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视野下的休闲—建构人类美丽的精神家园

2014-12-26 05:27姚国营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4年11期
关键词:休闲精神家园审美

姚国营

摘要:在当前社会,人们唯金钱至上。人的欲望无止境的今天,人们为名忙,为利累,难脱一个“欲”字。人身心疲惫,形体损伤,何谈享受生活享受人生。林语堂说:“美国人闻名的伟大劳碌着,中国人是闻名的伟大悠闲者”。在现代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人们有越来越多的时间关心休闲,在今天的市场经济下人们的需求结构由对物质的追求转向精神家园的回归。

关键词:休闲;审美;精神家园

一、当前的社会现实情况

在现代汉语字典中“家园”的解释不仅是我们的住宅、家庭和家乡,在更为深层意义上是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在当今物质越来越充足的时代,人们虚无主义的精神使其看不到人生的方向,除了茫然无措就是无聊颓废,再者就是大脑一片空白,跟着感觉走成了一种潮流。人们在这个感性充斥且泛滥成灾的年代里,忙着追逐财富与名利等。我们就好似《摩登时代》里卓别林演的那样:成了异化的对象、物的奴隶。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把需求分成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所以说,一个完整的人,自我的实现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在快节奏生活的今天,我们只有通过休闲才能解放自我的精神,因此可以说,休闲建构了我们美丽的家园。

二、休闲与文化的融会贯通

在文献的记载中“文化”在中国古代的书籍上指“以文教化”。“人倚木而休”,从休的结构构成看在造这个字时,我们的祖先就为“休”字赋予了人与自然和谐水乳交融的意义。再看“闲”字,古体字“閒”中有一个“月亮”寓意“花前月下”的浪漫诗意,寄托着人对自然对爱情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闲在古代汉语中通“娴”。所以我们从这里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古人在对“闲”的理解上是意蕴丰富的。古人说的“闲”不但有余暇时间和愉悦消遣的意义,更为重要的是一种心理上的闲适与惬意。这正说明休闲的深层次文化内涵是人的精神文化上的探究和追问。陶渊明在《饮酒》诗中云:“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是多么悠然淡泊的心境心态。我们从中可以得出:中国人的休闲情怀是多么惬意舒适!还有清代李渔的《闲情偶寄》里看似随笔随意写的文字,却处处透露出一种悠闲享受和消遣中闲适的情怀,情深深意蒙蒙,讲究着格调和品味的升华。

休闲是在文化基础上的休闲,从历史的长河看,休闲史是作为人类文化的一部分而存在的。所以我们说,休闲是一种特别的文化状态,可以给人生理上的恢复体力和精神上的慰藉,悠闲的休闲生活可以把人带进一个美丽的精神家园。文化与休闲是相辅相成的,正好比山与水的关系,有水无山单调,有山无水枯燥,有山有水美妙。因此说,没有文化的休闲是在碌碌无为的消磨生命,没有休闲的文化是皓首穷经的。人类的文化离开了休闲,就好似进入了精神上的沙漠逐渐干涸萎缩。

三、审美状态下的休闲

潘立勇教授认为“闲”的最高级表现是审美,将“闲”定位于审美人生化,使生活什么化。黑格尔说“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它让对象保持它的自由和无限,不把它作为有利于有限需要和意图的工具而起占有欲和加以利用”。休闲本身是人类的思想意识上和生活方式的发展;是一种没有功利性的审美活动;是真正意义上的审美化的生存;是人在美学指导下的生活。所以我们要学会休闲,正确对待休闲。首先,要有一种审美的态度,这一点尤其重要,是把休闲提升为一种生活境界的根本方式。我们不能把休闲局限在生活的某种方式之内,而是用一种超功利的审美态度去理解休闲。审美方式下的休闲,它有着更高层次上的追求,要我们自由地创造和享受生活,当然不是那种游手好闲的无聊低级生活。

清朝的张潮在《幽梦影》中说:“人莫乐于闲,非无所事事之谓也。闲则能读书,闲则能游名胜,闲则能交益友,闲则能饮酒,闲则能著书。天下之乐,孰大于是?”可以看出古人追求的那种闲适生活是潇洒的,因为人只有在休闲的状态下才能发挥自己的特长来追逐自由的生活和树立远大的志向,全身心投入到生活,投入到人类这个宏伟大业中。这样,一个全新的人站了起来,一个个汇成了千千万万的全新的人站了起来,于是乎整个国家就和谐美丽了。在这里要特别指出,休闲并不是不工作,而是为了更好工作而休闲,在休闲过程中恢复身体的疲倦,缓解和释放精神的压力。我们再看一下当前娱乐,它只给人带来虚幻的解脱,是精神上的麻醉剂,“娱乐至死”的精神鸦片。然而休闲不同, 休闲在它的学科性质上正逐渐走向自己的内心体验,同时我们在审美情感和心灵上得到释放,活动休闲和美学的融合,使相互渗透在一起,在美学视野下悠闲是休闲的精髓。

四、结语

亚里士多德认为,休闲才是一切事物环绕的中心。休闲使我们精神上自由,可以体现我们人的尊严和美德。在审美状态下的休闲,人才能对自由、快乐、美德追求向往,可以丰富人的精神面貌,慰藉人的精神灵魂,是人类心灵的港湾。不用审美的眼光和不在审美视野下的休闲,会让人的心灵充满龌龊的欲望,不会拥有平和的心灵,难以创造美的艺术人生。真正意义上的休闲是用审美的态度对生活的理解。当我们用审美的方式去休闲时,我们对人生的理解就会“豁然开朗”,心灵的枷锁不翼而飞。我们在平淡祥和的日常生活中,从容、乐观的扫除疲惫不堪、盲目随波逐流的心灵。休闲是对现在社会中的人的利欲熏心的心理上的社会碎片化的一种积极的挽救。

【参考文献】

[1]林语堂.生活的艺术[M].北京:世界文化出版社,1941

[2]于光远,马惠娣.于光远马惠娣十年对话[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2008

[3]马斯洛.自我实现的人[M].北京:三联书店,1987

[4]苏状.“闲”与中国古代文人的审美人生[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

【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休闲精神家园审美
强化“四个意识” 构筑各族群众共有精神家园
论清新休闲旅游名城形象构建
中国手风琴作品创作探源与审美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职业中学美术鉴赏课教学探微
现代陶艺教学特点研究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公民休闲教育的当代价值
浅议网络传播对实体销售的影响
“休闲”的碰撞
经营好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