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世萍
“教育是立身根本”的理念已经深入民心。随着教育现代化、教师专业化的不断发展,教育所产出的卓越成果呼之欲出,教育为社会的发展立下汗马功劳!在我们全社会持续对教育白热化的关注和家庭为教育疯狂支出的同时,我们是否冷静的思考过:究竟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教育现实究竟能否实现我们的教育初衷和愿望?
一次考试中的为学生“服务”让我记忆犹新。有一个学生举手,需要帮其捡掉在地上的透明胶。我二话没说,马上蹲下去捡。可那透明胶滚得远,又由于是在阶梯教室,我必须趴下身去才可能够得上。我微微犹豫了一下,还因为怕被学生看见。可想到这位学生正等着急用,我不再踌躇,手撑着地面,将上半身尽可能地压低,身子往前探,右手用力前伸,“总算抓到了!”我强笑着将此透明胶递给那学生。原想可能会碰到一张激动不已、感激不尽的脸,可实际上,他却是那样平静地接过我在他“眼皮”底下摸爬着捡起的透明胶,从容地不再看我一眼。我强笑在那里……
不可言宣的不安、尾随而至的恐慌。当时代在不断发展,社会在一天天进步,人性在一天天张扬的时候,我们的教育到底做了什么?却丢了什么?作为一名基层的教师,我无法回答这些问题,我只觉得自己是个“帮凶”,是个“小偷”——偷走了孩子99个世界,让孩子“100个100的世界”仅剩试卷上的那个冰冷冷的100!(教科文组织“其实有100”的一首诗)想到这,我无言。亲爱的成人朋友们:请帮助孩子们成为有人性的人!教育究竟意味着什么?当然教育不只意味着知识的传递、技能的生成,更是陶冶情操、培养美德、唤醒人性!
面对如此冷漠、不解的一代,在我们当下的教育中唤醒孩子的人性急不可待。“感”是身体器官对外界“恩”的信息输入,而感恩则身体是对外界“善”的一种回馈行为!感恩是一个人的基本品德,是一种良好的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整个人类的精神美德,是一种健康心态,更是一种处世哲学。
感恩不仅是一种责任——要有恩必报;
感恩不仅是一种情感——要知恩图报;
感恩更是一种人生境界——要滴水之恩,當涌泉相报。
当下,我们的教育中更重要的是培养合格公民!教师的教导之恩被淡化——学生不懂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被遗失——孩子不知感恩;社会的关爱之恩被冷落——公民不愿感激。
诸如此类的事件比比皆是!试问,当下的教育怎么了?社会怎么了?孩子又到底怎么了?如今社会,在生命层面,人们毋庸置疑地把儿童置于社会发展和家庭存在的首要位置,孩子的安全需要、生存需要、学业需要等等都是头等大事。为了孩子们的头等大事,家长可谓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父子亲情成了家长的单项支出!另一方面,当孩子的全面发展遭遇到学校具体教育情境时,当学校的教育牵涉到学历水平、职业选择、家庭声望时,我们的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都神一般的统一列队,去侵占、去扭曲、去剥离教育的躯壳与灵魂,使教育不再是教育!脱离了育人,孩子们所受到的教育就剩下枯燥的知识,冰冷的技能。于是他们身处在家庭众星捧月的生活氛围,历经学校教育机械性复制的锤炼和全社会的怪圈(“一优遮百丑”)的夯实。经历如此这般的教育,孩子今天的冷漠又何以为奇呢?孩子是许许多多的正在成长的生命,唤醒成长生命最初的善。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文化知识的学习,他们还需要道德品质的培养,情感心理的疏导;他们需要人文素养的积淀,个性思维的激发;他们还需要职业道德的教育,社会生存能力的培养;他们需要亲近自然迎接风雨的洗礼,更需要感受温暖的阳光传递阳光的温度!培养孩子有颗感知、感受、感恩的心!因为他们每一个都如此不同,每一个都如此重要,他们全都对未来充满憧憬、梦想,他们都依赖于你和我的指引、塑造及培养!
请解禁我们孩子的双手,不要让他们每天被限制在一栋栋冰冷的水泥建筑物里,像一群鸭子一样被填喂乏味的应试知识,好吗?
请放飞我们孩子的梦想,让他们回归广阔的天空尽情涉猎先祖的智慧,习得超常的技能,好吗?
请让我们面向“100个100”规划教育!请我们的“老师”(教师、家长、社会人)尊重前一个100(不同个性的孩子,教育对象的丰富性)!请让我们的社会允许教育归还后一个100(孩子的全面发展)!
不要让我们的孩子成了知识的传输带、电脑智能系统的复制。请让我们携手共建教育回归的营地!共同步入教育回归的道口,朝着“育人”目标一起出发!帮助我们的孩子捡拾生命中的每一次感动,“感动”于心,“感恩”于行!
?誗编辑 韩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