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光玲
摘 要:开展挫折教育,培养学生的耐挫力,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勇敢面对生活和学习上的挫折,克服困难,以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是学校德育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关键词:培养;独立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2-047-01
开展挫折教育,培养学生的耐挫力,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勇敢面对生活和学习上的挫折,克服困难,以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是学校德育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如何加强学生耐挫力的培养?通过多年的教育实践,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了解引起挫折的原因
在人生漫途中,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有时候某种需求会与现实状况发生矛盾,有时某种行为又会遇到障碍或干扰,中学生的挫折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方面;2、人际关系方面;3、兴趣和愿望方面;4、自我尊重方面。
二、提高学生对挫折的认识能力,增强对挫折的容忍力
在了解引起挫折的原因后,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学生的认识来提高他们对挫折的承受和化解能力。如学生在学习上落后的处境,是其构成挫折和导致问题行为的重要原因。那么,引导学生主动地排除学习上的内外障碍,摆脱和改变环境,就是改变学习落后状况和减少问题行为的有效途径。导致学习落后的原因复杂多样,这需要教师发挥教育技巧,对学生的具体问题作个别的指导。例如,对那些顾虑再度失败而不敢独立思考的学生,要安排课外的学习辅导,鼓励他们树立自信心和具有独立性;对想方设法逃避学习活动的学生,布置学习任务时要考虑到他们的学习基础和可接受的水平。教师应与家长取得密切的合作,尽可能地避免和减少来自家庭和社会环境的不安定因素,凡此种种,都需要教师机智地发挥才干,了解原因,区别情况,分别对待,才能取得有效的教育效果。
其次,教师要让学生知道挫折发生的必然性。正因为挫折有其必然性,我们就要让学生对挫折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要使他们认识到,人生不可能都是鲜花、掌声,还会有艰难困苦,还会有煎熬与委屈。教师还要让学生知道挫折有两重性。
挫折固然会给人带来心理痛苦、情绪困扰、行为偏差,甚至引起种种疾病,但它也可以促使人们采用更好的方法满足欲望,还可以增强人对挫折的免疫力。
再次,教师要教会学生知己知彼。知己即为正确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兴趣、能力、特长、观念和性格,明白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以扬长避短,量力而行。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学生往往认为不利的情况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而事实并非如此。所以,要时时反省自己的思想,摒弃不合理的观念。知彼即在认识自己的同时,更要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在知己知彼的过程中,学生们就会进行合理对比,既不会妄自菲薄,也不会沾沾自喜。学生做到了知己知彼,就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拥有坦荡的胸襟,增强对现实与理想、可能与不可能的判别能力,提高对挫折的化解能力。
三、培养学生自理能力,独立意识
培养学生耐挫能力,首先要注重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独立意识。我国现在的很多孩子从小就在父母的呵护下,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缺乏独立意识、依赖性强,遇到一点问题就束手无策,求助家长。特别是现在的独生子女,就更有必要进行这方面的培养。
四、把耐挫教育渗透到教学之中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充分发掘各学科教材,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奋发向上、积极健康的心理引导。要让学生明白适度的挫折可以产生增力作用,给人以勇气与力量,催人奋进,激励人们不畏困难、奋力前进,去实现目标。要引导青少年意识到挫折甚至可以创造出奇迹,结合教科书让他们明白:古今中外很多出类拔萃、卓有建树的人,都是经历了无数的挫折,在逆境中成才的:屈原被放逐,赋成《离骚》,司马迁重刑著《史记》等等。因此,面对挫折,要充满信心,不悲观、不气馁,要把它看成是磨炼自己意志的机会,主动迎战并力求战胜挫折。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所以学科渗透还应与第二课堂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意识地开展一些能提高学生耐挫力的实践活动。如,故意设置一些障碍,创设挫折情境,让学生在脏、难、严的环境中活动碰些“钉子”。又如,教师也可以通过组织一些时事知识竞赛、对抗性强的体育活动等来锻炼学生的意志,强化学生的精神,增强学生百折不挠、知难而进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