用者孙悟空还得有真本事。
一个名校,其吸引人的地方往往不是高楼有多高,设施有多全,配备有多豪华,并不是这些“有”的层面上的原因,往往恰恰是该学校的师资、氛围、文化、潜质、风气、历史等看不见摸不着的“无”层面上的因素。
在《道德经》种,老子反复使用“有”和“无”的概念。当然,意义不尽相同。《道德经》第一章说:“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认为“无”才是天地的本始,“有”要后于“无”的,它是万物的根。《道德经》第四十章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认为天下万物生于有形,而有形则生于无形。
这种“有”与“无”之间的辩证关系,让我们知道,世界上并不是“有”了才重要,其实有时“无”才更关键。无用之用,是为大用。一个陶瓷碗,我们看到了陶瓷组成的碗沿,中间的虚空部分往往被我们忽视,但恰恰是看似无用的虚空部分,才是碗之所用。
上文所说的车、器、室都是“有”,有形的东西,给人类带来了便利,但恰恰是虚空的“无”的部分才是最大的作用。正是有了“无”,“有”才能发挥作用。
反思我们的教育,高明的教育管理者,在注重学校高楼建设、学校“有”形层面投入的同时,似乎更应该注重塑造那种文化的、潜层面的“无”形的教育软实力。我想,这也应是“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的另一种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