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义祥
摘 要:思想品德教师只有提出高质量的问题,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加强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提高自学能力的水平,提高思想道德认知水平,丰富道德情感,使其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世界观。
关键词:思想品德;艺术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2-046-01
课堂提问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通过提问,教师和学生能够及时了解教和学信息,检查教和学的效果,发现教和学的成功与否,从而调整教和学的方法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呈现顺序;通过提问,设置悬念,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产生学习兴趣;通过提问,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学生的乐群态度和合群性格;通过提问,能吸引学生的课堂反应能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充分活跃课堂气氛,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因此,我们思想品德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提问这一教学环节,提高课堂利用率,提高教学质量,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能力。
一、思想品德课课堂提问的误区:
课堂提问是一项教学技能,也是一门复杂的艺术。每位教师都能提问,但善问的又有多少呢?笔者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和知识水平列举一些思想政治课中的课堂提问误区:
1、课堂提问的密度过高、过频繁。在思想品德课中,有的教师以提问复习所学知识、检查学生的记忆能力开始,以提出问题导入新课,最后以提问结束整堂课,好像是问题提得天衣无缝,也得到了学生的正确答案。但教师提问过度,易使教师自己成为课堂表演的主角,逃不了“填鸭式”教学的老套,易使学生产生对教师的依赖,没有教师的问题就无法学习,结果是学生问题意识的丧失。
2、档次低,记忆性、封闭式提问过多。比如“什么是环境”、“什么是犯罪”、“纪律与法律的关系怎样”等等,类似的问题,只要学生能重复记忆的答案或概念,不加过多的思考就能答出教师所提的问题,如此,学生也就成了记忆的“复读机”、“知识的容器”。
3、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不考虑学生的思想道德认知水平。“一般知识的对错标准具有客观性,学习之后可普遍应用。道德认知靠判断,而判断所根据的是非善恶标准,将因道德情景与个人认知程度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因此,作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思想品德课,其课堂提问也应根据学生的道德认知特点,给以正确的引导。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提问效率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促使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与新的理论知识体系发生激烈碰撞,使学生在问题中解决问题、矛盾中处理矛盾,检验自己过去的行为或他人的做法是否得当,应如何作出新的调整,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具体的做法是:
1、提问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三十六计,攻心为上”,提问也是如此。只有问题得当,才能抓住学生的心,才能够维持其注意力始终处在较高水平,使其产生探究的欲望,迸发出学习的热情,闪烁出智慧的火花。
2、少提封闭型、回忆性问题,多提开放型、思考性问题。封闭型、回忆性问题属于低水平问题,要求学生朝某一特定的方向去思考,答案固定、方向单一,或要求学生回忆所学知识,凭记忆便可作答,容易限制思维想象的空间。而开放型、思考性问题,要求朝不同的方向思考,有大量的不同答案,或根本就没有固定的标准答案。通过判断推理后,使学生有正确的评价,丰富其道德情感,做到言行一致。
3、理论联系实际的提问。所谓理论联系实际提问,就是在掌握教材知识点的基础上,把具体的知识点和当前国际国内重大时政热点和学生的思想道德实际有机的结合起来质疑,掌握教材理论,运用教材,既扎实基础,又培养能力。如“一国两制”这一知识点时,针对李登辉提出的“一边一国论”,我们可以问“一国两制的实质是什么”“为什么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可用史实说明)”“统一后的台湾会是什么样子(可以联系港、澳回归后的现实)”这样的提问方式,既使学生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批判分裂,以港、澳回归后的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的现实来展望台湾的未来。
4、启发式提问。启发学生思考,对所见所闻提问、对理论怀疑提问、对教师的答案提问、对道德标准提问,就热点问题、焦点问题、社会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这些问题,紧贴学生的生活实际,往往是学生急需答案、很感兴趣的问题,引入课堂,既可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关注国内外大事、关注生活,寻求理论与现实生活的结合点,证明所学知识不是空洞的。如“三农问题”,“为什么要重视三农问题”、“会给我们的生活或社会带来哪些变化”;又如“药加鑫事件”,“悲剧的发生与家庭教育有何联系”、“学校和社会又有何责任”、“我们青少年学生应如何对待自己的心理挫折”等等。思想品德课不只是回答“是什么”,应启发学生多问“为什么”、“怎样做”、“后果会如何”等等。学生才能跳出教师设计的问题模式,去创造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成功中寻找快乐、在快乐中更加成功,从而提高思想道德认知水平,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5、留给学生提问的余地,尽可能多地让学生自己提问。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来看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无论是在科学研究中,还是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最棘手的并不是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提不出真正有意义的高质量问题,没有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便无从谈起。作为一名思想政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营造支持、接纳的课堂气氛,鼓励启发学生提出问题、讨论问题,最终解决问题,使“真理”的真相大白于天下。
6、“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的立场”提问,并和学生一起思考。思想品德教师的任务不是直接向学生提出现成的道德规范或法律条文,而是通过问答甚至辩论的方式来揭示道德认知中的矛盾,使学生意识到自己曾经的行为错误与否,最终经由教师的指示、探究、转引、反问、暗示等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得出正确的结论,从而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作出正确的判断,调整自己的言行来适应社会、符合道德法律标准。思想政治教师也应以学生的口吻来提出问题。提后,应作思考状,仿佛自己确实对这一问题感到不解,忍受思考过程的痛苦,分享解决问题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