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课改为契机 尝试合作学习

2014-12-26 20:42刘艳霞
新课程·中学 2014年9期
关键词:集体新课程改革

摘 要: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把基本要求同特殊要求结合起来,把着眼全体学生与因材施教结合起来,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在教学中,要抓住新课改这一有利时机,进行合作学习,为全体学生学习数学创造条件,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集体

合作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的一种学习方式,它针对某个问题或条件任务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来解决。俗语说得好:“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小组成员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解决某一问题而进行探索性和辨明观点对错而获取知识。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促进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

一、给予充足的时间,进行集体探究

课堂上,我们教师要给每个学习小组以充足的时间,让他们去进行集体探究。时间大约为3~4分钟。

例如,在我们讲授《添括号》这节课时,我先让学生把上节课的两个等式进行左右换位得到新等式:

a+b+c=a+(b+c)

a-b-c=a-(b+c)

让学生以小组方式进行讨论:(1)等式的左右两端的形式?(2)括

号里的各项符合发生了什么变化?(3)括号和它前面的符号是否有关?

学生在老师给的三点提示下,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归纳出添括号的法则,小组之间开展小评比活动,看看哪些内容最准确。

二、恰当地选择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

在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要选好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应在知识点的关键处,规律的探求处,思维的交锋处,解题策略的发散处。教师在设置讨论内容时,要体现其必然性及关键性,去选择有价值的切入点;再者,讨论内容还要体现其实用性及开放性,做到难易度适中。

另外,针对学生所学的内容,可以鼓励学生去提出问题,由学生小组合作来完成。因为,我们知道人的生理特点及其习惯是愿意思考那些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愿意思考他们自己比较关心、感兴趣的问题。教师在教学时,应恰当地鼓励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三、全方位指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促进后进生健康发展

数学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让每一个学生学到数学,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进入七年级以来,最令我头痛的问题就是后进生所缺乏的学习兴趣,缺乏上进的动力。在我们进行合作学习之后,情况就大为改观了。

在学生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做有一些相关的指导和鼓励。我们教师在学生合作学习中的主导作用就是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去求知。学生在小组间的相互研讨中出现偏差,出现不同意见而争执不下时,就需要教师能够恰如其分地指导和帮助学生分析,寻求解决的办法。在讨论的过程中,我们教师要注意倾听学生的发言,一旦出现离题现象时,要及时进行提醒。诱导争论,使争论有价值。

合作学习可以使学生全面参与,尤其对后进生的学习更有利。

由于学生的智力水平不同,知识的基础存在差异,学习的习惯也不尽一样,所以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也不会相同。我们所做的不是低水平上保持,全体达到,而是要分层次、有针对性地面向每个学生,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在一定的统一要求上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小组合作让后进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这样使他们没有被集体抛弃的感觉。将学生中的优秀、良好、及格等各个层次的学生结合起来,有效的小组讨论为成绩差的学生创造了便利条件,在组内成立“帮扶对子”,以“一牵一”“手拉手”的形式共同进步。每次合作学习由组长组织,组内同学通过相互启发、诱导,将每一位学生的知识体系激活。在激活的过程中,对后进生已有的知识体系不完全的地方加以补齐。他们在组内交流时,可以倾听别人的见解,同时自己也可以大胆发言,没有丝毫的后顾之忧。当他的发言不妥时,组内的同学就会自动为其补充。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多给后进生表现自我的机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及上进心。这样,既能鼓舞后进生的学习信心,又能使后进生学到知识。我们知道,寻找真理的过程是一个摸索过程,是从无知向新知再向未知迈进的过程。如果我们人的思维没有自由驰骋的空间,那什么结果也不会呈现。把时空还给学生,把表现自我的机会留给学生,这就是所有从教者的共同追求。

参考文献:

王坦.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简析[J].课程·教材·教法,2005(01).

作者简介:刘艳霞,女,本科,就职学校:吉林省敦化市江源镇学校,主要从事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集体新课程改革
我为集体献一计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改革之路
警犬集体过生日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动物集体卖萌搞笑秀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QQ群在线集体备课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