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科峰
摘 要:通过对我校两名男子800米跑运动员进行系统的速度耐力和专项耐力速度感训练和比赛分析,结果表明通过系统的速度感训练,能有效提高运动员中跑训练效果和比赛成绩,从而为拓宽普通高中男子800米训练的思路,提高训练效果,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高中男子;800米跑;速度感训练
800米跑被国际上公认为是最难训练的项目之一,因为800米跑既要运动员有速度,同时又要有耐力,还要使速度和耐力之间达到一个平衡,对运动员的速度感有着较高的要求。要想经过训练提高其成绩,必须有周密、科学的训练安排。本文通过对我校两名男子800米跑运动员进行系统的速度耐力和专项耐力速度感训练和比赛分析,寻找能提高高中男子800米成绩的有效方法,从而为拓宽普通高中男子800米跑训练的思路,提高训练效果,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速度感概念界定
速度感(速度感知能力)是指运动员在跑进过程中对其速度准确感知的能力,是按比赛需要掌握速度的一种专门能力,良好的速度感可以提高运动员训练和比赛的自控能力,也是运动员在比赛中表现最高专项成绩或战胜对手的能力。
速度感知能力的获得是通过长期的训练实践,有意识地把握身体感觉与速度、时间、距离联系在一起加以分析和记忆的结果,也是运动员听觉、视觉、本体感觉以及运动分析器在长期训练过程中不断协调活动的结果。和学习其他技术动作一样,要通过信息源传导到接受信息器官,再具体落实信息内容的顺序。它包括接受信息,形成动作表现、建立动作、发出指令、完成动作及反馈和调整动作三个环节。中跑800米训练和比赛的供能系统比较复杂,机能潜力要求高,又要兼顾两类肌纤维的发展。因而速度感的训练与培养,对提高中跑训练效果和比赛成绩显得尤为重要。
二、速度感训练手段分析
1.一般耐力速度感训练
一般耐力速度感训练属于培养速度感的初级阶段,主要依靠视觉、听觉和分析器来感知的,通过视觉来判断身体在运动中相对位置的变化,通过听觉判断跑进节奏的快慢。在运动训练中运用多种信号,给运动员不断提供判断跑速及纠正和调节跑速的信号,是提高速度感知能力非常好的手段。进行一般耐力训练,根据我校场地条件,以4000米(10圈)为总负荷距离,规定总的负荷时间强度及每圈的负荷强度时间,以每圈(400米)为基本报时距离,运动员每跑一圈都及时报时,提供快或慢的信号来及时调整跑速,使运动员根据负荷时间与身体感觉能力来加深体会该负荷强度下的速度感觉。(见表1)
2.速度耐力和专项耐力速度感训练
在一般耐力及一般耐力速度感训练的基础上,速度耐力、专项耐力及速度感通常用短段落的反复跑、间歇跑等手段来训练。先由教练员根据运动员身体状况及训练水平提出各段落的练习强度。每个段落完成以后,由运动员根据自身的感觉来判断该段落的练习强度,然后再由教练员给出实际强度,进行对照。既可强化运动员的速度感,又可掌握运动员在训练中的反应,及时调整训练负荷。
(1)速度耐力训练:以跑400米×5次或200米×8次为例,从第一次到最后一次都必须按规定强度完成。前紧后松或先慢后快都不利于速度感的训练。当然,随着跑的次数增多,同样的练习强度,对运动员机体的实际负荷是越来越大,这样也就达到了节奏越跑越快的训练要求。(2)专项耐力训练:以跑600米为例,必须以高于或接近考试的负荷强度进行,并规定好各阶段的负荷强度。
如达二级运动员资格800米是2分03秒,600米跑必须能跑进1分30秒之内(前400米58秒之内,后200米32秒之内),而800米要求能跑进2分之内,600米必须能跑进1分28秒之内(前400米57秒左右,后200米31秒之内)。
三、速度感训练成绩分析
1.速度感的运用应同比赛和考试的目的相结合
培养中跑运动员良好的速度感最终目的是提高在比赛中合理分配体力和调节速度的能力。速度感的运用应同比赛和考试的目的相结合。比赛是以获得名次为主要目的,而考试则是以提高成绩、获得相应的级别为目的。教练员要针对个体不同特点及差异,制订和采用适合各自特点的比赛方案和策略。同是中跑运动员,陈速度及速度耐力占优,800米前600米能按节奏跑或跟上前面的对手,后200米冲刺能力较强,一般能战胜对手和取得好名次。参加省田径高水平运动员考试时,根据同组对手的报名成绩,制订了前600米跟随跑,后200米全力冲刺,力争跑进2分关的计划。整个800米跑过程没有领先对手一步,取得了较理想的成绩。而张伤愈后,极限负荷强度练得较少,冲刺能力略为偏弱。参加考试时采用以我为主的策略,体现速度感训练后的优势,要求前400米跑进59秒之内,600米跑进1分30秒之内,最后总成绩能跑进2分03秒之内,达到二级运动员资格。考试过程中不因领先跑而打乱自己的节奏和速度,也不因落后而盲目紧跟对手和强行提前冲刺,过早消耗体力。始终按计划跑进,最后取得了较满意的成绩。(见表2)
2.发展速度和速度耐力水平有助于获得良好的速度感觉
800米跑速度感的训练由教练员与运动员合作进行科学控制,以充分挖掘和控制运动员潜在地产生能量的能力,并使其能量得到最有效利用。提高800米跑专项运动成绩的决定因素是速度和速度耐力水平,速度耐力是基础,速度是核心,力量耐力是保证。对于青少年运动员来说,速度耐力的基础首先是一般耐力,只有经过长时间较大量而非高速度的强度负荷训练,来发展机体机能潜力,而在此基础上,才能适应有足够的高强度大负荷的速度耐力训练。为使高中男子800米跑运动员对其主项两翼的速度有良好的本体感觉,我安排两名运动员参加200米、400米和1500米的测验和比赛,来提高800米跑速度感觉的训练能力和水平,以期取得最佳的专项成绩。(见表3)
四、结论与建议
1.速度感的养成是一个长期训练和培养的过程,教练员要使运动员接受信息后,合理控制运动强度,科学制订负荷指标,并根据运动员训练水平及时调整。
2.教练员应正确处理好运动员负荷量与强度的关系,是提高800米跑训练质量和效果的关键。而生理、心理、情绪、气候、场地等因素,都有可能影响其训练强度指标的完成。
3.建议高中800米跑业余训练应根据高中运动员的身心特点、训练水平、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因素来科学训练,注重训练手段有效性,训练负荷应科学合理且有实效,从而为开阔高中学校田径训练的视野提供有益的借鉴。
编辑 鲁翠红endprint
摘 要:通过对我校两名男子800米跑运动员进行系统的速度耐力和专项耐力速度感训练和比赛分析,结果表明通过系统的速度感训练,能有效提高运动员中跑训练效果和比赛成绩,从而为拓宽普通高中男子800米训练的思路,提高训练效果,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高中男子;800米跑;速度感训练
800米跑被国际上公认为是最难训练的项目之一,因为800米跑既要运动员有速度,同时又要有耐力,还要使速度和耐力之间达到一个平衡,对运动员的速度感有着较高的要求。要想经过训练提高其成绩,必须有周密、科学的训练安排。本文通过对我校两名男子800米跑运动员进行系统的速度耐力和专项耐力速度感训练和比赛分析,寻找能提高高中男子800米成绩的有效方法,从而为拓宽普通高中男子800米跑训练的思路,提高训练效果,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速度感概念界定
速度感(速度感知能力)是指运动员在跑进过程中对其速度准确感知的能力,是按比赛需要掌握速度的一种专门能力,良好的速度感可以提高运动员训练和比赛的自控能力,也是运动员在比赛中表现最高专项成绩或战胜对手的能力。
速度感知能力的获得是通过长期的训练实践,有意识地把握身体感觉与速度、时间、距离联系在一起加以分析和记忆的结果,也是运动员听觉、视觉、本体感觉以及运动分析器在长期训练过程中不断协调活动的结果。和学习其他技术动作一样,要通过信息源传导到接受信息器官,再具体落实信息内容的顺序。它包括接受信息,形成动作表现、建立动作、发出指令、完成动作及反馈和调整动作三个环节。中跑800米训练和比赛的供能系统比较复杂,机能潜力要求高,又要兼顾两类肌纤维的发展。因而速度感的训练与培养,对提高中跑训练效果和比赛成绩显得尤为重要。
二、速度感训练手段分析
1.一般耐力速度感训练
一般耐力速度感训练属于培养速度感的初级阶段,主要依靠视觉、听觉和分析器来感知的,通过视觉来判断身体在运动中相对位置的变化,通过听觉判断跑进节奏的快慢。在运动训练中运用多种信号,给运动员不断提供判断跑速及纠正和调节跑速的信号,是提高速度感知能力非常好的手段。进行一般耐力训练,根据我校场地条件,以4000米(10圈)为总负荷距离,规定总的负荷时间强度及每圈的负荷强度时间,以每圈(400米)为基本报时距离,运动员每跑一圈都及时报时,提供快或慢的信号来及时调整跑速,使运动员根据负荷时间与身体感觉能力来加深体会该负荷强度下的速度感觉。(见表1)
2.速度耐力和专项耐力速度感训练
在一般耐力及一般耐力速度感训练的基础上,速度耐力、专项耐力及速度感通常用短段落的反复跑、间歇跑等手段来训练。先由教练员根据运动员身体状况及训练水平提出各段落的练习强度。每个段落完成以后,由运动员根据自身的感觉来判断该段落的练习强度,然后再由教练员给出实际强度,进行对照。既可强化运动员的速度感,又可掌握运动员在训练中的反应,及时调整训练负荷。
(1)速度耐力训练:以跑400米×5次或200米×8次为例,从第一次到最后一次都必须按规定强度完成。前紧后松或先慢后快都不利于速度感的训练。当然,随着跑的次数增多,同样的练习强度,对运动员机体的实际负荷是越来越大,这样也就达到了节奏越跑越快的训练要求。(2)专项耐力训练:以跑600米为例,必须以高于或接近考试的负荷强度进行,并规定好各阶段的负荷强度。
如达二级运动员资格800米是2分03秒,600米跑必须能跑进1分30秒之内(前400米58秒之内,后200米32秒之内),而800米要求能跑进2分之内,600米必须能跑进1分28秒之内(前400米57秒左右,后200米31秒之内)。
三、速度感训练成绩分析
1.速度感的运用应同比赛和考试的目的相结合
培养中跑运动员良好的速度感最终目的是提高在比赛中合理分配体力和调节速度的能力。速度感的运用应同比赛和考试的目的相结合。比赛是以获得名次为主要目的,而考试则是以提高成绩、获得相应的级别为目的。教练员要针对个体不同特点及差异,制订和采用适合各自特点的比赛方案和策略。同是中跑运动员,陈速度及速度耐力占优,800米前600米能按节奏跑或跟上前面的对手,后200米冲刺能力较强,一般能战胜对手和取得好名次。参加省田径高水平运动员考试时,根据同组对手的报名成绩,制订了前600米跟随跑,后200米全力冲刺,力争跑进2分关的计划。整个800米跑过程没有领先对手一步,取得了较理想的成绩。而张伤愈后,极限负荷强度练得较少,冲刺能力略为偏弱。参加考试时采用以我为主的策略,体现速度感训练后的优势,要求前400米跑进59秒之内,600米跑进1分30秒之内,最后总成绩能跑进2分03秒之内,达到二级运动员资格。考试过程中不因领先跑而打乱自己的节奏和速度,也不因落后而盲目紧跟对手和强行提前冲刺,过早消耗体力。始终按计划跑进,最后取得了较满意的成绩。(见表2)
2.发展速度和速度耐力水平有助于获得良好的速度感觉
800米跑速度感的训练由教练员与运动员合作进行科学控制,以充分挖掘和控制运动员潜在地产生能量的能力,并使其能量得到最有效利用。提高800米跑专项运动成绩的决定因素是速度和速度耐力水平,速度耐力是基础,速度是核心,力量耐力是保证。对于青少年运动员来说,速度耐力的基础首先是一般耐力,只有经过长时间较大量而非高速度的强度负荷训练,来发展机体机能潜力,而在此基础上,才能适应有足够的高强度大负荷的速度耐力训练。为使高中男子800米跑运动员对其主项两翼的速度有良好的本体感觉,我安排两名运动员参加200米、400米和1500米的测验和比赛,来提高800米跑速度感觉的训练能力和水平,以期取得最佳的专项成绩。(见表3)
四、结论与建议
1.速度感的养成是一个长期训练和培养的过程,教练员要使运动员接受信息后,合理控制运动强度,科学制订负荷指标,并根据运动员训练水平及时调整。
2.教练员应正确处理好运动员负荷量与强度的关系,是提高800米跑训练质量和效果的关键。而生理、心理、情绪、气候、场地等因素,都有可能影响其训练强度指标的完成。
3.建议高中800米跑业余训练应根据高中运动员的身心特点、训练水平、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因素来科学训练,注重训练手段有效性,训练负荷应科学合理且有实效,从而为开阔高中学校田径训练的视野提供有益的借鉴。
编辑 鲁翠红endprint
摘 要:通过对我校两名男子800米跑运动员进行系统的速度耐力和专项耐力速度感训练和比赛分析,结果表明通过系统的速度感训练,能有效提高运动员中跑训练效果和比赛成绩,从而为拓宽普通高中男子800米训练的思路,提高训练效果,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高中男子;800米跑;速度感训练
800米跑被国际上公认为是最难训练的项目之一,因为800米跑既要运动员有速度,同时又要有耐力,还要使速度和耐力之间达到一个平衡,对运动员的速度感有着较高的要求。要想经过训练提高其成绩,必须有周密、科学的训练安排。本文通过对我校两名男子800米跑运动员进行系统的速度耐力和专项耐力速度感训练和比赛分析,寻找能提高高中男子800米成绩的有效方法,从而为拓宽普通高中男子800米跑训练的思路,提高训练效果,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速度感概念界定
速度感(速度感知能力)是指运动员在跑进过程中对其速度准确感知的能力,是按比赛需要掌握速度的一种专门能力,良好的速度感可以提高运动员训练和比赛的自控能力,也是运动员在比赛中表现最高专项成绩或战胜对手的能力。
速度感知能力的获得是通过长期的训练实践,有意识地把握身体感觉与速度、时间、距离联系在一起加以分析和记忆的结果,也是运动员听觉、视觉、本体感觉以及运动分析器在长期训练过程中不断协调活动的结果。和学习其他技术动作一样,要通过信息源传导到接受信息器官,再具体落实信息内容的顺序。它包括接受信息,形成动作表现、建立动作、发出指令、完成动作及反馈和调整动作三个环节。中跑800米训练和比赛的供能系统比较复杂,机能潜力要求高,又要兼顾两类肌纤维的发展。因而速度感的训练与培养,对提高中跑训练效果和比赛成绩显得尤为重要。
二、速度感训练手段分析
1.一般耐力速度感训练
一般耐力速度感训练属于培养速度感的初级阶段,主要依靠视觉、听觉和分析器来感知的,通过视觉来判断身体在运动中相对位置的变化,通过听觉判断跑进节奏的快慢。在运动训练中运用多种信号,给运动员不断提供判断跑速及纠正和调节跑速的信号,是提高速度感知能力非常好的手段。进行一般耐力训练,根据我校场地条件,以4000米(10圈)为总负荷距离,规定总的负荷时间强度及每圈的负荷强度时间,以每圈(400米)为基本报时距离,运动员每跑一圈都及时报时,提供快或慢的信号来及时调整跑速,使运动员根据负荷时间与身体感觉能力来加深体会该负荷强度下的速度感觉。(见表1)
2.速度耐力和专项耐力速度感训练
在一般耐力及一般耐力速度感训练的基础上,速度耐力、专项耐力及速度感通常用短段落的反复跑、间歇跑等手段来训练。先由教练员根据运动员身体状况及训练水平提出各段落的练习强度。每个段落完成以后,由运动员根据自身的感觉来判断该段落的练习强度,然后再由教练员给出实际强度,进行对照。既可强化运动员的速度感,又可掌握运动员在训练中的反应,及时调整训练负荷。
(1)速度耐力训练:以跑400米×5次或200米×8次为例,从第一次到最后一次都必须按规定强度完成。前紧后松或先慢后快都不利于速度感的训练。当然,随着跑的次数增多,同样的练习强度,对运动员机体的实际负荷是越来越大,这样也就达到了节奏越跑越快的训练要求。(2)专项耐力训练:以跑600米为例,必须以高于或接近考试的负荷强度进行,并规定好各阶段的负荷强度。
如达二级运动员资格800米是2分03秒,600米跑必须能跑进1分30秒之内(前400米58秒之内,后200米32秒之内),而800米要求能跑进2分之内,600米必须能跑进1分28秒之内(前400米57秒左右,后200米31秒之内)。
三、速度感训练成绩分析
1.速度感的运用应同比赛和考试的目的相结合
培养中跑运动员良好的速度感最终目的是提高在比赛中合理分配体力和调节速度的能力。速度感的运用应同比赛和考试的目的相结合。比赛是以获得名次为主要目的,而考试则是以提高成绩、获得相应的级别为目的。教练员要针对个体不同特点及差异,制订和采用适合各自特点的比赛方案和策略。同是中跑运动员,陈速度及速度耐力占优,800米前600米能按节奏跑或跟上前面的对手,后200米冲刺能力较强,一般能战胜对手和取得好名次。参加省田径高水平运动员考试时,根据同组对手的报名成绩,制订了前600米跟随跑,后200米全力冲刺,力争跑进2分关的计划。整个800米跑过程没有领先对手一步,取得了较理想的成绩。而张伤愈后,极限负荷强度练得较少,冲刺能力略为偏弱。参加考试时采用以我为主的策略,体现速度感训练后的优势,要求前400米跑进59秒之内,600米跑进1分30秒之内,最后总成绩能跑进2分03秒之内,达到二级运动员资格。考试过程中不因领先跑而打乱自己的节奏和速度,也不因落后而盲目紧跟对手和强行提前冲刺,过早消耗体力。始终按计划跑进,最后取得了较满意的成绩。(见表2)
2.发展速度和速度耐力水平有助于获得良好的速度感觉
800米跑速度感的训练由教练员与运动员合作进行科学控制,以充分挖掘和控制运动员潜在地产生能量的能力,并使其能量得到最有效利用。提高800米跑专项运动成绩的决定因素是速度和速度耐力水平,速度耐力是基础,速度是核心,力量耐力是保证。对于青少年运动员来说,速度耐力的基础首先是一般耐力,只有经过长时间较大量而非高速度的强度负荷训练,来发展机体机能潜力,而在此基础上,才能适应有足够的高强度大负荷的速度耐力训练。为使高中男子800米跑运动员对其主项两翼的速度有良好的本体感觉,我安排两名运动员参加200米、400米和1500米的测验和比赛,来提高800米跑速度感觉的训练能力和水平,以期取得最佳的专项成绩。(见表3)
四、结论与建议
1.速度感的养成是一个长期训练和培养的过程,教练员要使运动员接受信息后,合理控制运动强度,科学制订负荷指标,并根据运动员训练水平及时调整。
2.教练员应正确处理好运动员负荷量与强度的关系,是提高800米跑训练质量和效果的关键。而生理、心理、情绪、气候、场地等因素,都有可能影响其训练强度指标的完成。
3.建议高中800米跑业余训练应根据高中运动员的身心特点、训练水平、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因素来科学训练,注重训练手段有效性,训练负荷应科学合理且有实效,从而为开阔高中学校田径训练的视野提供有益的借鉴。
编辑 鲁翠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