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俊勇
摘 要:高层房屋建筑在施工过程中,不但具有质量要求高,施工工期长,同时还具有高空作业多、工程量比较大的特点,因此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加强施工技术水平。本文则详细分析高层房屋建筑的施工技术。
关键词:高层 房屋建筑 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0(a)-0040-01
伴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加快和城市人口的不断剧增,建筑用地大幅减少,在城市建造的过程中不得不向“更高”和“更深”的方向发展,也就是建造更高的房屋建筑来满足城市化过程中日益增长的生产等建筑要求,提高建筑的安全性、适用性以及耐久性。高層房屋建筑建设质量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施工技术的运用,所以,对高层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的分析和思考,对于现代化城市的建设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1 高层房屋建筑的施工技术
1.1 钢筋连接技术
钢筋在高层家房屋建筑中的使用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并且运用到了特种钢筋、变形钢筋等等,运用的品种越来越多,钢筋连接技术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因为在高层房屋建筑施工中钢筋直径较大等等缘故,一般会采用套筒挤压连接技术,但此技术在国内建筑建造方面的使用还存在一定瑕疵,需在施工中不断进行完善。
1.2 基坑支护技术
在高层房屋建筑的施工中,对于基坑开挖方面,最实用的方案就是放坡开挖法,高层建筑的基础一般需3 m以上的基坑,但放坡开挖法不适用于深度超3 m以上的基坑,所以在使用需要用到基坑支护技术,根据土质、地下水分布以及建筑物周边情况等实施基坑支护技术,确保施工安全和-防止发生坍塌事故,具体的有土钉墙支护技术、钻孔灌注桩等等,对其的使用要根据建筑实施地的环境等因素就行选用,我国在基坑支护技术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可以满足高层房屋建筑施工的施工要求[1]。
1.3 预应力技术
高层房屋建筑的施工会常用到预应力技术,通常情况下,施加完预应力的混凝土具有体积更小、抗裂性、抗冲击能力更强等特点,在施工的运用中一般分为先预应力技术和后预应力技术,前者是在浇筑混凝土前对钢筋施加的预应力,进而确保混凝土凝固后放张,后者是通过对将要施加预应力的钢筋表面套置套管等,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混凝土浇筑,待其凝固后再对钢筋施加预应力技术,这种无粘接的后预应力技术具有一定的先进性,推荐使用。
1.4 高支模技术及混凝土浇筑技术
所谓的高支模技术就是指为降低高层施工技术当中的交叉施工及场地问题而进行的模板预制技术,分为滑模法和爬模法,能够合理降低高层施工因交叉施工产生的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缩短工期,为建筑企业节省了一定的建筑费用;在高层房屋建设过程中使用混凝土技术时因应注意对混凝土材料的选择与运输,在对其进行搅拌时应加入粉煤灰,进而有效降低了建筑坍落的可能性。为避免其产生收缩裂缝,需加入聚丙烯防裂纤维,然后用输送泵进行垂直运输,应注意,在运输时间过长或受到温度影响的情况下,应对其进行二次搅拌,防止造成其分层现象。
2 有效提高高层房屋建筑施工技术水平
2.1 大力推广和应用新技术
任何事情都是一个不断学习和完善的过程,高层房屋建筑施工也不例外,对其进行建设时应不断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保持施工技术的先进性,也要学习国内外相对成熟的施工案例,达到-对建筑施工技术理论的时间效果,促进工程的实际建造工作。此外,更要充分汲取先进技术,形成推广使用,提升我国高层房屋建筑施工水平,进而达到提高建筑质量,缩短工期,节省建设成本的目的。
2.2 全面提升施工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
施工技术人员是建筑建设的主体和核心,我国建筑界必须通过不断提升施工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来促成建筑理念的不断更新和建造质量的不断提高。更应通过鼓励研究所、高校等培养出高素质的建筑技术人才,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在校企联合的基础上,促成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和训练,进而从根本上提升我国高层房屋建筑施工的技术水平,我我国未来建筑的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2]。
2.3 提升施工技术管理的水平
高层房屋建筑的施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过程,需要高综合素质的人才来实施整个施工过程的技术管理,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及时进行技术交底,强化管理,是施工技术人员对建筑的设计意图等达到充分理解,也要加强对高层房屋施工质量的管理,重点包括对原材料、半成品、以及因失误造成的质量问题的管理等等。最后应进行成本及工程进度的管理,进而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应。
3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应对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对高层房屋建筑的需要,建筑企业必须采用先进技术、培养综合素质能力强的专业化建筑人才,通过提升施工技术管理水平以及合理组织施工等方面,来加强对高层房屋建筑的建造,满足社会需求,提升建筑建造水平,促进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 卜凡影.对高层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的分析与思考[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36):263-264.
[2] 任伟恩.现代高层房屋建筑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J].中国科技纵横,2013(1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