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传章
问:长江局与南方局是什么样的关系?如何认识长江局的历史作用?
答:1937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成立长江局。这个时候正是淞沪会战战败,日本正准备发动徐州会战,国共两党需要更加紧密地团结,一致抗战。12月23日,长江局在武汉正式成立,目的是为了加强中国共产党在南方的领导,同时加强国共谈判和两党合作,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长江局和南方局就像一篇文章的上下篇。上篇是长江局,下篇是南方局。撤销长江局设立南方局是随着抗战形势的发展,国民党在国统区的指挥中心由武汉向重庆转移的大背景下,党在国统区工作重新布局的重大举措。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和调整,中央决定在重庆成立南方局,长江以北成立中原局,南方局东南面成立东南局,这样就形成了党在国统区有南方局、中原局、东南局3个中央局的布局。长江以北中原局管,长江下游东南局管,长江上中游南方局管。
长江局成立以后,1937年12月21日召开了第一次会议。从这以后到它正式撤销(正式撤销实际上是1938年1月——整理者注)整整一年时间。期间,长江局所辖十几个省都建立了省工委。之前,这些省的共产党员只在红军游击区比较多,而在城市的国民党统治区里基本没有。长江局成立后,根据中央的决定,大力发展党员,并把这项工作看成由苏区走向国统区的决定性措施,使党发展成一个有广大群众性基础的党。这一年,十几个省的党员由几百、一两千发展到8万多人。至1938年底,全国党员50万,其中,老党员只有5万,45万是新党员,而长江局发展的8万多基本上都是新党员。
长江局的工作,无论是统战、党的建设、武装力量的准备,还是发动群众工作,都为南方局的工作奠定了雄厚的基础。例如,各省在南边有组织的群众就达到几十万,总共不下一百万;在武装工作方面,新四军东进、北上,跨长江两岸开辟敌后根据地。同时各省动员人民自己建立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建立游击队,一面支援新四军,一面支援国民党正面战场;从党的组织来说,长江局一年发展党员8万多人,也为后来的南方局更进一步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组织基础。
在长江局期间,王明是书记,周恩来是副书记。周恩来由于工作细致认真,作风又好,得到了长江局全体主要领导人、绝大多数干部、各省领导的拥护。虽然名义上王明是长江局的书记,但实际上形成了以周恩来为核心的领导集体。长江局期间发展党员的工作,周恩来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党内,中央曾经有一个决定:共产党人不能在国民党政府里面任职。1938年2月,国民党想学共产党搞政治工作,决定在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里成立政治部,像北伐时期一样,恢复国民党的政治传统。但政治部的权力不能放,所以部长职务由蒋介石的亲信陈诚担任。但是要把政治部办好,没有共产党人又不行。蒋介石比较清醒地看到这一点,所以他决定请周恩来担任政治部副部长。首先是蒋介石发出邀请,之后陈诚也一再邀请。但周恩来说,这个政治部副部长我不当,我就当个指导委员吧。蒋介石说,指导委员是指导,副部长有实权,可以做很多工作。长江局经过研究后,向中央报告,最后中央同意了。此时,也正是长江局成立之初。
军事委员会政治部里设了好几个厅,其中搞宣传工作的是第三厅。大革命失败以后,郭沫若脱离了共产党,此时已有将近十年。蒋介石以为他不是共产党,所以聘请郭沫若任第三厅厅长。实际上,1937年郭沫若从日本回国后,上海党组织就恢复了他的党籍,是秘密党员。由此,共产党既可以掌握副部长这个职务,也可以掌握第三厅,就可以掌握整个武汉的宣传工作,以至于以武汉为中心展开宣传工作,这是一个很好的条件。
问:蒋介石为什么会同意中共在国统区办《新华日报》?
答:《新华日报》能够成立经过了很长的酝酿时期。最早在上海就曾经谋划在国民党统治地区办一份共产党的报纸。当时中共中央认为,共产党和国民党实现了合作,共产党就要从根据地走向全国。除了发展党员,中央认为,需要在国统区办一份党的机关报,这是党从根据地走向全国的一项重要措施。
1937年7至8月间,周恩来分别在庐山和南京同蒋介石谈判时就提出:我们希望在国统区办一份中国共产党的报纸。蒋介石同意了。于是朱德和周恩来去拜访于右任,于右任很高兴,在8月提写了报头。当时的报头不叫“新华日报”而叫“新中华日报”。钱之光前去把报头取回,又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登记备案,邵力子也同意了在南京办这份报纸。可是,蒋介石又后悔了。他公开同意,暗地里指示南京国民党市政当局不要同意办理,此事就一拖再拖。虽然中共在南京已经把办报的房子、机器设备、人员等都准备好了,但由于南京市政当局没有同意,加之淞沪抗战正值紧张之时,在南京实际上办不成了。
随着战事的发展,南京八办和武汉八办合并,向武汉撤退,南京中共中央代表团主要领导人都到了武汉。12月上旬,办报的事就在武汉继续筹备。当房子、报社的印刷设备和技术工人又全都找到了,湖北省政府又接到蒋介石的指示,说该报不能办,邵力子批准的不算数,要重新向国民党中央报告。潘梓年、徐迈进等只好重新想办法,他们打听到办刊物比较容易,武汉市政府就可以登记作决定。潘梓年又找到邵力子,说报纸办不成,刊物我们一定要办一个。邵力子同意了。于是,由徐迈进到汉口市有关管理部门办理刊物《群众》的注册。在当时,刊物虽创办容易些,但是要交保证金600元,可是他们经费紧张,连60元都拿不出来。徐迈进就跟负责登记的人讲,我们是有钱的,但是现在一下拿不出来,怎么办?以后补上,行不行?负责登记的是个年轻人,对中共坚持团结抗战持同情和支持态度,就让徐迈进在登记表上写上600元,他去做工作。最终,《群众》周刊于1937年12月21日出版了。
到武汉以后,周恩来再次正式向蒋介石提出办报的事,蒋介石只好同意。很快,就办理了登记手续和注册。这个时候,一方面是由于淞沪抗战虽然失败了,但是徐州会战又已经开始。大敌当前,蒋介石需要联合共产党共同抗日。这就是蒋介石最后同意中共在国统区出版《新华日报》的大背景。
问:您怎么看“以空间换时间”这个问题?
答:我认为“时间换空间”的说法应该成立。为什么呢?以“空间换时间,以小胜集大胜”这个说法在国民党高层早就提出来了,并不是《论持久战》发表后才总结和提出来的。只能说《论持久战》站得更高、更系统、更科学地解决了中国抗战的战略战术以及取胜的途径、道路和方法。
“以空间换时间,以小胜集大胜”的思想在国民党的战略战术中是一个努力争取实现的过程。至少有3件事情可以证明:一是淞沪抗战。为什么会有淞沪抗战?如果日本侵略军从平汉路打到武汉是比较快的,因为有铁路干线。河北、河南是广大平原,机械化部队便于行动,要是在河北同日本人搞战役决战必然吃亏,抵挡不住,日本人就会沿着平汉路南下直取武汉,没有什么回旋的空间,就谈不上以空间换时间,可能武汉很快就会丢失。是在河北同日军进行战役决战,还是把它引到东边去呢?这个时候,国民党最高统帅部决定:放弃北边,北边取守势,搞游击战争牵制敌人,把日军的战略进攻主力作战战线引到东边去;在东边淞沪则采取打的方针,越打越大,国民党的军队越来越集中,日军就随之被牵着把战线移到了华东。我认为这个战略策略是成功的,是国民党最高统帅部“以空间换时间,以小胜集大胜”思想的主动决策;二是徐州会战,即以台儿庄战役为核心、为主体的大会战。这个主动决策怎么来的呢?1938年5月19日徐州失守,日军参加徐州会战的主力很快沿着陇海路向西进,想拿下开封、郑州,从北边南下。这时,蒋介石及一些主要的作战参谋人员想出一个办法,叫做“以水代兵”,即把黄河南岸的两个大口子,中牟以北的赵口,郑州以北的花园口炸开,引黄河水南下,形成一个黄泛区,阻止日军从陇海路由北向南的进攻。这个战略策略也起了作用。黄泛区形成几十公里宽、数百公里长的一个广大区域,一直从河南、安徽、到江苏,也就是开封、蚌埠到江苏的淮阴,这个线的以西以南全是黄泛区。日军的机械部队在黄泛区起不到作用,有的部队在这里还被国民党军队消灭了。这就又使日军把作战重心从北边回过头来向东,再由东向西打,仰攻,沿着长江,或者打大别山的南北,夹着长江两岸向西进攻。这终究是一个很长的地理距离,所以这个战略意图也是取得了成功的。但是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后果也非常严重。
(本文根据采访录音整理,未经口述人审核,题目为整理者所加。整理者系中共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南方局研究室主任。图片来源:资料图)
(责任编辑:韩西芹)