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话”高三语文考场答题

2014-12-26 13:24彭林
新课程·中学 2014年9期

摘 要:身处高三的学生面对越来越频繁的考试,越来越紧逼的高考倒计时,来自各方面越来越大的心理压力,在考试中想要拿到预期分数的心理期待值越来越高,要实现这一愿望,知识储备、有效的训练固然不可缺少,但考场环境下的答题细节、心理状态、时间分配等对很多学生而言,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目的性颤抖;非受迫性失误;感受语境

一、避免目的性颤抖

所谓“目的性颤抖”,是说一个人做事的目的性,一旦超过一定程度,目的性越强,越不容易成功。在选择题上,考生往往这样想:如果这道题选错了,而我又不改成模棱两可的另一选项,将错失3分;如果我改对了,改成模棱两可的另一选项,就会多得3分,而且这又是高考,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这样特殊的时间段和强烈的目的驱使下,有的考生甚至还会出现这样的状况:越看初次选的选项越觉得不对,越看准备要改的那个选项越觉得亲切,尽管自己也拿不出确切的理由。这就是“目的性颤抖”左右了自己的认知和实际行为。

因此,笔者告诫学生,对于选择题而言,相信第一感觉,改动需谨慎;一般情况下不改动选择题答案;有绝对把握才改动选择题答案;是审题错误才改动选择题答案;考试后半段时间不改动选择题答案。

二、减少非受迫性失误

非受迫性失误,泛指球员在比赛中,在正常的击球位,用正常的击球动作回球,而球出现挂网或者出界的失误。换句话说,就是因为发挥失常而出现的失误。

在考场实践中,非受迫性失误往往表现为题目本身并不难,只是稍微设置了一点小障碍,造成考生对题目的理解不到位,只抓只言片语或只重局部不顾整体,由此产生的审题偏差而导致的答题失误。如果考题换一个问法,考生就可能避免这种失误,而考后讲评时,学生往往也对这种非受迫性失误最后悔。大都懊恼“不应该的失误”,这就是非受迫性失误的表现之一——因为考题设置了一点小障碍,导致自己的思维、答题节奏被打乱导致的答题失误,而这类非受迫性失误正是考生需要避免的。

三、用心感受语境

笔者为证明语境的重要性,在PPT投影上出现了下面这段文字。

新兴商城才开张,鸿运百货大厦又敲响了锣鼓,两家商店形成了鼎足之势。

招聘又不是选美,为什么一定要女的长得人面若桃花,男的身高要到达一米七五。

领导干部要正确把握方向,制定符合实际的工作方针,就必须深入基层,做仔细的调查,必须改变目无全牛的工作作风。

为了写这篇文章,刘教授查找文献,寻章摘句,做了上千张卡片,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

阅读完这段文字之后,有意思的一幕出现了,笔者还没有开口说话,有的学生说选B,有的学生说选D,还有一部分学生犹豫不决,默不作声。而实际上笔者的初衷只是想检验一下学生对语境的掌握是否真的到了一定程度,于是选了4个成语使用都不恰当的句子。由于忽略了语境中的非语言因素,还是有过半数的学生作出了选择,甚至有一个学生还说他用的是排除法!这个例子,可以看作是学生对语境理解的一个典型。

四、提高核心竞争力

为了让学生明白“核心竞争力”这一词语,我给他们讲了下面这则小故事:

一次,福特汽车公司的一台马达坏了,公司所有的技术人员都束手无策,公司只好请来了在一家小公司就职的德国籍电机专家斯坦门茨。经过观察和计算,最后,斯坦门茨用粉笔在电机外壳的某个地方画了一条线,说:“这里面,线圈减少十六圈,就行了。”大家一开始还不太相信,你火眼金睛啊?怎么能从外面看到里边?但真的拆掉十六圈后,电机转起来了,一切技术指标均好。问他要多少报酬,他说:“一万美元。”经理吓了一跳,就说,你给我拉个明细表吧,把这一万美元的各项费用依据都写清楚,斯坦门茨想都没想就说:“不用写了——用粉笔画一条线,值一美元;但知道在哪里画线,值9999美元。”

然后告诉学生:会圈点勾画很重要,但是知道如何圈点勾画更重要,它是我们准确答题减少误判,快速回归文本,锁定答题区间,用准关键词的重要秘诀之一。

五、节约时间成本

“时间成本”其本义是指“为了达到某种生产目的,占用或使用如资金、材料而引起的应当支付费用”。在语文考试中可以理解为“在考试中你为了得到相应的分数,而花费的相应的时间”。

调查数据显示:选做题在难易的区分和分值的设置上会比较均衡和科学,从全级学生的最终成绩来看,无论选择哪道题,平均得分相差都极小。考生固然应该选择自己拿手的题进行作答,但完全没有必要在选择上纠结,以致时间成本花费过多。更不能因为前面某些题花费的时间过多,而导致作文不能基本保证50分钟以上,而作文分值是60分,草草收场的作文,也导致了整套语文题的得分不高。

参考文献:

肖中.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研究与反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6.

作者简介:彭林,男,就职于湖南省醴陵第四中学,研究方向:高中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