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例野生麋鹿监测在洞庭湖展开

2014-12-26 07:51
林业与生态 2014年9期
关键词:石首沅江市洞庭湖区

8月12日,一只安装了无线电发射器的麋鹿在南洞庭湖漉湖芦苇场放生,标志着我国首例野生麋鹿监测的起步。

据悉,此次放生的麋鹿为雄性,不足2周岁,体重约60公斤。由于近来汛期湖区水位上涨,它迁徙到益阳沅江市南大膳镇栖息,被困在村民的鱼塘中。经过沅江市林业局和当地群众的通力协作,将麋鹿救助上岸,悉心照料,并对受伤的四蹄进行了及时救治,确定康复后可以放归到野外。由此,湖南省林业厅给救护放生的麋鹿加载了无线电发射器,希望通过无线发射器的定位信息来研究麋鹿的活动规律、活动范围、栖息规律,以此来建设洞庭湖区野生麋鹿群的监测保护站点、生物廊道、安全台等,促进麋鹿的生存与繁育。

麋鹿为中国特有种,俗称“四不像”,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在野外早已灭绝。中国自1985年从英国引入麋鹿后,已先后建立北京麋鹿苑、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湖北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麋鹿保育基地。洞庭湖区的麋鹿为1998年长江发生特大洪水时,从湖北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外逸、散失而来。近年来,由于湖南切实加强了洞庭湖国际湿地的保护与恢复,使麋鹿在该区的芦苇沼泽地得到了繁衍生息,已由最初的10头左右发展到60~70头的规模,成为全国唯一也是最大的真正自然野化的麋鹿种群。endprint

猜你喜欢
石首沅江市洞庭湖区
浅析沅江市推行河长制模式
沅江市推进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
勇立潮头当先锋诚信经营创大业
———湖南省沅江市安沅水利水电建设有限公司
就地城镇化: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实践探索——以湖南省沅江市为例
基于GIS的洞庭湖区水土流失变化监测
新厂镇:石首“四化同步”第一镇
窃蛋龙化石首现赣州等
洞庭湖区荸荠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洞庭湖区莲藕套种晚稻高效栽培技术
西洞庭湖区免耕耕作模式及其配套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