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秀娟
(宜兴 214221)
紫砂壶自诞生至今已有近六百年的发展历史,“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正是这一丸珍稀的紫砂土,赋予了宜兴这座城市独到的艺术和人文韵味,而宜兴紫砂壶更是名闻天下,并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历代能工巧匠充分运用大自然赋予宜兴独特的紫砂五色土,创造出了千姿百态、精彩缤纷的壶艺作品,这些作品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逐渐超越了一般壶器的审美功能,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体系和造型规律,从而让人百看不厌、百玩不厌,直至痴迷其中。
紫砂壶艺长盛不衰的原因与其本身造型艺术表现和人文内涵是分不开的,每一把经得起时间和世人推敲的好壶,不仅具有实用优势,更是艺术和人文的结合体。作为当代制壶人,我们在创作的过程中也在不断思考和改进,以期呈现给大家别开生面的艺术风貌,在这一过程中,学习和借鉴名家名作亦格外重要,从中探求知识、激发灵感、力求创新,从而形成自己的壶艺风格。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汪寅仙的“蝉衣斑竹提梁壶”(见图1)极具工艺性和文化性,给人以一目了然的视觉美感、打动人心的自然气韵,以及一气呵成的茗饮功效。现便以此壶为例,浅谈其艺术和人文之境,以期共鸣和斧正。
图1 蝉衣斑竹提梁壶
紫砂壶造型极为丰富,大致上分为光器、花器和筋纹器,而花器则是依据自然生活中事物为原型,经提炼加工从而变换为独特的艺术形象。“蝉衣斑竹提梁壶”显然是一把风格鲜明的花货,其造型不仅具有适度的艺术夸张,更着意于生动灵气和紫砂泥料的天然色泽。壶身选大自然中的一段秀丽的湘妃竹为形,挺拔生动,淡黄色的色调细腻纯净,仿佛微风轻拂其上,嫩竹的特征展现得相当逼真。壶身上采用色泥螺旋纹作湘妃竹的斑纹特征,轻描淡绘两片滴水痕迹,既凸显个性化,又真实可信,令人赏心悦目。小竹型壶嘴是巨竹型壶身的新枝,紧密相依,自然坚劲的细竹弯成提梁,跨度大,体现出壶的气势和韵味。盖钮设计成一只立体感极强的蝉衣,鸣蝉匍匐在一节竹枝上,欲脱壳高飞,意境深远,视觉冲击强烈。斑竹、蝉衣及斑纹形成天然的组合,壶身的蛀斑和裂痕惟妙惟肖,流露出挚爱的自然情怀,自然之境呼之欲出。
紫砂壶的艺术和人文之境往往是彼此联系的,用艺术来诠释人文,用人文来烘托艺术,从而给人以精神上的享受。整体而言,“蝉衣斑竹提梁壶”正是通过生动细腻的花器形态和塑雕装饰,表现出丰富的人文内蕴,并使之升华到一定境界。生活中的美有千万种,一把好壶的人文之境便是其中积极的精神状态。在这把“蝉衣斑竹提梁壶”上,蛀斑和裂痕讲述着一种残缺的美丽,一种饱经岁月磨练的内涵之美。“蝉衣斑竹提梁壶”的人文之境便是这些美的集合,它流露着一种豁达与睿智,像一首哲味的诗歌,愈品意义愈深长,自然与人文在此完美交融,形神皆具,袒露着积极向上、博大包容的生活观念。
“蝉衣斑竹提梁壶”作为一件集形、气、神于一体的紫砂壶,流露着超脱的意境与丰厚的内涵。作为一名壶艺人,在鉴赏汪寅仙大师的这把紫砂壶的同时,亦结合自身壶艺创作历程,得出一些感悟。紫砂壶艺从传统中走出,但始终围绕传统,也注重回归传统,这就要求制壶艺人自身的技艺手法和工艺技巧一定要熟练掌握,尊重传统和经典,脚踏实地去进行创作。同时也认识到,对于紫砂壶的创作不能仅仅停留在形上面,应努力去表达出作品的精神内涵和文化意味,去挖掘生活中更深层次的东西,并将之转化为紫砂壶艺形象,给人以感触共鸣,例如,紫砂花器虽然从自然中得道,但它始终贴近自然,并最终将高于自然,升华出一定的思想内涵。因此,无论是创作、欣赏还是收藏一把紫砂壶,都应从艺术和人文的角度去分析和品味,并进一步树立或选择属于自己的风格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