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考兼具学业评价考试和选拔考试的功能,中考试题的生命力源于试题较高的内容效度、结果效度,以及良好的区分度。从初高中衔接的角度命题的意义,并按知识类别对初高中衔接点进行分类,共找到10个衔接点,涉及25个衔接内容,衍生出约54个“生长点”。“生长点”从高中的角度,设想了初中命题可能会涉及的内容,并原创一道基于初高中衔接内容的探究题,利用Achieve Inc.模型进行了标课和测试的一致性分析。
关键词:中考;衔接点;一致性分析
中考来临前,命题成了大家关注的热点问题。各地组织的原创试题评比,把大家的注意力又聚集到了中考命题上。通过原创试题评比,出现了大量立意新、考查点全、测试目的明确的试题。挖掘教材内容,从学生能力考查立意,这已经成为广大命题者的一个共识。因此,从初高中衔接的角度审视中考试题,从素质立意,从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提高试题的内容效度和结果效度,将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从初高中衔接的角度审视中考命题的意义
1.从初高中衔接的角度命题,丰富了命题的素材
在初中,基本概念和理论,元素化合物,基本实验仪器及基本操作方法内容少,学生也没有形成系统的分类思想。但是初中内容都是有代表性的核心内容。从初高中衔接的视角,选择新素材,在新情景中考查,既考查了学生的化学知识掌握情况,又训练和提高了学生获取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命题的角度来看,这种思路是一举两得的事情:丰富的素材,以及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
2.从初高中衔接的角度审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就如上面所述,从命题的角度来说,有了更多的元素化合物可以选择,有了更多的规律、规则可以提炼,有了更多的实验方法可以使用,这让学生看到了化学更加广阔的空间,让学生更加强烈地体会到了化学世界的丰富多彩。当学生掌握了CO2的化学性质后,发现SO2也有类似的性质;了解了氧的反应是氧化反应,同样也发现所有的氧化反应中均有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这无疑会让学生兴奋起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高中进一步深入地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3.从初高中衔接的角度实施,关注了学科的发展
中考是学业水平考试,也是高中的选拔考试,让优秀的学生脱颖而出,这也是中考不得不考虑的一个问题。因此,在注重基本知识、基本方法考查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初中教材内容的编排,为初高中的衔接提出了必要性,因此,对教材内容,如图表、实验及实验方法、描述性知识的挖掘,关注学生发展,将有利于发挥中考指挥棒的作用。
二、初高中衔接点分析
按知识类别对初高中衔接点进行分类,共找到10个衔接点,涉及24个衔接内容,衍生出约54个“生长点”。“生长点”从初高中衔接的角度,充分考虑了初中教学实际情况,并结合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设想了初中命题可能会涉及的内容,称之为“生长点”,54个初高中衔接“生长点”见下表。每个“生长点”在强调知识的“上位”性时,关注的还是初中的核心考点,从而保证了从初高中衔接的角度命题不超纲、不超限。
初高中衔接“生长点”分析
三、初高中衔接“生长点”立意的原创题及解析
1.命题素材及出处
立足于核心知识和核心能力,关注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通过学习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实现让学生具有分析问题、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的目标。学生应掌握哪些核心知识和方法?化学问题解决的过程是怎么的?课程标准提出了科学探究这个解决方案,即把科学探究作为一种学习内容,也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本原创题力求通过展现“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这样一个重要的化学观,客观再现科学研究最本原的过程。
本题的取材是金属活动顺序表的应用。金属活动顺序表是初中核心考点,也是中考的热点。《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要求:“能用金属活动顺序表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并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因此,基本的考查内容是运用金属活动顺序表判断常见金属能否与酸、盐反应,以及对反应现象的描述,考查内容涉及化合价、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高中依然使用金属活动顺序表,作为判断金属单质还原性强弱,金属阳离子的放电顺序的工具,增加了金属性强弱的标志这个知识点。但不管是金属活动顺序表的应用,还是金属性强弱的标志,都承载着相同的任务,那就是金属性的强弱的判断。因此,金属活动顺序是初高中一个重要的衔接点。该衔接点为本题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能创设新的情景,因此,有利于考查学生知识迁移能力,有利于对学生较高层次的认知水平的考查。
2.试题及参考答案
钡、镉、铜三种金属元素的硝酸盐均能溶于水。为了探究三种元素金属性强弱顺序,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并完成了以下研究过程:
(1)查阅资料
查阅资料,发现一段关于镉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描述文字:
镉(Cd)元素的核电荷数为48,原子核外有5个电子层。其中第一层、第二层的电子数与钠原子的第一层、第二层电子数相同,第三、四两层电子数均为18。
根据以上文字,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镉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 周期,最外层电子数为 ;
②根据镉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推测硝酸镉的化学式为
,并画出镉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
(2)设计实验
实验室有甲、乙、丙三瓶溶液,分别为硝酸铜溶液、硝酸钡溶液、硝酸镉溶液,但其中两瓶溶液标签脱落。
①通过观察,可以确定:乙瓶中溶液质的化学式为 。为证明甲瓶中溶液的成分,以下选项中,试剂和现象的描述都正确的是
②写出检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任意一个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将两根银白色的镉条分别插入到装有硝酸铜、硝酸钡的溶液中,前者表面出现红色固体,后者表面没有明显变化。通过以上实验现象,可以得出三种金属元素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用元素符号表示)。
(3)拓展应用
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发现,以下实验现象也可以作为金属性强弱判断的标志:
A.金属与酸反应置换出H2的难易程度:金属性越强,越容易与酸反应置换出H2
B.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所对应的水溶液的碱性:金属性越强,对应碱的水溶液碱性越强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以下问题:
①与等浓度的稀H2SO4反应,产生气泡最快的是
(填元素符号);
②镉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合物的化学式为 ,水溶液的碱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 (用化学式表示)
【参考答案】
(1)①5,2;②Cd(NO3)2 Cd2+
(2)①Cu(NO3)2,AD;
②Na2SO4+Ba(NO3)2=2NaNO3+BaSO4↓,或Na2CO3+Ba(NO3)2=BaCO3↓+2NaNO3,或BaCO3+2HCl=BaCl2+H2O+CO2
③Ba Cd Cu
(3)①Ba;②Cd(OH)2,Cu(OH)2 Cd(OH)2 Ba(OH)2
3.标准——测试一致性分析
三种金属中,钡和镉学生相对陌生,这为本题的探究提供了认知水平上的保障,即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不是单纯依靠对陈述性知识的记忆而实现的,而是通过建立在更高认知水平上的问题解决模式来促使探究过程的完成。
为了检验试题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本文选择Achieve Inc.模型,就试题的内容向心性、表现向心性,以及试题的挑战性来源三个维度进行一致性分析。
命题围绕“金属活动顺序表”这个初中化学最核心的知识点展开,向学生展现的是一个科学探究的过程,涉及一系列化学的基础知识及基本概念:微粒构成物质;能说出常见元素的化合价,用化学式表示常见物质的组成;常见物质的性质及检验;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该题的内容向心性、表现向心性与标准达到相当的一致性。另外,从能力考查的角度来看,本题考查了学生阅读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试题中“(3)拓展应用②”第一问,“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对于学生来讲,由于氧化物与水反应例子不多,造成背景知识影响学生做题。从这个角度思考的学生会比较困难,从而使该题的“挑战性来源”等级降低,但是学生如能综合分析CO2和H2CO3、CaO和Ca(OH)2中物质组成及化合价的规律,就会大大降低该空的难度,从而提高该题的“挑战性来源”等级。
通过Achieve lnc.模型一致性分析,该原创题与标准有较高的一致性。试题在关注选拔功能的同时,注重考查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具有较好的效度。
从初高中衔接的角度审视中考试题,虽然素材多,但也不能超出义务制课程标准的要求,不要滥用,不能随意提高难度。同样,在注重学生能力考查的时候,考查点的设置,要注重难易结合,保证试题的难度值在预估范围内,从而保证试题具有合适的区分度。
因此,在用好初高中衔接点这个工具的前提下,让中考试题真正地发挥评价和选拔功能,将有利于初中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有利于老师的关注点由纯粹学科知识转向学科能力,最终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丛祥滋,丛萍.基于科学素养教育的中考化学命题与改革与思考[J].化学教育,2012(6):42-46.
[2]葛明海.初高中衔接的支点:化学语言的重构[J].化学教与学,2014(3):41-42,52.
[3]杨玉琴.美国Achieve“测验:标准”一致性分析工具的研究及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1(9):22-27.
作者简介:姜涛,男,硕士,中学高级教师,就职于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区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方向:中学化学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