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科学技术文化可持续的根由

2014-12-26 23:57王声涛
科技资讯 2014年28期
关键词:科学精神科学技术人文精神

王声涛

摘 要:本文探讨了人类陷入科学技术发展的二难窘境的文化根由:文化的破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分裂、失衡;认为走出二难困境的必由之路是实现科学技术的可持续发展,而推进文化的整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通、共建,则是实现科学技术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根基。

关键词:科学技术 可持续发展 科学精神 人文精神

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0(a)-0000-00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杠杆。但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其相对独立性和规律性,它既可以是一盏高擎在人类手中的阿拉丁的“神灯”,也可以是一只被人类打开了的“潘多拉”魔盒,带给人类的可能是福祉,也可能是灭顶之灾。如今,我们在充分享受现代科学技术带给人们衣食住行和生产、工作的种种便利时,也正在承受它给我们带来的种种麻烦、困惑甚至灾难。正如英国皇家科学家马丁·里斯所说,人类正面临着一个二难的困境:既要发展科技,又要承受其负面影响;既要获取科技带来的利益,又要承担科技带来的苦果。面对这种两难的困境,我们不得不思考:导致这种两难困境的根源究竟是什么?为了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我们应该如何在二难之中寻求一种契合呢?

1 文化的破缺:科技发展二难困境的文化根由

毋庸置疑,人类所获得的日渐舒适、安乐、便捷的物质生活无一不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所带来的。事实上,从工业革命以来,科学技术的巨大威力已经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和展现。特别是二战之后,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生活的作用和影响愈益增强:智能机器人、核能利用、人体器官移植、DNA解码、转基因作物、动物克隆、网络虚拟、人造卫星上天、太空人月球漫步等等,催生出一个科学技术无所不在的“科技化”生存的世界。人类从科学技术所带来的巨大的物质利益中,切身感受到科学技术所赋予自己的改造与征服自然的巨大力量,并至今依然享受着科技所带来的令人幸福与陶醉的一切。毫无疑问,今天的人类,正生活在一个高度科学技术化的社会,科学技术已成为人类生活须臾不可离开的东西。然而,另一方面,在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中,人类又陷入了前所没有的危机:征服自然的结果,加剧了人与自然的矛盾,人与自然的关系愈益疏远;对地球资源无节制的掠夺式开发,导致资源匮乏、能源枯竭、环境恶化、物种濒临灭绝、生态失衡,人类的生存危机加剧;高、精、尖科技成果应用于军事,使战争的破坏性空前加大,给人类带来了灾难性的战争恶果,并继续对人类的生存乃至地球上生物的生存构成毁灭性的威胁。

2 科学技术的可持续发展:走出二难困境的必由之路

面对科技发展的二难窘境,我们该如何进行抉择?还要不要发展科技?如何发展科技?无论是科技的悲观主义者,还是乐观主义者,他们把一切都归于科学技术本身,从而走向了两个极端。然而,事实上,科技的悲观主义阻挡不了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前进的步伐,科技的乐观主义也不能使人类摆脱二难的困境。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是现代工业文明的基石,因此,遏制、取消科技的发展是不可能的,而放任科技的无度发展,听凭人类危机的加剧,同样也是我们所不能接受的。我们必须走一条新路,这就是科学技术可持续发展之路。所谓科学技术的可持续发展,就是把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结合起来,把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人类的内在尺度与客观世界的外在尺度、以及人的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结合起来,推进人类文化的整合,一方面继续发展科学技术,增进人类的福利,另一方面,合理利用科技成果,减少、避免其可能造成的负面效应。

3 文化的整合:科学技术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根基

既然科技发展的二难困境的根由深藏于社会文化之中,根源于文化的破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失衡,那么,走出二难困境,实现科学技术的可持续发展的根基就在于文化的整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有机统一。这是因为:没有科学精神的支撑,科学技术的发展就会失却前进的动力,而没有人文精神的引导,科学技术的发展就会迷失方向,只有二者的有机结合,科学技术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

首先,科学精神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推动力。科学精神弘扬人的理性,追求认识的客观性和真实性。理性是人类科学认识的基本特征,是人类知和行的指南,是确定已知与未知、可知与不可知,判断正确与错误的基本思维依据,是人类对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本质、规律的永无止境的追索。没有创新,就没有科技的任何进步,没有创新,就不会有一次又一次的科技革命的发生。

其次,人文精神是科学技术健康发展的导航仪或保证。这是因为:人文精神为科技发展、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精神氛围和思想自由的环境, 开阔人的胸襟, 拓展人的视野。如,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运动,反对中世纪神学抬高神,贬低人的观点,弘扬理性,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从而为自然科学从神学统治下解脱出来开辟了道路。可以说,没有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运动,就不可能有近现代西方科学的发展和进步。

最后,科学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也需要人文精神来支撑。今天,科学技术的发展所引发的诸多争论,诸如未来的机器人是否会统治人的争论、有关克隆人的争论,甚至媒体有关“人造美女”的争议,等等,其实,不过是人对高科技发展所产生的一种心理或情感反应罢了。

参考文献

[1] 陈爱华.现代科学伦理精神的生长[M].南京:東南大学出版社,1995:2-3.

[2] 恩·卡西尔.人论(甘阳译)[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263.

[3] 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北京:三联书店,1987:143.

[4] 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3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73.

[5] W·C·丹皮尔.科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157.

[6] 约翰·奈斯比特.大趋势[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53.

[7] 武晟.意识形态与文化的关系[J].山东社会科学,2009(07).

[8] 夏冰.论科学技术与文化[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07).

猜你喜欢
科学精神科学技术人文精神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2021年CCF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名单(2)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例谈小学阅读文本解读的角度
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初中理科教学养成教育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统一的研究
电大教务管理中科学精神的应用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