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紫砂自然花货“怡园壶”

2014-12-27 07:46吴奇敏
江苏陶瓷 2014年1期
关键词:花货顽童自然界

吴奇敏

(宜兴方圆紫砂工艺有限公司,宜兴214221)

我们可以依据中国程式化的艺术审评标准,将中国紫砂壶艺的陶境和陶品表现出来。现以紫砂自然花货“怡园壶”为例(见图1),漫谈细品紫砂自然花货的艺术创作。

图1 怡园壶

1 紫砂自然花货“怡园壶”的设计风格

紫砂自然花货“怡园壶”的壶式端庄秀美,造型圆润充实,以曲线构成主体形式,从壶钮、壶盖、壶身再到壶底,没有任何硬性的折线和角,显现出球形大小均衡适度的节奏感。紫砂“怡园壶”一弯嘴、圈把,截盖与口吻合,壶钮似瓜蒂,随意倾斜向一侧,触觉舒适,具有很强的形式美感。尤其是“怡园壶”整个形态的流线掌握,优柔曲折,犹如小泉流水,令人大呼叫绝。壶身正面刻绘出一幅顽童在田园嬉戏的场面,玩味十足,将紫砂自然花货的田园气息完全散发出来,使人好似看到一幅细腻优雅的田园风景,一节瓜藤随风而动,隐逸着一片田园景色,一片碧色,而顽童嬉戏其间,景色引人入胜。

2 渐入意境的紫砂“怡园壶”风光

紫砂自然花货“怡园壶”的葫瓜造型,与壶腹刻绘的顽童嬉戏场景,一起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田园风情画卷。“怡园壶”神奇独特、巧夺天工,以蔬果的姿态向人们诉说着小乡村的历史:清清的河水平缓地流淌着,水美质洁,风是那么清新,全身心似乎被彻底洗涤过一般,干净、清爽。河岸上古树参天,芳草萋萋,偶尔能看到三五成群的鸭子浮游在水面上悠闲地觅食,牛儿甩着尾巴在吃草,顽童则坐在横生伸出水面的树干上,脚丫子拍打着河水,或者干脆就在水中嬉戏。四周三五农家散布其中,炊烟袅袅。荷锄的村夫、浣衣的村妇、纳凉的长者、游戏的顽童,和远山近水绿树共同构成一派田园风光。再进一步联想,仿佛看到了在开阔的田间,一棵古榕树驻立其中,郁郁葱葱的大树冠与周围金黄的稻田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榕树下河水蜿蜒流去,青翠的竹子是河边最恰当的陪衬,炊烟升起的地方,农户人家挑着禾草担子慢慢地走来,牵着水牛的村民从树下悠然走过,一派田间闲情令人顿生向往之情。思绪返到紫砂自然花货“怡园壶”,凝视葫瓜的自然物状,审度壶腹顽童嬉戏的画面,如此一幅动人的乡村田园风情画卷,让我们领略到了俗世生活之外的田园美景。

3 自然界中物象转化成为紫砂壶的艺术创作

认识事物的过程,是一个由认知到感知的过程。在还未谈及紫砂花货创作是如何将自然界中物象转化为艺术之前,我们先了解紫砂花货的两个最基本特点:一是它不受传统紫砂壶光货造型所约束,二是它以紫砂壶作为载体来表现自然界中的某种物象。将借物抒情的具象紫砂花货与抽象拟物的紫砂光货相比,紫砂自然花货是直接亲近自然、感知自然和描摹自然的现实表现,是作者领悟自然物象最真实、最天真、最圣洁的客观再现,有如苏轼“见与儿童邻”般的童真那样真言无忌。在审视紫砂自然花货“怡园壶”的品评标准时,将此壶拿到人与自然的辩证和谐中去漫谈,由此窥见了自然界中的物象转化成为紫砂壶的艺术创作过程。

4 紫砂自然花货“怡园壶”创作入境的过程

诗、书、画也好,紫砂花货也罢,作者在亲临、认知、感受、触动和描摹自然与艺术创造的修炼过程中,肯定少不了先“身同感受”,后“境由心造”的创作过程,紫砂自然花货“怡园壶”的创作同样如此。紫砂“怡园壶”的创作入境过程基本可以分为临物描形、身同感受、刻意为之和境由心造四种认知层面。

在每个阶段的创作中,紫砂“怡园壶”均表现出了对同一物体的不同认知,而这种认知深浅的过程就是循序渐进、渐入佳境的过程。临物描形是作者最初认知事物的阶段,通过观摩和临习自然界中的葫瓜来认知实物本体,这是最初接触所要表现物象的第一过程,也是对物体本身进行美学思考的第一次定位。创作入境的第二过程,也即是想要从自然环境与历史外界影响的角度来深入理解所要表现物象的形体变化过程,即为“身同感受”。而“怡园壶”的壶腹刻绘的顽童嬉戏场景,则托物言志、借物达意,是领略田园风光渐进境界的影像。

紫砂自然花货“怡园壶”的造型,是对农村宁静祥和的生活气息的手工追思,是将素朴物质的纯真移情于器物的创造,这是返璞归真的心情使然,外溢出平和、淡雅的审美情趣。农家的田园风光,构成了一种充足的安闲气氛。现代文明的快节奏被这些植物果实挡得远远的,这把“怡园壶”所昭示的自给自足的生活形态,再一次强烈地唤起人们回归田园的梦想。

[1]沈晓平.浅谈幸福长寿“满园春色壶”[J].江苏陶瓷.2012(03):60.

[2]余春明.回忆我的老师[J].东方散文.2013(02).

猜你喜欢
花货顽童自然界
自然界中的神奇香料
自然界的一秒钟
紫砂花货的艺术特色分析*
例说“自然界的水”
孔子劝顽童
路遇顽童
中外文学中的“顽童”
艺术奇葩——宜兴紫砂壶象形器
浅谈紫砂花器
自然界的奥运狂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