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不断转换的过程中,教学方式在不断的创新和发展,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文化素养,培养综合性人才在社会的变革中愈显得重要,主要从师生互动、培养学习习惯、运用多媒体教学以及引领价值观等方面来对小学语文教育方式的正确实施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程优化;高效率课堂
小学语文作为培养学生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基础,在小学的课程建设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素质教育理念在教育事业的不断深入下,传统的课堂正在发生改变,并积极地去适应社会要求和学生需求,但在转变的过程中一些糟粕并没有被彻底去除,因此教师大胆地进行探索,彻底地进行小学语文教学的正确改革。
一、增加师生互动,挖掘学生潜能
传统的教学课堂中,学生一直处于配角的被动地位,缺乏课堂参与的主动意识。对于这一问题教师要改变传统观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可以让学生主动地进行课文的朗读,使学生在展现中发现自己的优势,另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创造展现的机会,在一年级的学习中,进行的大都是拼音、字形的记忆和学习,所以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听写,然后优秀的学生测验进行展示,建立学生的自信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除了对学生进行启发之外,教师也要主动地走到学生中去,多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在对学生心理充分掌握的基础之上,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足,并给予指导与建议,使教育更具有针对性,让学生在引导下进行正确的学习。小学语文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还是很广泛的,因此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发展能力,注重知识的生活化运用,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新的知识,在巩固旧知识的同时达到探索新知识的目的。
二、培养学生广泛阅读的好习惯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在教学语文课本的基础上不断地对学生进行课外延伸,学好课本知识是进行课外延伸的基础,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应用能力,加强对学生的阅读锻炼。书籍可以使学生提高阅读速度,而且还能提升理解能力。例如,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的教材课文《奶奶最喜欢的铃儿》一文中,作者通过“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写作手法,课文不出现一个“爱”字,但却满满的全是爱,表达亲人的爱,将全文的感情得到了升华,使学生能够敏锐地感受到文章所体现出来奶奶对儿孙的爱。大量的阅读可以使学生增长见识,培养写作的灵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不仅如此,读书还可以增加学生的远见,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为语文的学习打下更坚实的基础,有利于语文水平的提高。读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得学生能够全面发展,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导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能够更深层次地挖掘课文深处体现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思考,挖掘学生的潜力。
三、多媒体参与课堂的实践
当今社会,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在小学教育中提供了多媒体技术,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全面向学生展示课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质量。例如,在学习北京师范大学出版小学语文三年级课文《让我们荡起双桨》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船和桨的动态图片,使得学生在学习课文时能够对课文有基本的认识,通过播放舒畅的音乐,使学生自然地在脑海中形成一幅图画,发展自身的想象力,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通过视觉和听觉的结合,提高学生对课文丰富的想象力,提升学习兴趣,积极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学生能够自主学习,提高课堂质量,打造高效课堂。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来进行情境教学的背景创设,例如,在学习古诗《早发白帝城》时,教师可以播放一段笛子或萧演奏的乐曲,与此同时,放映几张关于小舟、山川等古诗内容的画,使学生能够快速进入意境当中,加深对古诗的理解和掌握。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实现课堂时间的优化。
总之,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学生的思维在转变,教学方式在不断创新,因此,在现代课堂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教学方式的灵活转变,积极地去适应现代学生的心理以及思维的成长和发展,达到建设高效率课堂、高效率教学的目的。语文是一门感性的学科,在语文方面知识的培养与建设能够使学生的感情得到充沛、心灵得到健全发展,对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吕剑茹.小学语文课堂中多媒体辅助教学适切性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
[2]张夔香.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学智慧的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9.
[3]陈红专.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浅谈[J].当代教育论坛:下半月刊,2009(08).
作者简介:洪东治,女,1976年11月出生,本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