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来,不少省市的语文中考作文题都设为一“大”一“小”两种,其中小作文往往建立在文本阅读的基础上,是文本解读的一种创新延伸。在课本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借用这种形式,让课文成为学生写作临摹的范本。这种小作练笔,字数要求少,占用时间短,不仅是对课文知识的巩固、迁移,更是以一种春风化雨的方式滋润学生的写作天地,使学生的写作水平如春笋拔节而上。
关键词:小作文训练;语文;课本教学
如何使用这些范本设计小作文题,达到“润”笔目标,可从以下几点考虑:
一、表达方式之“润”
初中语文新课标中有具体的文体写作要求,而每一种文体的写作都是以“围绕表达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为基础,学生必须能正确地运用记叙、描写、议论、说明、抒情这五种表达方式。例如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都是议论文,可设计相关的小作文题:“请模仿《敬业与乐业》的写法对这样的同学进行劝说,150字。”虽然学生对议论这种表达方式并不擅长,但也写出了不少可登“大雅之堂”的佳作。下面是一位学生《敬业与乐业》中小作文题的习作:
这位同学,你这话就说得不对了。你嫌学习苦,那不学习就不苦了吗?上网?逛街?做这些娱乐活动就不苦了吗?上网时间长了眼睛会疼吧。逛街时间长了,你的腿会酸吧。所以这么看来,不学习的苦也并不比学习的苦少到哪里去。何况作为学生,学习不是你的天职吗?因此,与其被逼着去学习,苦上加苦,倒不如主动去学,苦中寻乐。要知道,苦是免不了的,但乐却可以自己创造。
这位小作者针对学生中的普遍现象,模仿课文反驳的方法,风趣中流露出对学习生活的高度认识。
二、描写技巧之“润”
初中生的写作以记叙文为主,经过小学六年的写作训练,已能运用一定的描写技巧,使内容具体充实。人物描写能使用不同的人物描写方法,景物描写会使用各种修辞手法,作文具有一定的感染力。作为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练好基本功的同时,更要发现他们写作上的欠缺之处。
例如,课本中鲁迅的小说《孔乙己》中有一处经典的外貌描写。出彩的是作者把这个人物放在二十世纪初期这个特定的时代背景中,突出封建文化思想对他产生的根深蒂固的影响。孔乙己成为旧时代下层知识分子的代表,那件“又脏又破”的长衫成了读书人迂腐、清高的象征,可见这一形象多么深入人心。抓住关键,设计作文题:“生活中有很多人,都像孔乙己一样,身上留下了时代的烙印。请仔细观察,选择身边这样一个个性鲜明的人,作具体形象的描写。”学生习作展示如下:
我的奶奶是位典型的农村妇女,她生得一副五大三粗的模样,个子很高,体重更是不轻,但听说她曾经瘦得皮包骨。奶奶很能吃,这也就养成了她的一大“坏习惯”——贪多。每次煮饭、煮粥,她都要放很多米。有时明明已经放得适量了,刚放下米斗,她却又思索一番,随即拿起米斗,又小心翼翼地加进一些。所以吃饭夹生,吃粥像羹,这种情况在我家不足为奇。炒菜更是,只见那锅里堆满了食材,奶奶一次次地翻炒显得很是艰难,但她依然乐此不疲,脸上尽露满足的笑容。自然地,这些菜吃了又剩,剩了又吃,可算是遭罪。爸爸妈妈以及我实在忍无可忍。听到我们的抱怨,奶奶放下手中本来用来盛汤的饭碗,咽下满嘴的饭菜,无奈地解释起来——原来是儿时的奶奶被饿怕了啊!
三、语言文字之“润”
写作需要一个词汇、语句储备的过程,课本教材中的各类文章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库藏。
例如学完李瑛的现代诗《我骄傲,我是一棵树》,鼓励学生仿照本诗的结构,以《我骄傲,我是 》为题创作诗歌,学生就给了我意外的惊喜。下面是学生的一篇习作——《我骄傲,我是一张相片》:
我骄傲,我是一张相片。我出生在那个难忘的昨天,我又尘封在这个雅致向阳的小房间。我能想起那天的同学攥紧了手,我能记起他们每个人的笑脸。
空气告诉我不要太过注重表面,我便褪去一时的光鲜;阳光告诉我不要吝啬笑颜,我便卖足力气,让所有人都注意到我的耀眼。漫漫四季,茫茫昼夜,教会我不能一直这么停滞不前;流年如水,光阴似箭,让我展望——更高的天,更广袤的世界。
我仍记得——九九严寒,端坐于霜天,赏万世孤雪;炎炎三伏,不下屋前帘,观一池红莲。我还记得——初春三月的纸鸢,和花丛中的蜂蝶;深秋八月的落枫,和远空中的孤雁。
小作者虽是模仿《我骄傲,我是一棵树》的结构,但写得文采斐然。诗中“孤雪”“红莲”“落枫”“归雁”等意象,极富想象又别有意蕴。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小作文虽不起眼,但读写结合,坚持练笔,提高写作“细无声”。
作者简介:杜庆红,女,出生年月:1977年8月,本科,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浦头中学,研究方向:浅谈课本教学中的小作文训练。
编辑 马燕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