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瑶
摘要:通过西方波普艺术以及本土艳俗艺术的雕塑出发,浅析它所存在的利弊,提出中国当代雕塑艺术中的空间内涵缺乏。
关键词:雕塑空间;当代艺术
雕塑作为一种空间上的艺术形态,具有独特的审美效果,在特定的环境中能起到点睛之笔。日本雕塑家曾说:“伟大的雕塑家往往给予一小块泥土以生命,使它比山和海还要丰富坚强,也可给人们以永久之爱。”雕塑对我们来说是开放的、唯美的、实体的。随着他与建筑,绘画,工艺美术等艺术形式之间的关系以及他在其中所承启的艺术价值,雕塑作品越发的呈现出不同的形态。
雕塑属于造型艺术的一种,亦是空间艺术。在当代艺术的渲染下,传统雕塑在‘波普艺术与‘艳俗艺术滋生下产生新的艺术语言。作为艳俗艺术雕塑,在造型上有着鲜明的符号化特征:“憨笑的大脸人”、“穿旗袍的裸女”等。题材上趋于幽默调侃式的卡通化新式,并从色彩上追求那种类似民间色彩中的“艳”和“俗”艳丽的表达,材质的多样化也呈现了更多的当代雕塑艺术形式。从大众文化和消费文化角度来看,我们不得不承认“媚俗艺术”下的当代雕塑中所透露出来的人文关怀远比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等现代主义的雕塑有亲和力,受到中国观众和艺术市场的青睐。从这几点来看,中国当代雕塑对西方“波普艺术”的借鉴以及本土“艳俗艺术”的成长是有某种合理性的。
但是这种借鉴和成长中也存在着在误读下陷入片面“求新”的状态。不难发现,中国的雕塑家在对波普雕塑进行借鉴的时候,强调的是波普雕塑在语言和视觉上的表现力,但是却将雕塑对空间艺术追求形式化,许多作品没有展现出雕塑空间内涵。
雕塑的空间意识从广义上可以分为具体与抽象空间。《辞海·雕塑条》中对雕塑是这样界定的:“雕塑以各种可塑(如粘土等)或可雕可刻得(如金属、石、木等)材料,制作出各种各样具有实在体积的形象”。一件雕塑作品的实在体积长宽高的尺寸就是他的具体空间。而抽象空间可以理解为没有具体尺寸规定的概念性的空间体。如贾柯梅蒂的《伸手指示的人》,一个没有肌肉骨架体积感的抽象人体。但是它梦幻般的形体像影子一样仿佛被周围的环境侵蚀得满目疮痍。我们对雕塑的具体空间体上升到意识形态的抽象空间是一个艺术的发酵过程。
随着人们的意识形态发生变化,人们已不满足传统雕塑形式和小空间(雕塑家精心模仿,塑造自然物象,构成一个与现实相像、真实可信的空间)意识,追求新的雕塑新式和“大空间”(高纬度空间)思想。这种“大空间”不仅是雕塑本身的空间符号更深入化,它也摆脱了雕塑作品相对独立的自足空间,将雕塑与其所在的环境形成一个整体的想象大空间。
当代雕塑艺术——特别是以装置艺术为代表的一大批当代艺术作品,从深度上来讲它所要求展示的不仅仅是技术空间和物理空间,也并非艺术空间中以往在题材内部一味深挖的纵向空间,而展示出一种艺术门类间进行对话互动的“跨界”或“越界”的“互动空间”。例如绘画艺术与雕塑艺术的对话,我觉得从某一方面来看,绘画比雕塑更具有浓厚的色彩感染力,但雕塑在空间氛围来看更具有视觉冲击力和厚实感。雕塑与绘画亦有统一和谐的点,而浮雕可以称之为雕塑与绘画结合的产物。即满足了绘画的装饰性又解决了雕塑的空间容量问题,从而产生共鸣。而线刻亦是绘画与雕塑的结合,它靠光影产生,以光代笔,甚至有一些微妙的起伏,给人一种淡雅含蓄的感觉。不同的艺术门类产生的精彩空间互动。
现代科学让人们认知不再是三维形式, 而是有时间在内的四维空间形式甚至更高纬度空间。一切物质形式都具有一种内在的结构关系,一种时间性与空间性的关系。它们的空间对应形式始终是在不断地解体、组合、变异, 从来就不是自足或独立的。雕塑本身是个空间体, 蕴涵自身的内容和自身的生命力。当他与周围环境联系起来, 构成一个统一和谐的环境整体, 它的自身形象才能在观念形成的过程中更完整的展现出来。展现的过程是一个运动过程, 是从可能性向现实性转移的过程。
野兽派著名艺术家亨利·马蒂斯以粘土来塑造人物,将坚实的形体压缩在二维的平面上,从而取得整体效应。他制作的数幅女人体浮雕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具象的背面女人体是如何被逐步归纳概括,纯化成极简几何形状的完整过程。法国雕塑家维龙·杜尚制作的《波德莱尔肖像》、《大马》都体现出更纯粹更抽象的几何结构。我们不得承认这些完美的艺术品的确散发着它独有的艺术语言,然而这些新颖独特的艺术形体可以作为一种艺术现象,而不是雕塑艺术的主流。
然而,作为创作者来说,中国的很多艺术家会朝着这个方向走,结果出现或曲意模仿,或无端嫁接、移植等现象,于是流露出所谓的伪现代、伪当代。不难看见当代艺术许多作品只是运用了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符号,在创作思路上不断的重复自己,或者抄袭他人,作品不仅在技术层面一味的追求前卫而班门弄斧,在艺术语言上更是空间时间混乱模糊,为艳俗而艳俗,毫无意义可言。
目前中国当代雕塑的媚俗化现象仅仅是中国当代艺术转型阶段,或者可以说他是传统向当代形态转变的过渡时期产物,尽管他还存在着艺术与技术上的不成熟,但是这种艳俗的审美趣味毕竟不会持续太久。在这个具有多元化与包容的时代,艺术门类之间都具有相通性,他们都来从传统文化与社会现实中寻找资源,源于生活又高于现实。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各经济文化的加速发展,各事物之间的联系和交叉呈现日益频繁的姿态。在这个百花争艳的世界大观园中,我们用手赋予它不朽的形体,用意念酝酿神话般的色彩,用梦想编织成智慧的源泉,终于在雕塑家手中完成了。
【参考文献】
[1][德]海德格尔,艺术与空间(海德格尔选集)[M]. 孙周兴.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
[2]周鲁潍,谈现代雕塑在建筑环境中的空间意识[J],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6(01)
[3][英]布莱顿·泰勒,当代艺术[M],王升才、张爱东、卿上力,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06)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数码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